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CHEN
2024-04-29T02:32:59+00:00
希望匿名匿成了。很久没签到不知道铜币够不够。
长篇预警,真人真事。
五一小长假,盘算着出去走一走。二哥正好要毕业了,打算去他的城市找他玩。提前一个月和他说,一周前写了行程规划,他也看了。
出发前三天突然告诉我,五一的第二天他不能陪我逛了,毕设有点忙。我说好吧,那你第二天加油做毕设。然而即使嘴上说着理解,内心还是很难过,我有一种被他"推开"的感觉。不同于大部分独生子女幻想中的兄妹关系,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感情一直都很淡漠,甚至对彼此都未必有对彼此的朋友好。
我关系很好的高中同学和他碰巧一个大学。我和同学说来玩,同学爽快地告诉我除了第一天有顿饭不能一起吃以外,剩下的时间都可以陪我逛逛。
情绪大概就是那个节点开始崩坏的……
我觉得他毕业的节点是很重要的人生时刻,所以才去他的城市想和他走走,一起体验一些他上学的时候自己没去尝试的事情。(他理工学生,平时校园生活也不丰富,一般宅在宿舍)
突然觉得"亲密关系"大部分只是人掩盖自己"没那么在意"的借口。想起前不久和网友面基的时候,他们甚至开车接送,把工作的事情放一放来陪我。也许我的哥哥对他的朋友也是这样的吧。我的高中朋友们来找我玩,她们也会努力把自己生活的事情处理好,腾出时间来找我。我想做哥哥的朋友,但是遗憾的是我只能做他的妹妹。而妹妹的"价值"他好像并不认可。好像过于熟悉的时候,人反而会展现出心里冰冷又坚硬的那面墙呢。
此时此刻坐在前往他的城市的高铁上。言难尽……
我试着能离他的心近一点,让他也能感受下家人的温暖,但我不知道我还有多少耐心可以给到他。换位想想,如果是普通朋友这样临时改约,我是见完这一次就是最后一次,就不会再往这段关系有所投入的。
我们成长在一个特殊的家庭。不过原生家庭的不幸好像现在在互联网上都见怪不怪了,也不能称的上多么特殊吧。
我是一个除了多年密友外从不讨论原生家庭的人,如果聊天话题带到我就听对面讲,浅浅带过。我不喜欢抱怨原生家庭或者把它当成我一些失败/性格缺陷的借口。我觉得人如果真的想改变,那就一定能改变。即使改变会是个无比痛苦的过程……
我其实有两个哥哥。大哥的存在,是我们这个家庭特殊的原因。
他非常,非常,非常极端地恨我的父母。尤其是我妈。
这种恨当然也代入到了我身上。
为什么之前我说我不知道我能给他多少耐心,试探二哥愿不愿意和我亲近一些呢……因为对于我大哥,从我能够感知到他的恨意开始,我给了他十四年的耐心。在我十八岁那年我不再把他当成家人,也不再爱他了。
爱的反面是漠然。我现在对他非常冷漠。
这种极端的恨给我和我的二哥的性格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从我的视角来写一写他的恨吧。
我小的时候父母经济能力尚可。大哥不爱学习,爱打游戏,喜欢玩。高考没考上本科,父母花了钱把他送去了现在所谓的"野鸡大学"。当时父母大概觉得,如果经济能力能一直好下去的话,他读趟书回来帮家里打理生意也不错。
命盘是不会常驻"鸿运"的。生意场上,成败瞬息万变。小学快毕业的时候,父母生意宣告失败。大哥大概是察觉到了跟着家里的生意没钱赚了,开始试着出去找工作。走上社会的时候,他开始发现自己当年四年本科的文凭一文不值,他也不太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他把自己人生的不如意全部归因于我的父母。他觉得爸妈明明有钱却不给他规划好人生的路。
我眼里爸妈给了他什么?大学毕业后的几年里仍有生活费(他可以天天点外卖),爸妈认知里的学历提高(虽然是野鸡大学,但是真的花了几十万,在零几年不是小数目)。但是我的爸妈不会好好说话。我们家基本是丧偶式育儿,我妈又是个非常强势的人。典型地就是后面想让我大哥成人高考,明明当时经济周转困难还是大手一挥给我哥报了几万的补习班,然后表面和他沟通时却都讲话很难听,指责他什么的,说话很难听。后来我哥上一半也没继续上课了。
其实我们家里对彼此都不太会好好说话,最近几年才稍微好一点点。
我大哥开始很恨我的父母。他也开始恨我。但他对我二哥还好。他会在我补习班下课之后,接我回家时,明明前一秒还在和我好好聊天,下一秒突然变脸很恨地盯着我说你和你妈真像。他会在当着我和父母的面称呼我的父母为"你爸""你妈"。他会在我夹菜没夹稳菜滑下的时候当着来家里做客的人的面污蔑我挑剔不想吃这块故意放回菜碟,而且回顶我的反驳(现在看来就是纯纯自证陷阱),他的这个行为也导致我接下来的七年家庭生活里都是提前夹好我要吃的菜放碗里然后一口气吃完不管饿不饿我都不会再夹。他会用很难听的脏字骂我。
