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tline
2022-01-07T02:09:14+00:00
近日,赵燕菁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阐述了他基于养老金视角的鼓励生育的建议。
赵燕菁提出,如果有的家庭生育子女多,有的家庭生育子女少,甚至没有子女,那么养老金在未来应该怎么兑付?
这是一个新问题。按照现在的模式,退休后获得养老金和养育多少子女是没有关系的。
“这也意味着,如果你不生育小孩,未来其实很大程度是靠别人家小孩交的养老金在供养。
如果大家都不愿意生育,养老金制度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随着人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而下一代的人越来越少,人口抚养比例失调,下一代的负担也将越来越重。”
赵燕菁由此提出一个设想与建议的方向——在设计养老金领取制度时,应该与生育情况相挂钩。
比如不生育的,退休后只能领取最基本的养老金。
生育一个小孩的,养老金标准再相应地乘一个系数,依此类推,设置分级。
实际上这背后的问题,是让市场恢复正确的信号,在小孩抚养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应该让抚养小孩多的家庭在社会再分配中获得更多的分配。
有质疑提出,这一建议的实质是惩罚不生的人。
但换一个角度,其实可以看作是对生育家庭的奖励。
“诚然,选择“少生”或“不生”的家庭,都是出于独立、理性、自主的选择。
但基于生育的正外部性考虑,如果通过养老金方面的制度设计,增加一个新的约束条件,或者说告知大家未来预期的养老金差距,这将可能改变一些人的生育决策。”
赵燕菁提出,如果有的家庭生育子女多,有的家庭生育子女少,甚至没有子女,那么养老金在未来应该怎么兑付?
这是一个新问题。按照现在的模式,退休后获得养老金和养育多少子女是没有关系的。
“这也意味着,如果你不生育小孩,未来其实很大程度是靠别人家小孩交的养老金在供养。
如果大家都不愿意生育,养老金制度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随着人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而下一代的人越来越少,人口抚养比例失调,下一代的负担也将越来越重。”
赵燕菁由此提出一个设想与建议的方向——在设计养老金领取制度时,应该与生育情况相挂钩。
比如不生育的,退休后只能领取最基本的养老金。
生育一个小孩的,养老金标准再相应地乘一个系数,依此类推,设置分级。
实际上这背后的问题,是让市场恢复正确的信号,在小孩抚养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应该让抚养小孩多的家庭在社会再分配中获得更多的分配。
有质疑提出,这一建议的实质是惩罚不生的人。
但换一个角度,其实可以看作是对生育家庭的奖励。
“诚然,选择“少生”或“不生”的家庭,都是出于独立、理性、自主的选择。
但基于生育的正外部性考虑,如果通过养老金方面的制度设计,增加一个新的约束条件,或者说告知大家未来预期的养老金差距,这将可能改变一些人的生育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