୨ iiTzFusion🕊 ୧
2020-09-29T07:20:31+00:00
似乎就像十月革命曾经给中国的革命事业带来新的希望那样,俄国的民族布尔什维主义者也在如今的中国获得了不少拥簇。
他们自称既承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观点,承认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又顽固地抱着民族主义见解。
但是,这种思想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着的,本文会就这一观点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
剥削本身是一种生产关系,脱离了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与生活资料分配上的差异,剥削本身就已经被消灭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剥削的存在前提就是阶级的存在,所谓阶级,无非是一群在生产关系中处于相同地位,在生产资料占有和生活资料分配中有相近所得的人。阶级本身是一种相对存在,如果全社会都同属于一个阶级,那么就不存在阶级一说。因此,只要有阶级分化,就有差异,只有有差异,才会产生剥削。
那么,民族之间的压迫同样应该以这种观点来理解。因为民族之间的压迫必须以两个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为基础,在这种交往中才有民族之间的剥削。
这里很明显能说明,民族之间的压迫和剥削,本身就会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灭。
反对这种观点的左翼民族主义者们从来没有经济上的理论分析,长期以来,他们都只会复读几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类的话。
这种话只是从主观上去理解民族之间的联系,无论哪个民族的人,其思想都是来源于社会生产生活的,无论他身体里流的是什么血,都会被社会生活的塑造。某些在外国出生而很爱祖国的人,只不过是因为受到了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罢了,否则就连现在的汉族也是多个种族通婚的成果,为什么汉族却在各个方面都很明显成为一个民族了呢?
二
在阶级消灭以后,生产关系必然由于消灭了落后阶级而随着生产力进行变革。
这种变革本身意味着让人在社会上获得自由。
所谓自由不代表不受规律约束,而意味着正确到认识客观规律并以此改造自己的生活。
这就是说,一切属于旧时代的遗留,都将因为这种变革而被消灭,而民族主义就是这种遗留之一。
在民族主义诞生之时,亦是资本主义上升期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时由于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就必须反对原本的封建势力,这就是民族主义的起源。民族主义的开始本身只意味着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斗争的激烈。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也曾强调民族主义,这是中国左翼民族主义者非常喜欢引作自己的论据的事情。
这实际上是完全忽视社会发展的形而上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与封建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斗争以及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符合无产阶级利益的客观需要,因此与之适应的民族主义上层建筑自然有其合理性。但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自然不能以这种观点来看待如今中国的上层建筑。从这里来看,似乎这些嘴里天天念着打倒西方帝国主义的英雄们自己才是停留在跪帝国主义的年代的人。
在资产阶级战胜了封建地主阶级以后,它的革命性就开始消退,它也走进了历史的否定之否定中。这时资产阶级成为了帝国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也就是垄断资产阶级。此时的民族主义已经成为了麻醉无产阶级的毒药。很明显,对于一个无产阶级来说,听信资产阶级的说辞,支持资产阶级为了自己拓展殖民地、扩大市场,这本身就是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
在阶级消灭以后,由于不存在民族之间的剥削与压迫,民族主义本身也就站不住脚了。
从这里不难看出,如果左翼民族主义者们真的支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那么他们就应当将把自己的纲领消灭作为自己的最高纲领。所谓左翼民族主义,只有在其将自己消灭作为最高纲领时才是真正的左翼民族主义。
三
现在中国流行的左翼民族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投降主义。
以我看到的很多例子来说,他们经常用“精资”、“工贼”等很“左”的观点,也口口声声讨伐资产阶级。
但首先,从他们的出发点来说,本身也不是保护无产阶级利益,而是在部分认识了马克思主义之后,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保护民族的主张,或者有部分人只是伪装成马克思主义者借机宣扬民族主义罢了。
这种“马克思主义者”本身不具备任何坚定性,每当他们面对黑人、犹太人甚至所有非本族人时,就会漏出自己的真实面目。开始完全抛弃辩证法的发表暴论,其基本逻辑大都(就我所见都是)是上面批驳过的那种形而上学观点。
这种投降主义者,每到关键时刻就开始为资产阶级辩护,开始助长帝国主义发展,彻底抛弃无产阶级利益。
可以说,在很多时候,民族问题是检验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
四
总而言之,左翼民族主义有其根本矛盾,只有它将消灭自己作为最高纲领时,它才是左翼,而左翼民族主义者们不仅几乎做不到这一点,而且还很擅长厚颜无耻的在关键时候向敌人投降。
