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之王的腾讯微博怎么就没成功呢

Ace シッピー-avatar

Ace シッピー

微博的域名呗新浪买了。
Fullsend_Ben-avatar

Fullsend_Ben

没有人打拳[s:ac:哭笑]
Juminartz-avatar

Juminartz

感觉还是不重视?毕竟手里捏着一个QQ,还有个微信在研发,再搞一个类似微博的玩意分散精力可能得不偿失
NotSoAwfulWaffle-avatar

NotSoAwfulWaffle

没新浪的眼力见,慢了一步
Ry-avatar

Ry

当初搞腾讯微博没怎么认真吧
结果现在想搞抖音 微视就是扶不起来
justin.-avatar

justin.

有qq空间和朋友圈吧
||| 𝘾𝙖𝙥𝙩𝙖𝙞𝙣 𝙋𝙧𝙞𝙘𝙚𝙡𝙚𝙨𝙨 |||-avatar

||| 𝘾𝙖𝙥𝙩𝙖𝙞𝙣 𝙋𝙧𝙞𝙘𝙚𝙡𝙚𝙨𝙨 |||

节选自《腾讯没有梦想》

腾讯这些年的做法偏向现有业务的扩张,没把重心放在通过创新的产品继续在中国获得市场。

腾讯更关注业务现在的数据和竞争怎么样,怎么做,但对于更长远的更具开拓性的事情、什么是下一个大市场的关注和投入是明显不足的。甚至可以说,腾讯没有哥伦布,他们对于如何开辟新大陆是非常迟钝的。

更令员工不安的是,腾讯对内部项目的发展也开始变得追涨杀跌没耐心,他们开始用ROI思维衡量新产品的投入产出比:一旦发现投入产出比达到上限,我就要把他干掉。

在腾讯这种功利思维影响下,腾讯对于项目是没有感情的,项目和用户都很容易成为炮灰。

比如腾讯曾举全公司之力打造的卡位产品腾讯微博,2013年Q1日活还有8100万,但因为微信已经崛起且认为腾讯微博已经没有希望赶超新浪微博。在2014年上半年即被放弃。腾讯微博的日活高点曾摸到过8700万,但对于腾讯来说也是可有可无说砍就砍的项目。

当时新浪微博正处于数据和舆论各个层面的低谷期,张小龙明确表示看不上微博的产品形态,从数据看朋友圈也确实干掉了微博。再加上马化腾在2011年底就已作出判断,“因为有微信,所以,微博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腾讯另外一个判断维度是腾讯微博在复刻大V资源上没打过新浪微博,以至于用户都是太过下沉的没有话语权的三四线的小镇青年,消费的也多是“新闻里的垃圾食品”。从现在来看,下半场的移动互联网就是这群用户在主导着。

“腾讯的停服,和大多数游戏的停服完全是两回事。一般来说,游戏到了末期,玩家数量剧减,收入难以支撑运营成本,开发商才会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选择停服。

但腾讯式停服,往往是在你觉得这个游戏其实还有救,用点心还能继续运营下去的时候,腾讯自己先放弃了。——对长”

有意思的是,正是同一个负责人在腾讯微博被关停之后,又做了微视,当然不久后又被叫停。

头条的产品负责人陈林评价:砍掉腾讯微博和微视,是腾讯犯下的两个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