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urfulHo
2025-04-05T02:40:58+00:00
脑袋莫喷,谁熟悉税务的可以告诉我为啥不行。
众所周知,我国国内主要靠增值税这种间接税作为主要税种,依赖的是生产环节,导致各地方为了保证财税不断扩大生产,而出口受限时由于国内消费不足会导致大量商品积压和内卷失业。
所以我国现在大力提倡内循环和提升内部消费。
但是我国群众和老板都是穷怕了的,对投资和储蓄兴趣远大于消费。
而国内收入个税一旦收入高起来,征收比例相比很多海外是高的(所以一堆人跑香港拿工资)
我国中高端制造显然需要有足够的中高端消费市场。
那么,是否可以考虑把个税搞成年度征收制度:
1.年度收入高于某个值开始收税(具体取决于你社保/福利所在城市,年度收入除了工资等收入,也包括资本利得和分红等,既不再鼓励老板把钱放在公司里用公账消费抵扣公司利润和再投资来避税)
2.有发票的所有年度支出可以抵扣应缴纳税额(在电子发票存在基础上,保证发票的使用率)
3.贵金属/理财/投资入股/保险/房产等 不抵税 (首套房贷抵税和优惠减免放到公积金账户里处理)
4.即最后只针对未税收入-发票支出剩下的储蓄额进行收税,剩下一切减免就在这个基础上进行。
5.将公积金和社保个人部分调整为可按个人意愿调整上限的模式,同时提供像教育金,医疗金类似的个人账户,可以自由缴纳,这些账户只能特定作用时使用,同样抵税。
按照以上思路进行的抵税有以下好处:
1.大幅减低我国白领应税收入, 每个月到手工资显著提升,鼓励其消费。(因为不消费最后还是要交税,每年结余越多交税越多,但比如房产医疗养老教育养娃等资金可以存入对应专管个人账户来避免征税,当然存进去就只能专用)
2.大幅减少不提供发票的商业行为,保证增值税
3.减少老板把钱留在公司再投资的过度投资行为和把利润留在公司为自己消费作为公司成本的避税行为(当前直接分红税率20%以上)
4.减少我国习惯性的储蓄行为,国家用各种储蓄金账户调整福利(比如以后直接搞教育金满减,公积金购买满减,对应贷款优惠等进行定向民生产业优惠)
5.由于实际征收税按照年收入来计算,现在电子发票和电子税务系统足够强大,对于收入达到一定程度的群众,报税行为并不存在太难的问题。
请群众帮我解惑主要问题出在哪
众所周知,我国国内主要靠增值税这种间接税作为主要税种,依赖的是生产环节,导致各地方为了保证财税不断扩大生产,而出口受限时由于国内消费不足会导致大量商品积压和内卷失业。
所以我国现在大力提倡内循环和提升内部消费。
但是我国群众和老板都是穷怕了的,对投资和储蓄兴趣远大于消费。
而国内收入个税一旦收入高起来,征收比例相比很多海外是高的(所以一堆人跑香港拿工资)
我国中高端制造显然需要有足够的中高端消费市场。
那么,是否可以考虑把个税搞成年度征收制度:
1.年度收入高于某个值开始收税(具体取决于你社保/福利所在城市,年度收入除了工资等收入,也包括资本利得和分红等,既不再鼓励老板把钱放在公司里用公账消费抵扣公司利润和再投资来避税)
2.有发票的所有年度支出可以抵扣应缴纳税额(在电子发票存在基础上,保证发票的使用率)
3.贵金属/理财/投资入股/保险/房产等 不抵税 (首套房贷抵税和优惠减免放到公积金账户里处理)
4.即最后只针对未税收入-发票支出剩下的储蓄额进行收税,剩下一切减免就在这个基础上进行。
5.将公积金和社保个人部分调整为可按个人意愿调整上限的模式,同时提供像教育金,医疗金类似的个人账户,可以自由缴纳,这些账户只能特定作用时使用,同样抵税。
按照以上思路进行的抵税有以下好处:
1.大幅减低我国白领应税收入, 每个月到手工资显著提升,鼓励其消费。(因为不消费最后还是要交税,每年结余越多交税越多,但比如房产医疗养老教育养娃等资金可以存入对应专管个人账户来避免征税,当然存进去就只能专用)
2.大幅减少不提供发票的商业行为,保证增值税
3.减少老板把钱留在公司再投资的过度投资行为和把利润留在公司为自己消费作为公司成本的避税行为(当前直接分红税率20%以上)
4.减少我国习惯性的储蓄行为,国家用各种储蓄金账户调整福利(比如以后直接搞教育金满减,公积金购买满减,对应贷款优惠等进行定向民生产业优惠)
5.由于实际征收税按照年收入来计算,现在电子发票和电子税务系统足够强大,对于收入达到一定程度的群众,报税行为并不存在太难的问题。
请群众帮我解惑主要问题出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