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xx
2021-09-25T02:35:32+00:00
没啥别的意思,就是和动不动就把机械化挂嘴上坛友说一声,似乎机械化可以解决一切
机械化的限制很多,不平整的地没法机械化,也不是所有庄稼都能机械化,也就玉米大豆小麦的机械化程度高——所以这几种是美国出口比较多的品类。蔬果都不好机械化。
另外就是机械化收割损耗大
[quote]“机械化确实提高了粮食收割效率,但收割时粮食的损耗不少。”姚紧跟指着摆放在农场的一台收割机说,在购买机器时卖家就说得很清楚,粮食损失率大约5%,“如操作不当,损失率可能还会更高”[/quote][url]http://www.gov.cn/xinwen/2021-09/07/content_5635812.htm[/url]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3/-7Qda8l-jq2sXfZ46T3cSu0-3ae.jpeg[/img]
确实,这几天回老家,地里的玉米收完了还有剩下的。还是要人工再补一遍
[quote][pid=555071585,28783895,1]Reply[/pid] Post by [uid=38557407]旭东老仙法力无边[/uid] (2021-10-03 10:46):
确实,这几天回老家,地里的玉米收完了还有剩下的。还是要人工再补一遍[/quote]关键是还有很多不能机械的
玉米还好,人工捡捡就差不多了。花生才厉害,见过最夸张的,一场秋雨,田间密密麻麻一层绿,春种都没这么密。
对于机械化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节省,比起这点损耗,微不足道[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机农业机械化是必定趋势。
机械损耗高,可以提出来批评建议改进。
但因为因为这点损耗,放弃机械化那是蠢
这两天河北地区又开始下雨了。
之前下雨,晴了两三天,又开始下雨了。
下雨,田地就没办法进机器。
我家趁着前两天天气好,人工收割玉米(趁着晴的两三天)。
其他家,一直在等机器。
这一周都是雨,下完雨,还要晒一周左右才能进机器。
那时候玉米都开始发芽了!
不机收割,难道你去收割吗?
就拿小麦为例,割麦人被淘汰的原因,人工收割成本远高于机械收割。
机械一亩地40元,一人一天正常也就收割1亩地。
顶着烈日,辛辛苦苦干一天挣40元,傻子才会去做。
随着生产效率提高,就必然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浪费。这种浪费是对社会对个人都是有益的
现在农业里,不说经销体系。
光种地,各种种子,化肥,农药,技术处理,机械使用,远不是随便种种那个成本。
成本增加看市场,售价没多少。就这还要面临国外廉价竞争。
都说粮食重要,我看措施有限。产业整合也太差。
保住粮食,肉菜也难。
还是得国有全面统筹,补贴走起。不然真难。
国内农机厂商要结合实际进行技术升级,损耗比是一个重要参数。
其它的如操作人员培训、淘汰老旧农机……
[quote][pid=555073825,28783895,1]Reply[/pid] Post by [uid=10191175]凝灵[/uid] (2021-10-03 10:57):
对于机械化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节省,比起这点损耗,微不足道......[/quote]不是放弃机械化,是一提到农村年轻人流失,种地的越来越少,很多人想当然的上来就是一句机械化
[quote][pid=555075600,28783895,1]Reply[/pid] Post by [uid=60719027]无明式1023[/uid] (2021-10-03 11:05):
你对机械化的理解太狭隘,不是只有收割机[/quote]直接机械飞升吧,吃粮多费劲
收割只是机械化其中一环
翻地播种打农药乃至最后的运输分拣,都可以实现机械化
楼主应该去农村比较少吧。我们那水稻收割之后会有很多去田里捡稻穗的人,一天能捡几麻袋[s:ac:哭笑]
新疆手采棉比机采棉价格要高的多,你猜现在是机收,还是手采的多[s:ac:茶]
[quote][pid=555076249,28783895,1]Reply[/pid] Post by [uid=368113]牛白白[/uid] (2021-10-03 11:09):
直接机械飞升吧,吃粮多费劲[/quote]抬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