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Donald's
2021-12-06T22:33:59+00:00
生物意义上的人,烧成灰就没有了。就像一个椅子,烧了就不再是椅子,烧完的时候,原先的椅子就不存在了。就像一个实验用的青蛙,扒了皮取出肌肉,戳一戳还有反应,再等几个小时再戳就不再有反应。
但是,人的本质并非只能类似椅子或青蛙。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的本质是劳动,是社会关系。唯物主义定义的“人”的终结,不是生物意义上的生命消失的那一刻,而是与一个人相关的一切社会关系消失的那一刻。
俗话说,“活在人们心里”,就是这个意思。唯物主义者不信神不信佛,却在灾难困难面前更有牺牲精神,也是如此。
扯远了。
举一些生活的例子。比如远在外地打工的游子,跟父母的联系仅限于一年几次的见面、平时的聊天、偶尔的电话;除此之外,与父母的联系完全是在孩子的思维意识里,想着还有个父母。
即使有一天父母不在了,是见面、聊天、电话不在了,但思维意识里父母的存在却不会立刻消失。等到连几代之后的子孙都忘了父母的存在的时候,父母的社会关系才真正的终结。
从这个角度看,“祖宗”其实就是其社会关系最后的延续。当年的人早已不在了,做的事情可能十有八九都不再有人知道。但是,子孙做事还记着祖宗的存在,不能“数典忘宗”。用文青的话说,就是子孙后背因为“祖宗”的存在而“成为更好的人”。
凡是社会关系被延续的“祖宗”,生物意义上死了,但社会关系意义上又没有完全死。比没人记住的“孤魂野鬼”,确实幸福一些。
从这个角度看,(抛开某些演变出的陋习不谈)祖宗观念本身,似乎是非常唯物主义,有一定先进性的。
但是,人的本质并非只能类似椅子或青蛙。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的本质是劳动,是社会关系。唯物主义定义的“人”的终结,不是生物意义上的生命消失的那一刻,而是与一个人相关的一切社会关系消失的那一刻。
俗话说,“活在人们心里”,就是这个意思。唯物主义者不信神不信佛,却在灾难困难面前更有牺牲精神,也是如此。
扯远了。
举一些生活的例子。比如远在外地打工的游子,跟父母的联系仅限于一年几次的见面、平时的聊天、偶尔的电话;除此之外,与父母的联系完全是在孩子的思维意识里,想着还有个父母。
即使有一天父母不在了,是见面、聊天、电话不在了,但思维意识里父母的存在却不会立刻消失。等到连几代之后的子孙都忘了父母的存在的时候,父母的社会关系才真正的终结。
从这个角度看,“祖宗”其实就是其社会关系最后的延续。当年的人早已不在了,做的事情可能十有八九都不再有人知道。但是,子孙做事还记着祖宗的存在,不能“数典忘宗”。用文青的话说,就是子孙后背因为“祖宗”的存在而“成为更好的人”。
凡是社会关系被延续的“祖宗”,生物意义上死了,但社会关系意义上又没有完全死。比没人记住的“孤魂野鬼”,确实幸福一些。
从这个角度看,(抛开某些演变出的陋习不谈)祖宗观念本身,似乎是非常唯物主义,有一定先进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