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ma
2021-09-13T12:34:49+00:00
我原来考虑的是男性力量大,农耕时代劳动力强,出兵打仗也需要男性,很合理。
但是,现实告诉我们,女性的学习考试能力并不差。
那在比如宋朝明朝这种文官压制武官,读书人地位特别高的时代,为何女性也没有像现在这种地位,反而受到程朱理学德压迫。
有没有了解的兄弟分析一下。
以前男的比女的少啊,打仗,粗活的让男人平均寿命短得很吧。
[quote][tid=28507472]Topic[/tid] Post by [uid=4432687]雪城月心[/uid] (2021-09-14 20:34):
我原来考虑的是男性力量大,农耕时代劳动力强,出兵打仗也需要男性,很合理。
但是,现实告诉我们,女性的学习考试能力并不差。
那在比如宋朝明朝这种文官压制武官,读书人地位特别高的时代,为何女性也没有像现在这种地位,反而受到程朱理学德压迫。
有没有了解的兄弟分析一下。[/quote]那个时代的女性能参加科举吗?哪怕去参加的都是女扮男装的吧。
你原来考虑的是正确的啊,原始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男性占据了绝对的体力优势,无论是耕作还是狩猎都需要以男性为主,自然就由母系社会过渡到了父系社会,这是生存的必然选择。
而智力因素,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不是生存的第一要素,体力才是,所以一直是男性把持整个社会。而且在古代有限的智力岗位男性都不够分,怎么可能主动让渡给女性呢?
主要还是女性里面能一直保持理性思考的太少,现在很多高学历女性在打拳这块疯魔的就不像个正常人
还是生产力吧
农耕时候体力不够
工业革命了还是体力不够
现在有一些文艺工作者,歌舞写作啥的,能自食其力。
以前不是有个笑话,女人做官,升堂断案,然后下面的人说了,
青天大老爷,你听我说。然后小仙女耳朵一捂,我不听我不听
宋朝啊,宋朝是个既要又要的麻烦朝代,还是别讨论它了吧。
汉朝的吕后,接着的张嫣,然后栗姬,后面的卫子夫,上官氏总之一个接一个没停过,母族从来都是不可忽略的角色。
[quote][pid=550077035,28507472,1]Reply[/pid] Post by [uid=40651187]无情灬之刃[/uid] (2021-09-14 20:37):
以前男的比女的少啊,打仗,粗活的让男人平均寿命短得很吧。[/quote]快给我笑死了,历史虚无主义说的就是你吧
琼州:男179254人,女70619人,男女性别比2.54:1
长洲县:男221255人,女72861人,男女性别比3.04:1
建阳县:男53970人,女29313,男女性别比1.84:1
松江府:男435253人,女147954人,男女性别比2.94:1
福宁州:男11245人,女7120人,男女性别比1.58:1
(其中福宁州男童1321人,女童只有50人)
洪雅县:男9381人,女4990人,男女性别比1.88:1
建平县:男65814人,女20884人,男女性别比3.15:1
淳安县:男31836人,女14669人,男女性别比2.17:1
瑞安县:男50555人,女29274人,男女性别比1.73:1
慈利县:男31793人,女14138人,男女性别比2.25:1
台州府:男171893人,女73142人,男女性别比2.35:1
宁国县:男20376人,女9804人,男女性别比2.08:1
夏邑县:男15591人,女6901人,男女性别比2.26:1
真阳县:男8929人,女4950人,男女性别比1.8:1
明朝又没有计划生意,怎么男女性别比怎么那么不正常?
很简单,女婴都活埋了,或者淹死了。
“浙江温台处三府,人民所产女子,虑日后婚嫁之费,往往溺死。”
兰溪县“女生不育,惧乏资装”
东阳县“民间生女多不举”
永康县“惧乏妆仓,则溺其女”
1.读书要脱产
2.脱产没产出
3.怎么才能不饿死?
4.家里出钱出粮养着
5.为什么女性得不到这个机会?
6.因为不被信任
7.为什么不被信任?
8.东食西宿的例子早已有之,被供养的人是无所谓忠诚的
9.所以才有三从四德程朱理学
10.进一步局限了女性的发展
11.继续不被信任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14/-7Q8x1l-5ywjK22T1kSei-sg.jpg.medium.jpg[/img]
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