他们自称既承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观点,承认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又顽固地抱着民族主义见解。
但是,这种思想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着的,本文会就这一观点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
剥削本身是一种生产关系,脱离了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与生活资料分配上的差异,剥削本身就已经被消灭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剥削的存在前提就是阶级的存在,所谓阶级,无非是一群在生产关系中处于相同地位,在生产资料占有和生活资料分配中有相近所得的人。阶级本身是一种相对存在,如果全社会都同属于一个阶级,那么就不存在阶级一说。因此,只要有阶级分化,就有差异,只有有差异,才会产生剥削。
那么,民族之间的压迫同样应该以这种观点来理解。因为民族之间的压迫必须以两个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为基础,在这种交往中才有民族之间的剥削。
这里很明显能说明,民族之间的压迫和剥削,本身就会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灭。
反对这种观点的左翼民族主义者们从来没有经济上的理论分析,长期以来,他们都只会复读几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类的话。
这种话只是从主观上去理解民族之间的联系,无论哪个民族的人,其思想都是来源于社会生产生活的,无论他身体里流的是什么血,都会被社会生活的塑造。某些在外国出生而很爱祖国的人,只不过是因为受到了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罢了,否则就连现在的汉族也是多个种族通婚的成果,为什么汉族却在各个方面都很明显成为一个民族了呢?
二
在阶级消灭以后,生产关系必然由于消灭了落后阶级而随着生产力进行变革。
这种变革本身意味着让人在社会上获得自由。
所谓自由不代表不受规律约束,而意味着正确到认识客观规律并以此改造自己的生活。
这就是说,一切属于旧时代的遗留,都将因为这种变革而被消灭,而民族主义就是这种遗留之一。
在民族主义诞生之时,亦是资本主义上升期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时由于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就必须反对原本的封建势力,这就是民族主义的起源。民族主义的开始本身只意味着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斗争的激烈。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也曾强调民族主义,这是中国左翼民族主义者非常喜欢引作自己的论据的事情。
这实际上是完全忽视社会发展的形而上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与封建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斗争以及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符合无产阶级利益的客观需要,因此与之适应的民族主义上层建筑自然有其合理性。但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自然不能以这种观点来看待如今中国的上层建筑。从这里来看,似乎这些嘴里天天念着打倒西方帝国主义的英雄们自己才是停留在跪帝国主义的年代的人。
在资产阶级战胜了封建地主阶级以后,它的革命性就开始消退,它也走进了历史的否定之否定中。这时资产阶级成为了帝国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也就是垄断资产阶级。此时的民族主义已经成为了麻醉无产阶级的毒药。很明显,对于一个无产阶级来说,听信资产阶级的说辞,支持资产阶级为了自己拓展殖民地、扩大市场,这本身就是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
在阶级消灭以后,由于不存在民族之间的剥削与压迫,民族主义本身也就站不住脚了。
从这里不难看出,如果左翼民族主义者们真的支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那么他们就应当将把自己的纲领消灭作为自己的最高纲领。所谓左翼民族主义,只有在其将自己消灭作为最高纲领时才是真正的左翼民族主义。
三
现在中国流行的左翼民族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投降主义。
以我看到的很多例子来说,他们经常用“精资”、“工贼”等很“左”的观点,也口口声声讨伐资产阶级。
但首先,从他们的出发点来说,本身也不是保护无产阶级利益,而是在部分认识了马克思主义之后,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保护民族的主张,或者有部分人只是伪装成马克思主义者借机宣扬民族主义罢了。
这种“马克思主义者”本身不具备任何坚定性,每当他们面对黑人、犹太人甚至所有非本族人时,就会漏出自己的真实面目。开始完全抛弃辩证法的发表暴论,其基本逻辑大都(就我所见都是)是上面批驳过的那种形而上学观点。
这种投降主义者,每到关键时刻就开始为资产阶级辩护,开始助长帝国主义发展,彻底抛弃无产阶级利益。
可以说,在很多时候,民族问题是检验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
四
总而言之,左翼民族主义有其根本矛盾,只有它将消灭自己作为最高纲领时,它才是左翼,而左翼民族主义者们不仅几乎做不到这一点,而且还很擅长厚颜无耻的在关键时候向敌人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