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奇想]有没有人想过,其实子午谷奇谋是诸葛亮故意布的局?

3𝓻𝓻0𝓻 𝔁_𝔁-avatar

3𝓻𝓻0𝓻 𝔁_𝔁

2020-09-23T01:53:47+00:00

一直以来,大家都在争论子午谷奇谋能不能执行,但是却忽略了许多细节,那就是这个资料为什么出自于《魏略》?为什么这种被否定掉的作战计划,要被拉出来当个典型例子?为什么诸葛亮一次北伐所有布局调动综合来看是想分割雍凉,绝断陇西,魏延却要提这种直逼长安的战略?为什么在一次北方前,孟达在上庸有反叛迹象,诸葛亮和孟达频繁往来,不选择支援孟达,反而仍旧选择去西出祁山?为什么西出祁山前,要散布消息直出褒斜道取郿,还特意在箕谷布下赵云这支伏兵做牵引?为什么诸葛亮要去强占街亭?结合整个一次北伐来看,这些问题有没有想过?而再加上孟达的动态,结合《晋书.宣帝纪》里的描述,所谓的子午谷奇谋,会不会是诸葛亮本身布的一场钓鱼的局?

我们先说关于子午谷奇谋出自于《魏略》的事。《魏略》是当时的魏国京兆鱼豢私自编撰的,当时的史书几乎全是私人编撰的,包括《史记》、《汉书》,班固为了写《汉书》差点下狱被杀。而范烨在写《后汉书》前,已经陆续有很多人写《后汉书》,其中举世闻名的《后汉书》一共有八家,范烨相当于把他们整合打了包。甚至包括陈寿的《三国志》里的很多内容,其实在其他杂史里面也能找到。所以这些史书私人编撰的史书里面,往往会存在一些我们现在所谓的私货,或者自己脑补的东西。比如郭冲的《条亮五事》,再比如鱼豢《魏略》里的刘禅被拐卖等等,这些都是被当时的史学家们,能论证驳斥的。那么这是不是说明子午谷奇谋,也是鱼豢自己脑补编的呢?我个人认为不是,原因有二:

一是裴松之特地引用这段去注解陈寿说的魏延意图分兵,并且对这段没有做任何的辨析。而同样出自《魏略》关于刘禅被拐卖的事,裴松之可以做了很大的推论去反驳的。
点击展开 ...
[quote]
魏略曰:初备在小沛,不意曹公卒至,遑遽弃家属,后奔荆州。禅时年数岁,窜匿,随人西入汉中,为人所卖。及建安十六年,关中破乱,扶风人刘括避乱入汉中,买得禅,问知其良家子,遂养为子,与娶妇,生一子。初禅与备相失时,识其父字玄德。比舍人有姓简者,及备得益州而简为将军,备遣简到汉中,舍都邸。禅乃诣简,简相检讯,事皆符验。简喜,以语张鲁,鲁[乃]为洗沐送诣益州,备乃立以为太子。初备以诸葛亮为太子太傅,及禅立,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谓亮曰:"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亮亦以禅未闲於政,遂总内外。臣松之案:二主妃子传曰"后主生於荆州",后主传云"初即帝位,年十七",则建安十二年生也。十三年败於长阪,备弃妻子走,赵云传曰"云身抱弱子以免",即后主也。如此,备与禅未尝相失也。又诸葛亮以禅立之明年领益州牧,其年与主簿杜微书曰"朝廷今年十八",与禅传相应,理当非虚。而鱼豢云备败於小沛,禅时年始生,及奔荆州,能识其父字玄德,计当五六岁。备败於小沛时,建安五年也,至禅初立,首尾二十四年,禅应过三十矣。以事相验,理不得然。此则魏略之妄说,乃至二百馀言,异也!又案诸书记及诸葛亮集,亮亦不为太子太傅。
[/quote]

而子午谷奇谋的引用,是裴松之这个当时离三国时期不远的史学家,不加以辩驳的。是否可以说明裴松之是认同鱼豢的这样记载呢?

