[电影] 昨天看完《我和我的家乡》,内地电影终于摸到了贺岁港片的核心,大腕演员的“平民”秀场

Silas-avatar

Silas

2020-10-06T02:57:17+00:00

1.剧情 80分
2.配乐 90分
3.泪点 90分
4.演员 60分(辣木阳子、李晨、王宝强三大扣分项)

其实早几年,或者说早十几年,港片的模式就已经烂了,但还是那么多明星愿意去参一脚,目的就是为了把平日高高在上的身价降一下,给观众一个平凡角色。
以后出新片时又能有一个新口味给大家,这样保证品牌塑造能有起伏感更能激发号召力,毕竟号召力=钱。

而内地演员很少有组团的电影,原因一是成名后圈子里多多少少有得罪的,有分帮立派,也有不合群的。原因二可能会因为剧本、演员功底、导演能力等因素导致无法撑满90分钟或以上的片长,这种情况流量明星是万万不敢来的,即使要来,出场总时长绝壁不敢超过5分钟,能在大腕混战里超过10秒还没被喷都要谢天谢地了
对,我说的就是李易峰,那个死鱼眼的表情我觉得安排他最后出场是不是倒贴进组的?

既然大家做不到“合家欢”凑一起,那么这次用几个故事拆开说,第一个达成了上级指示传播正能量,第二个完成了组团,第三个也让明星“合家欢”凑到了一起

一开始观看其实我是满头问号的,我明明是来看范伟的,怎么一开场就是葛大爷?对于一个很少看预告片只听泥潭推荐的我来说,我悄咪咪打开手机屏幕反复照了电影票好几次,没错啊,2号厅,我和我的家乡。。。。。
然后看了里面非常生硬的电动车广告,简直出戏啊。一开场就有人走了。。。因为看了半天还没找准葛优演的是个啥?里面的亲情在葛大爷调侃的演技里被淡化了太多,气场太强无法把剧情摊开来,可能别人真没办法给他搭戏,毕竟属于老一辈大腕了。

然后黄渤的UFO,黄渤的那个借鉴应该是刑部尚书手工狄。。。。说实在的很尴尬,里面的两个陪衬村长、商人的表演把黄渤给压了下去,后面想想这样也不错,毕竟绿叶配角也出彩那也是很舒服的。直到王宝强开始杠精出场,最后全体跳舞那里尴尬得不行,又有人离场。。。。。。。[s:ac:委屈]
北京人和UFO并没有激发观影人的痛点,只不过是两个“原来如此”的故事罢了,你要说引出农村医保卡有点太牵强了。

真正开始赚眼泪的,是后面的三个故事
1.最后一课
2.回乡之路
3.神笔马亮

三个带有明显正能量的故事网上很多人褒贬不一,有人说改成太正能量了不够刺激不够批判精神,个人觉得这类杠精傻逼言论可以忽略。 你结婚的时候穿个短裤短袖就上台,什么场合都不懂这不叫自由,这叫傻缺。
这一次范伟的战斗力直接爆表,我旁边老人家看着哭,一群人擦眼泪。某种意义上这个片子是为后两部做铺垫的,教育+反哺是一个天朝复兴的必经之路,否则人才都去国外了这个国家也就完了。
当然,李晨在电影里我觉得太多余了,其实可以去掉。八佰里演得不错的,这里就掉线了,还有辛亏没请黄晓明来,否则又有人要离场。

接着拉仇恨的邓超和霸道女主播登场,这里开始加入了一些大家都看到火过的网红、小品演员啥啥的,感觉都不突兀,因为你即将感觉要突兀的时候镜头就开始转高妈妈了,一个背着邓超讲课的初代校长。然后那个橘黄色的车反复各种远景拍,大家都知道是广告,不过也就默认罢了,这里wey的主机厂我个人感觉是亏本生意,不知道人家怎么想哈。结尾反转时邓超的仇恨瞬间清零,感觉挺不错的。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一个10年农村支教,最后一课忘记了家字怎么写。到漫天黄沙的地方高妈妈扫着尘土教课,最后埋在山顶守望着新建的小学。这个时候一定需要一个突破口,默默付出的人培养的孩子长大了,再到成年人的世界,要如何去反哺。这里就到了神笔马亮这一环节,为了给农村带来新的客流,脱贫攻坚战由第一书记带领的农村要在农家乐上更上一个台阶,所以最后大团圆的结局给了所有观众一个交代,也把这个电影给圆了回来。

我和我的家乡用多个故事把众明星聚到了一起,是明星在国庆档、贺岁档的一次优良创新,照顾了所有人的口味,故事没讲够就多故事来凑的打法让观众耳目一新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