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ef FOMO
2020-12-04T13:48:15+00:00
刚才发了个帖子,秀了下当年(2012年)的考研成绩。原帖见:[url]https://ngabbs.com/read.php?tid=24480605[/url]
新发个帖子分享下学习经验。原帖有人说我RPG,这里先说明一下,那张图确实是我的成绩,绝对不是RPG。我之前在NGA晒过。最早是12年发在我的人人网上的,但现在人人网账号忘记了,没法截图了。就发学信网照片吧。
当然,原帖还有人说我是故意装B。这个u1s1,发那个帖子确实是想装一下,哈哈。
言归正传,分享一下考研经验。
1、 考研背景:
楼主苦逼山东考生,当年高考没考好,上了一个普通的211。大学玩了三年,大三下半年不好找工作,于是准备考研。
楼主从小数理化比较好,看了下考研科目,清华某个专业,专业课是物理。专业课+数学就300分了,当时自信这两科能拿260分以上,寻思英语和政治怎么也能拿140吧,感觉400有望,就准备考研了。
2、 考研准备
我是从大四暑假开始准备考研的,当时是6月份。那年考研是1月份,总复习时间约7个月吧。
开始复习之前先考察了下,我的英语最弱,而考研英语最主要的是阅读,所以我就确立了以英语阅读为主的学习计划。
3、 学习方法
我当时用了一种极其好用的学习方式,我将其称为25天周期学习法。方式如下:
以英语阅读为主,我当时买了一些网上推荐的某某方出的考研英语阅读题书,因为大多数英语阅读都是 xxxx基础版100篇、xxxx精读100篇。所以我将这100篇阅读分成25份,每天完成一份,4篇。
同样的,把其它科目也分成25份。数学一我记得当时用的李永乐的红宝书,一共23章,把其中两章比较大的拆一下,也可拆成25份。其它的专业课和政治也是(没错,我很早就开始看政治了)。
分为25份之后,弄一张纸画一个表,纵坐标是1到25,横坐标是英语、数学、政治、物理。然后每天完成一行,四个格子。每完成一个格子打个钩。这样会产生一种刷每日任务的感觉,能极大地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每天刷完4个格子后,可以休息,也可以继续刷第二天的“每日任务”,我复习到最后一轮时,十几天就把25天的每日刷完了,极有成就感。
4、 各科学习方式
4.1 英语:
前面说了,考研英语主要是阅读。所以我前几个月都是做阅读题。我当时是每天做四篇阅读题,而且要做四遍。
第一遍,正常做题,连着做四篇阅读,前期非常难熬;第二遍,精读,弄明白所有做错的题的原因,把文章中所有不明白的词,不懂的句子短语弄懂,精读耗时比较长;第三遍,精读完了之后再把阅读的原文读一遍,如果精读做得好的话,这一遍基本能做到像读中文一样读阅读的原文了。第四遍是晚上睡觉前,把今天做的四篇阅读再读一遍(我怀疑这样能在睡觉时加深记忆)。
到最后一个月可以做做历年真题,背背英语作文之类的。
4.2 数学
推荐李永乐的红宝书。当年还有一个人出的,好像姓陈还是啥的,号称特别难。那本书我也做了,不推荐。数学第一次25天,可以安排只复习理论和做例题。第二次做课后习题。后面再不断买新的题做。我当时还买了一本李永乐出的100道选择填空题,那本书也挺好的。
数学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多做题就行了。
4.3 专业课和政治
专业课就不多说了,我的专业课考的是物理,我就一直做题。政治我考得不高。没啥参考价值。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2/04/-7Q5-ehebK1pT3cSlc-sg.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2/04/-7Q5-9vjjK1oT3cSlc-sg.jpg.medium.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2/04/-7Q5-cus0K1eT1kS9w-8c.jpg.medium.jpg[/img]
新发个帖子分享下学习经验。原帖有人说我RPG,这里先说明一下,那张图确实是我的成绩,绝对不是RPG。我之前在NGA晒过。最早是12年发在我的人人网上的,但现在人人网账号忘记了,没法截图了。就发学信网照片吧。
当然,原帖还有人说我是故意装B。这个u1s1,发那个帖子确实是想装一下,哈哈。
言归正传,分享一下考研经验。
1、 考研背景:
楼主苦逼山东考生,当年高考没考好,上了一个普通的211。大学玩了三年,大三下半年不好找工作,于是准备考研。
楼主从小数理化比较好,看了下考研科目,清华某个专业,专业课是物理。专业课+数学就300分了,当时自信这两科能拿260分以上,寻思英语和政治怎么也能拿140吧,感觉400有望,就准备考研了。
2、 考研准备
我是从大四暑假开始准备考研的,当时是6月份。那年考研是1月份,总复习时间约7个月吧。
开始复习之前先考察了下,我的英语最弱,而考研英语最主要的是阅读,所以我就确立了以英语阅读为主的学习计划。
3、 学习方法
我当时用了一种极其好用的学习方式,我将其称为25天周期学习法。方式如下:
以英语阅读为主,我当时买了一些网上推荐的某某方出的考研英语阅读题书,因为大多数英语阅读都是 xxxx基础版100篇、xxxx精读100篇。所以我将这100篇阅读分成25份,每天完成一份,4篇。
同样的,把其它科目也分成25份。数学一我记得当时用的李永乐的红宝书,一共23章,把其中两章比较大的拆一下,也可拆成25份。其它的专业课和政治也是(没错,我很早就开始看政治了)。
分为25份之后,弄一张纸画一个表,纵坐标是1到25,横坐标是英语、数学、政治、物理。然后每天完成一行,四个格子。每完成一个格子打个钩。这样会产生一种刷每日任务的感觉,能极大地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每天刷完4个格子后,可以休息,也可以继续刷第二天的“每日任务”,我复习到最后一轮时,十几天就把25天的每日刷完了,极有成就感。
4、 各科学习方式
4.1 英语:
前面说了,考研英语主要是阅读。所以我前几个月都是做阅读题。我当时是每天做四篇阅读题,而且要做四遍。
第一遍,正常做题,连着做四篇阅读,前期非常难熬;第二遍,精读,弄明白所有做错的题的原因,把文章中所有不明白的词,不懂的句子短语弄懂,精读耗时比较长;第三遍,精读完了之后再把阅读的原文读一遍,如果精读做得好的话,这一遍基本能做到像读中文一样读阅读的原文了。第四遍是晚上睡觉前,把今天做的四篇阅读再读一遍(我怀疑这样能在睡觉时加深记忆)。
到最后一个月可以做做历年真题,背背英语作文之类的。
4.2 数学
推荐李永乐的红宝书。当年还有一个人出的,好像姓陈还是啥的,号称特别难。那本书我也做了,不推荐。数学第一次25天,可以安排只复习理论和做例题。第二次做课后习题。后面再不断买新的题做。我当时还买了一本李永乐出的100道选择填空题,那本书也挺好的。
数学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多做题就行了。
4.3 专业课和政治
专业课就不多说了,我的专业课考的是物理,我就一直做题。政治我考得不高。没啥参考价值。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2/04/-7Q5-ehebK1pT3cSlc-sg.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2/04/-7Q5-9vjjK1oT3cSlc-sg.jpg.medium.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2/04/-7Q5-cus0K1eT1kS9w-8c.jpg.medium.jp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