二是鱼豢编写这个别放弃的计划是出于什么目的?为了凸显诸葛亮军事能力不行?战略眼光不行?那么我们假设陈寿是所谓的诸葛亮黑,他为什么自己不写这段加以夸饰?而纵观当时的关中军事布局,和数次北伐结果来看,则诸葛亮放弃子午谷奇谋恰巧是对的选择。那鱼豢编这个子午谷奇谋的目的又是什么?我个人认为鱼豢是没有理由故意去编出这么个计谋的,而且如果是编的,那么裴松之在做注的时候,或多或少的要辩驳两句。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子午谷奇谋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从蜀汉降人那,传递至曹魏,鱼豢听闻后记录的。但是这里面又存在一个问题,鱼豢从哪个降魏蜀军那得到的消息?

像这种相府里的密谋军事,能只晓的,只会是高级军事人才。而蜀汉有大规模的军事高层降魏,只有三个时期,一是夷陵之战,黄权带领的降军。二是姜维北伐时期,有部分将领北逃。三是整个蜀汉灭亡投降后带去的信息。我们首先可以排除黄权那一波,而鱼豢编撰的《魏略》又有三种说法,一种是事止明帝,一种是仍然有不少三少帝时期的记录,还有一种是鱼豢活到了晋朝建立十六年后。如果事止明帝,则后两种投降带出消息也不太可能。如果是事不止明帝,甚至鱼豢活到晋朝建立后。那么则很有可能是收集了降魏蜀汉官员提供的信息。但这里面,又存在一个问题。这些降臣俘虏,为什么要提及这么一个流产的计划?难道他们觉得这计划是可行的?如果是,为什么陈寿不记述,而鱼豢要去记述?而结合第一次北伐,申耽在得知孟达翻盘后,盘踞西城郡的他,第一时间前插绝蜀道,防止蜀汉救援。而子午谷又大部分在西城郡辖区内,如果蜀汉执行子午谷奇谋,则申耽无形中做了关门打狗之势。从后面诸葛亮扬声斜谷,曹真火速堵箕谷口来看,魏延怕是要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这种被我们后世人都推演的几乎约同于零的策略,为什么要提?结合《晋书》里的内容,我觉得,提供给鱼豢这条信息的,很可能并不是蜀汉降将,而可能是孟达降军。
点击展开 ...
[quote]
《晋书》曰:初,蜀将孟达之降也,魏朝遇之甚厚。帝以达言行倾巧,不可任,骤谏,不见听,乃以达领新城太守,封侯,假节。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蜀相诸葛亮恶其反覆,又虑其为患。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诈降,过仪,因漏泄其谋。达闻其谋漏泄,将举兵。

帝恐达速发,以书喻之曰:"将军昔弃刘备,讬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埸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达得书大喜,犹与不决。帝乃潜军进讨。诸将言达与二贼交构,宜观望而后动。帝曰:"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也,当及其未定促决之。"乃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下。吴蜀各遣其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以救达,帝分诸将距之。

初,达与亮书曰:"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及兵到,达又告亮曰:"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上庸城三面阻水,达于城外为木栅以自固。帝渡水,破其栅,直造城下。八道攻之,旬有六日,达甥邓贤、将李辅等开门出降。斩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振旅还于宛。乃劝农桑,禁浮费,南土悦附焉。

初,申仪久在魏兴,专威疆埸,辄承制刻印,多所假授。达既诛,有自疑心。时诸郡守以帝新克捷,奉礼求贺,皆听之。帝使人讽仪,仪至,问承制状,执之,归于京师。又徙孟达余众七千余家于幽州。蜀将姚静、郑他等帅其属七千余人来降
[/quote]
点击展开 ...
[quote]
《魏略》曰:申仪兄名耽,字义举。初在西平、上庸间聚众数千家,后与张鲁通,又遣使诣曹公,曹公加其号为将军,因使领上庸都尉。至建安末,为蜀所攻,以其郡西属。黄初中,仪复来还,诏即以兄故号加仪,因拜魏兴太守,封列侯。太和中,仪与孟达不和,数上言达有贰心於蜀,及达反,仪绝蜀道,使救不到。达死后,仪诣宛见司马宣王,宣王劝使来朝。仪至京师,诏转拜仪楼船将军,在礼请中。
[/quote]

