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lechips
2021-05-31T06:51:42+00:00
1、商誉是什么
商誉就是收购过程中支付的溢价在合并报表上的反应
举个例子,比如A公司想收购B公司,B公司账面净资产是100块钱,A公司想花200块钱购买,在A公司单体报表层面,B公司股权的账面价值就是200块钱
但是合并报表的时候,B公司的账面资产、负债都要合并进来,然后B公司权益和A公司的长股投抵消,这时候就抵消不干净(A公司账面的B公司是200块钱,B公司自己是100块钱),这个差额就计入商誉
这是一个合并报表是平白无故生出来的会计科目,计入资产类
说到底,商誉的产生是因为我愿意花200块钱买一个账面净资产100块钱的公司,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A股大部分公司的PB都高于1,大部分公司的账面净资产是不能反映这个公司的真实价值的,所以收购的时候产生商誉是非常正常的行为
2、商誉减值是什么
那说到底我为啥愿意用200块钱买呢,这个200块钱是怎么定出来的呢? 撕逼撕出来的 ,明面上大家还是会找一个资产评估机构,通过对B公司未来现金流进行折现来评估
而在未来现金流法折现的时候,有两个极为关键的指标,“增长率”和“折现率”,具体细节大家不用在意,只要知道通过调节这两个指标,可以在相当大的幅度内操纵B公司的估值,而且还没人能说啥,因为本来这两个指标就是很主观的,通过调节这两个指标,就可以把B公司的估值确定在一个想要的价格附近
之后每年出审计报告的时候,审计师都要根据一样的办法去测试一遍,看B公司是不是还值200块钱,如果发现低于200块钱了,比如180块钱,那就要对100块的商誉计提20块钱的减值
3、美的的商誉
美的的商誉现在高达295亿,这是由于2016年左右美的集团的战略规划,先后收购了库卡(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东芝、小天鹅产生的,其中收购库卡产生228亿商誉占了绝大部分
我们着重来看库卡集团的这个商誉
先说库卡被美的收购以后的经营数据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6/09/jmQ2o-5lmwK17T3cSmp-3k.jpg[/img]
很尴尬的就是自从2017年正式完成收购之后,库卡的数据掉头向下,2019年美的还换掉了库卡的CEO,好像并没有什么卵用
按道理说,一般收购之前做估值的时候,对库卡的预测都是往上增长的,库卡这几年一路往下走,为啥美的一分钱商誉减值都没有计提呢?
我们来看美的的审计报告中对于商誉减值的数据整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6/09/jmQ2o-ej2K1mT3cSjk-47.jpg[/img]
可以看到,收入的增长率和EBIT率基本都是往上调整的这么一个趋势
更重要的是,折现率的选取上,从2018年到2020年,差不多下降了一半…………
这两方面的因素都会导致对库卡的估值往上走,再结合上面库卡的实际经营数据,就略显尴尬
想象一个场景,2018年的时候,审计师说,我们预测明年库卡收入增长11%!
年底:收入下降了3%……审计师说,没关系我们去年虽然没预测对,但是我们预测明年库卡收入会增长13%!
年底:收入下降了12%……审计师说,没关系我们继续预测明年收入增长15%!
