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辽国得利。割地,门户开放。这一套熟不熟悉?[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9/01/9bQ5-8yl1KjToS46-3m.png[/img]
又来榷场赚回岁币那一套?你听说过海关亏钱吗?[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9/01/9bQ5-8yl1KjToS46-3m.png[/img]人家就是个收过路费的机构。
对百姓来说两边都觉得自己赚大了,对统治者来说嘛,两边都觉得自己亏了(一个后悔要少了,一个觉得丢面),但我要我说宋应该是赚得,以少数钱财换了百年发展时间,可惜自己不争气,换个汉帝可能最多两代积累就打回去了,自己ptsd了军队摆烂也没办法,可能这就是命吧
短期的来看,宋朝或者说赵家是获利的,上有辽军没有补给也要疯狂进军开封,下有王超坐拥十万兵马在辽军背后游而不击,五代还没过去多久,赵大陈桥兵变的例子就在眼前,禁军已经被打残了,各路勤王之师正在路上,谁知道到底是“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还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是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辽国跟宋朝是两输,宋朝这边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南北分离,东西分离,又或者再到后面的满朝朱紫贵,尽是四明人,对王朝正统性和地方的认知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以至于遗祸到明朝老朱,造成了南北榜事件,辽国这里则是因为过于依赖每年的岁币把自己财政给养垮了,“二虏赖岁币甚厚,渝平岂其所利”,“契丹岁赖吾金缯,何敢渝盟”
宋国交易赚大钱,但辽国更赚,毕竟战败国要赔钱的[s:ac:哭笑]
对于辽国来说不存在中国正统的问题。
对于宋朝来说,以敌国之礼对待辽国,等于存在天空中有两个太阳,中国有两个皇帝,亏到家了好不好。
亏就亏在老赵家没出个汉文帝,就出了个宋仁宗。
应该说,神宗的性格和汉武帝的性格还是有点像的,但是,还是但是,时代变了,大人。
双输……
但就当时即刻的情况来看,却又是双方都不得不选择的唯一出路
前期来说大怂小亏,毕竟丢了面子还要送钱。后面就赚大了,大怂烂太快了,辽国在比烂到道路上远不如大怂。
肯定是大怂赚啊,萧太后莽一波,可能提前莽个靖康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