从上述的两段史料里,我们可以发现,在孟达兵败后,也相当规模的蜀军将领投降。而诸葛亮由于厌恶孟达,一度还派遣郭模诈降,泄露其谋。这块就提供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了,诸葛亮为什么要泄密?我们从孙权称帝,诸葛亮力劝稳住这名背刺过自己的盟友,让他称帝来看。以诸葛亮的谨慎,即使孟达不真的谋反,如果能稳住他,使他成为汉中外围屏障,以及随时捅向曹魏的刀子,作为一切可团结的军事力量,诸葛亮理应严守机密,保护好孟达这可棋子才是。无论他是否执行子午谷奇谋,从一次北伐来看,孟达要是保密好,随后举事,必然是搅攘曹魏内部的一把利器。可是诸葛亮为什么要泄谋呢?我们在看接下来的几段史料:
点击展开 ...
[quote]
建安二十四年,命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
[/quote]
点击展开 ...
[quote]
太和元年十二月,新城太守孟达反,诏骠骑将军司马宣王讨之。二年春正月,宣王攻破新城,斩达,传其首。[魏略曰:宣王诱达将李辅及达甥邓贤,贤等开门纳军。达被围旬有六日而败,焚其首于洛阳四达之衢。]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巫县为上庸郡,锡县为锡郡。蜀大将诸葛亮寇边,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亮。[魏书曰:是时朝臣未知计所出,帝曰:"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既合兵书致人之术;且亮贪三郡,知进而不知退,今因此时,破亮必也。"乃部勒兵马步骑五万拒亮。]遣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并进兵。右将军张郃击亮於街亭,大破之。亮败走,三郡平。丁未,行幸长安。
[/quote]

首先,从上述史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孟达和诸葛亮有直接的血仇。房陵太守蒯祺是诸葛亮的大姐夫,如果在同一个阵营里这也就算了。关羽北伐,孟达坐视不救,导致关羽败亡,刘封丢失上庸,诸葛亮不得不劝谏刘备杀封保禅,劝父杀子,当了把十足恶人。这个梁子,但凡是个人都很难容忍。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诸葛亮在孟达兵败后的当月,就北出祁山,三郡相应。我们把地图打开看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9/30/-7Q5-a70qZzT3cS1p6-12a.jpe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9/30/-7Q5-1ee4ZnT3cS16g-ts.jpeg[/img]

我们可以看到,褒斜道在扶风郡要地,箕谷通向出口也是靠近长安,而上庸要地,上能威胁肴函,中能进逼河洛,下能影响荆湘。这种要地,诸葛亮为什么要舍近求远?我们再看看第一张地图,再看看史料,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哪三个郡相应?天水、南安、安定。而三郡中间隔着个广魏郡,如果马谡直插街亭固守,诸葛亮大军席卷广魏,四郡打通,则凉州被分割脱离曹魏,陇西、武威、阴平也被切断,整个陇西都将归并于汉。诸葛亮占据蜀、陇山道,更兼泾渭源头,未来整个关中都将在蜀汉大军的冲刷之下。但是由于马谡街亭失守,诸葛亮大军未能铺开,只能原路退回。而我们假设如果当时曹魏就在祁山屯有重军呢?一如诸葛亮二次北伐陈仓一样。所以深知原有的诸葛亮,必需得调虎离山。而这最好的饵,莫过于孟达。无论是扬声斜谷,箕谷伏兵,还是子午谷奇谋,或是孟达造反。整个曹魏的注意都被牵制到了长安城下,武关附近,没有人会在意遥远的祁山,有一支大军在行动着。

所以,所谓的子午谷奇谋,很可能是诸葛亮利用魏延喜好分兵,演的一出双簧。以出子午谷,来配合孟达造反。并通过郭莫散步泄露这个奇谋,迫使孟达行动,从而吸引曹魏注意到长安、上庸、洛阳附近。而后扬声斜谷,让赵云箕谷疑兵,整个饵料已经布置的玩好,曹魏咬钩。然后孟达还是输得太快了,但是无所谓,可是马谡的失败,导致了北伐功亏一篑。鱼豢从孟达降军里获得了子午谷奇谋的消息,并把它记录到了《魏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