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看的,现在有想重新看一遍的想法,但是又感觉没那个时间[s:ac:晕]
结局方鸿渐是死了吗[s:ac:晕]记不太清楚了
但是看完感觉挺悲伤的
当时觉得没跟唐晓芙在一起很可惜,现在想来方鸿渐也确实配不上唐小姐[s:ac:冷]
但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s:ac:哭笑]
我清楚的记得我看了三遍
第一遍是在初二的时候,只觉得文字诙谐幽默,只是看过了也就看过了,没读出个什么东西。
第二遍是高考完的那个长假,从心里鄙视方鸿渐,觉得他自以为是,和别人高谈阔论肚子里装的却全是他人的墨水;自命清高,老丈人资助他出国留学却学无所成,不稀罕苏文纨,不屑于相亲,又放不下面子去解开和唐小姐的误会,只真真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委屈的人。就像是苏格拉底摘麦穗的故事一样,在他的坚守下他终于错过了最适合他的每一个麦穗,而后他在最后又放弃了他的坚持,真可谓是天下第一大失败者。是他自己把生活变成了围城,无论到哪里,无论是城里城外,对他这种人来说,都是围城。
第三遍也说不上是读,只是在过年时候收拾杂物的时候翻出来了这本书,一时兴起又看了一遍,越读越难受,只觉得自己才真是蠢物,大学四年全活成了方鸿渐的样子。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怒自己不争。
[quote][pid=478821342,24764906,1]Reply[/pid] Post by [uid=60239174]yneosor[/uid] (2020-12-22 15:02):
我清楚的记得我看了三遍
第一遍是在初二的时候,只觉得文字诙谐幽默,只是看过了也就看过了,没读出个什么东西。
第二遍是高考完的那个长假,从心里鄙视方鸿渐,觉得他自以为是,和别人高谈阔论肚子里装的却全是他人的墨水;自命清高,老丈人资助他出国留学却学无所成,不稀罕苏文纨,不屑于相亲,又放不下面子去解开和唐小姐的误会,只真真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委屈的人。就像是苏格拉底摘麦穗的故事一样,在他的坚守下他终于错过了最适合他的每一个麦穗,而后他在最后又放弃了他的坚持,真可谓是天下第一大失败者。是他自己把生活变成了[/quote]前三次感受几乎一样,工作之后读了一次,就觉得羡慕方鸿渐。虽然没跟唐小姐在一起,但是也算敢爱敢恨。工作家里安排的不错。虽然没有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但是在平凡人中也算有滋有味。
[quote][pid=478821342,24764906,1]Reply[/pid] Post by [uid=60239174]yneosor[/uid] (2020-12-22 15:02):
我清楚的记得我看了三遍
第一遍是在初二的时候,只觉得文字诙谐幽默,只是看过了也就看过了,没读出个什么东西。
第二遍是高考完的那个长假,从心里鄙视方鸿渐,觉得他自以为是,和别人高谈阔论肚子里装的却全是他人的墨水;自命清高,老丈人资助他出国留学却学无所成,不稀罕苏文纨,不屑于相亲,又放不下面子去解开和唐小姐的误会,只真真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委屈的人。就像是苏格拉底摘麦穗的故事一样,在他的坚守下他终于错过了最适合他的每一个麦穗,而后他在最后又放弃了他的坚持,真可谓是天下第一大失败者。是他自己把生活变成了[/quote]唉,太真实了
十八岁的时候第一次看了围城,现在三十了可以再看一遍了
方鸿渐就是个事儿b,年轻的时候看就无法共情,现在也捡不起来。
十分欢乐,也没觉着方鸿渐多悲剧,倒觉得钱钟书老会吐槽了
你这人不坏,就是全无用处
这句话仿佛是在总结我的前半生
很唏嘘的感觉,和楼上说的一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然后又发现和自己很像,高谈阔论,但是到了自身的时候又没啥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