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holic
2022-04-13T16:17:42+00:00
最近偶然刷到了两个历史up,一个是教历史的,一个是专门研究清史的毛立平。
我看了十几个视频,发现即使是他们能研究的文献也有限,有些连他们自己都不能确定,比如清朝早期的公主,这两个都不约而同的说因为没有文献记载,康熙跟乾隆虽然疼女儿,但极有可能都没有给她们取名;而记载的后妃基本都是称某某氏,直到末期慈禧这一批才有有明确的真实名字。
而明朝又不同,典型的就是壬寅宫变,里面那十几个宫女至少百科上都有详细的名字记载。
历史真的挺有趣的,但总觉得又不可能完全真实,遗憾。
我们史官的传统特色就是不记录女人的名字啊
史上第一个太后宣太后,没有名字
史上第一个皇后,司马迁都不记她名(只在外戚世家记了字娥姁)
但是裴骃《史记集解》、司马贞《史记索隐》、颜师古《汉书注》都记了她名稚,所以学界也认可
像东汉三国西晋的史书,狂写皇后名字,郭圣通、阴丽华、郭女王、张春华、王元姬、贾南风,反而是异类
史料确实没记载的,当然没法说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嘛
从碎片中去脑洞一个逻辑通顺的故事来解释记录就是最有趣的
或者从事实 文物 来逆推出一个过程也很有趣呀[s:ac:哭笑]
我发现毛老师就很严谨,导致经常说半天也没有结论,只能是一个猜测
能上史书的女人已经是不得了的牛人了。不过大部分也是不记录名字的。
这多少是我们文科教育不太被重视的一个直接后果:我都不知道什么专业是研究楼主这个问题的[s:ac:哭笑]
没有什么能保证你了解的历史是绝对真实的,只能说佐证的东西越多可信性越高。
但你学历史如果主要在纠结真实与否,那你对历史还没入门
你保证不了,但是你可以搜集尽可能多的相关史料,然后摆在一起相互比较,逐个考辨真伪,并给出你自己的见解。事实上对同一个事件不同史书,甚至同一本史书的不同章节之间记载都不一样,那就更需要考证了。
教历史的up莫非是扒了康熙户口本的李正[s:ac:哭笑][s:ac:哭笑]
每个皇帝都希望自己是好皇帝,封建时期的历史由史官记录,我们也是以史官记录撰编的史记为正史,因为信息载体只有文字图画,其本身就有虚构和删改,各种对不上号很正常。
穿越回去如果不是当事人的话,都不一定能知道真正的历史[s:a2:不明觉厉][s:a2:不明觉厉][s:a2:不明觉厉]
大学里有一门课叫《历史文献学》,也许能解答你的疑惑
考古[s:ac:茶]
老祖宗带到地下的东西九成九都是真的
包括但不限于张仪和苏秦不是同一时期的人物
但在之前都认为他俩是鬼谷子的同门师兄弟[s:ac:茶]
1.多读,史书会互相佐证。
2.坚持正史第一,其余的历史看作者的年代身份而定。
3.与文物相互验证,可以板上钉钉的历史基本上都是靠挖出来的。
4.学习,吸收那些历史学家的思维方法和观点。这些能做到不说吊打90%的网友,起码也能算是发烧友了
为了印证史料的真实性,需要有证据。还需要与其他的史料和证据相互印证。不能够单凭一个证据就认定一个史料是否真实。
Reply to [pid=603458805,31499431,1]Reply[/pid] Post by [uid=41240525]zzkluck[/uid] (2022-04-16 02:05)
有个东西叫史学史
还有个东西叫历史哲学
这俩差不多可回答此问题
我们构建的物理体系也不是真实的,它只是无限靠近,试图解释真实世界的模型。
所以我们就不研究物理了吗?就要听民科瞎逼逼了吗?
历史同理
历史只有相对真实
面对现代社会,大部分人也不能看清楚运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