因此在库卡实际经营数据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商誉能稳如泰山……
4、二级市场价格
还是要强调一下,这个商誉的问题,从美的收购库卡的2017年开始就放在明面上了,但是并没有阻碍美的的股价从30多块钱涨到最高100多
还是开始说的,商誉的出现是正常的,尤其是收购机器人行业的国际四大家族之一的库卡,必然是要付出很高的溢价的
但是2021年4月,在2020年的年报出来了,投资者能看到库卡在疫情推动机器人行业大复苏的背景下,交出来这么一份收入下滑12%,EBIT率甚至为负的成绩单,明显是不及预期的
这可能是美的从21年2月见顶之后跌跌不休的原因
PS.本帖不构成投资建议,也许短期来看过两天美的就拉涨停;也许库卡最终解决了被收购之后的转型阵痛,重新开始增长,这些都是我无法预测到的
只就美的过去3个年度审计报告的数据进行一些分析
商誉就是收购过程中支付的溢价在合并报表上的反应
举个例子,比如A公司想收购B公司,B公司账面净资产是100块钱,A公司想花200块钱购买,在A公司单体报表层面,B公司股权的账面价值就是200块钱
但是合并报表的时候,B公司的账面资产、负债都要合并进来,然后B公司权益和A公司的长股投抵消,这时候就抵消不干净(A公司账面的B公司是200块钱,B公司自己是100块钱),这个差额就计入商誉
这是一个合并报表是平白无故生出来的会计科目,计入资产类
说到底,商誉的产生是因为我愿意花200块钱买一个账面净资产100块钱的公司,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A股大部分公司的PB都高于1,大部分公司的账面净资产是不能反映这个公司的真实价值的,所以收购的时候产生商誉是非常正常的行为
2、商誉减值是什么
那说到底我为啥愿意用200块钱买呢,这个200块钱是怎么定出来的呢?
而在未来现金流法折现的时候,有两个极为关键的指标,“增长率”和“折现率”,具体细节大家不用在意,只要知道通过调节这两个指标,可以在相当大的幅度内操纵B公司的估值,而且还没人能说啥,因为本来这两个指标就是很主观的,通过调节这两个指标,就可以把B公司的估值确定在一个想要的价格附近
之后每年出审计报告的时候,审计师都要根据一样的办法去测试一遍,看B公司是不是还值200块钱,如果发现低于200块钱了,比如180块钱,那就要对100块的商誉计提20块钱的减值
3、美的的商誉
美的的商誉现在高达295亿,这是由于2016年左右美的集团的战略规划,先后收购了库卡(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东芝、小天鹅产生的,其中收购库卡产生228亿商誉占了绝大部分
我们着重来看库卡集团的这个商誉
先说库卡被美的收购以后的经营数据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6/09/jmQ2o-5lmwK17T3cSmp-3k.jpg[/img]
很尴尬的就是自从2017年正式完成收购之后,库卡的数据掉头向下,2019年美的还换掉了库卡的CEO,好像并没有什么卵用
按道理说,一般收购之前做估值的时候,对库卡的预测都是往上增长的,库卡这几年一路往下走,为啥美的一分钱商誉减值都没有计提呢?
我们来看美的的审计报告中对于商誉减值的数据整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6/09/jmQ2o-ej2K1mT3cSjk-47.jpg[/img]
可以看到,收入的增长率和EBIT率基本都是往上调整的这么一个趋势
更重要的是,折现率的选取上,从2018年到2020年,差不多下降了一半…………
这两方面的因素都会导致对库卡的估值往上走,再结合上面库卡的实际经营数据,就略显尴尬
想象一个场景,2018年的时候,审计师说,我们预测明年库卡收入增长11%!
年底:收入下降了3%……审计师说,没关系我们去年虽然没预测对,但是我们预测明年库卡收入会增长13%!
年底:收入下降了12%……审计师说,没关系我们继续预测明年收入增长15%!
因此在库卡实际经营数据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商誉能稳如泰山……
4、二级市场价格
还是要强调一下,这个商誉的问题,从美的收购库卡的2017年开始就放在明面上了,但是并没有阻碍美的的股价从30多块钱涨到最高100多
还是开始说的,商誉的出现是正常的,尤其是收购机器人行业的国际四大家族之一的库卡,必然是要付出很高的溢价的
但是2021年4月,在2020年的年报出来了,投资者能看到库卡在疫情推动机器人行业大复苏的背景下,交出来这么一份收入下滑12%,EBIT率甚至为负的成绩单,明显是不及预期的
这可能是美的从21年2月见顶之后跌跌不休的原因
PS.本帖不构成投资建议,也许短期来看过两天美的就拉涨停;也许库卡最终解决了被收购之后的转型阵痛,重新开始增长,这些都是我无法预测到的
只就美的过去3个年度审计报告的数据进行一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