当时我还是个小学生。
这种极端的恨,在我小学毕业的那个春节爆发了……明明过去了八年,我仍然清晰的记得那天的日期和每一个细节。他当着我的面,把我妈打了一顿。
那是我人生的除夕,原来除夕夜后并不是春节,而是无尽头的漫漫无间。
经历过家庭暴力的孩子都知道,看到家人被另一个家人打是什么滋味。我当时很矮,很瘦弱,我拦不住他,被推开了。我现在回忆这些事情的时候,仍然泪盈眼眶。时间也许能让模糊记忆的细节,但是心理的阴影是没法模糊的。
他打完我妈,打电话叫了120。事后我妈居然和我说她觉得儿子还会叫救护车说明还是爱她的,给我留下了更深的、无言可述的震撼。
我妈满脸的淤青留了半年。小学毕业典礼的时候,全体家长一起吃饭。她不近视,却戴着一副方框黑眼镜遮她太阳穴的肿胀。我记得我表演完节目下来的时候,她示意我过去拥抱她。她镜框下眼角紫绿的眼睛笑着看着我,我却只想挣脱她的怀抱……
我的二哥当时在二楼的房间里。那天晚上我上楼哭泣的时候,他说他没听到动静所以没下楼。他说我要理解大哥。他后面什么也没说了。
接下来是漫长又痛苦的中学六年。我还住在这个家。他尝尝刻意和我聊起父母,试探我对他们的事情的看法。他为自己的行为做了很多无耻的辩护,但是我都会一一反驳。我一直克制着我更阴暗和有攻击性的看法,转化成温和的语言和他沟通,希望他能重新认识家庭的关系。但他有时候的无耻之言让我一个中学生都能气到哭……我也记得他有一次无限指责爸妈后,坐在椅子上,看着坐在地上哭泣的我,用一种带笑的表情说道:"我靠,我才发现,虐你真爽啊。"
我记得我那个年纪撕心肺裂的哭泣。哭这种行为,受委屈的时候只是掉掉眼泪,压力就没了。可我哭的感觉心真的裂开了。
在比如我是个很擅长画画的人,在其他亲戚来做客的时候大家不知道玩点什么好,我提议一起去diy画廊玩,他会当着所有人的面用一种很刻意的语气说"你们知道她为啥提出要去diy画廊吗,因为她自己擅长,她想炫耀",说完有一种假装很幽默的笑嗤嗤地笑着。还有很多让我感觉到了"伤害"的事情,此处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我不像我妈。虽然我妈希望我就算不爱他但是起码不要恨他,但我没有斯德哥尔摩症。受到这样的对待,我能不恨吗。
后来高考完的暑假,他极端的恨再一次爆发了。那个假期我的二哥又一次缺席了现场(他当时有事情留校,暑假没回来)。我记得那个早上我还在打游戏,楼下传来喊我名字的声音,我还以为是叫我吃早餐,直到我听到"你大哥……"我才心里一紧。我走下楼,他拿着一把刀站着,指着我的父母,我的父母坐在餐厅的椅子上……
他转向我,用刀指着我说"滚"。我看了眼爸爸,看了眼妈妈,妈妈痛苦的神情里挤出一个微笑,往门的方向撇了撇。
我照做了,离开了门厅,走出了家。
做事做绝,我也一样。
然后我就再也没有把他当成家人了。
从那以后我就很讨厌看到我妈妈笑。总感觉她的微笑不是真诚的开心。这种拧巴的假笑让我觉得很恐怖。
我二哥当时一直不知道这件事,没有人和他说。只有我后来和他说了。
我其实没想他做出什么"立场"或者"选择"。我知道他对这件事情只会选择中立,就像英语阅读题里的attitude:neutral。但是我觉得他应该要知情。除非他也不把他老爹老娘当爸妈了。
我高中的时候去看过心理医生,我本来以为我的心理已经很强大了。但其实没有。面对家庭的问题,我仍然是个无措的小孩。
生乃无间道,死可逃避却无解。
我记得录取通知书送到的时候,妈妈抱着我,肿肿的脸挤出一个微笑,我故作坚强地拥抱她,贴着她的白发眼泪止不住地流。她说就这样去读书了哦,我们不复读了(我当时本来考虑过复读冲清北或者c9的,现在在一个中等985读本科)。我记得大一的时候明明远离了满是是非的家庭,每天关了灯躺在床上的时候眼泪就会止不住地流下来,闭眼睁眼都是泪,直到撑不住煎熬入睡。梦里我梦过我被他追杀,一刀刀砍死,梦到过我被他打。并没有什么励志的桥段可以叙写,大一我都打游戏去了,用虚拟世界麻痹我对现实的感知。因为当时的我只要从虚拟世界里离开一分,心就像被撕裂了一样。后来时间慢慢抹平了伤痛,我才开始学习。
我二哥读大学后会和妈妈打电话。他们好像每个月都会打。我从来不接妈妈打来的电话,我只会回复她微信的消息,告诉她我很忙。我其实不忙,我怕听到她的声音我会哭。
其实对于父母我也有所亏欠。还记得我说过我们家都不太会好好说话吗?我爸妈不会好好说话这方面,对于我们家的三个孩子都是平等的。尽管我大哥一直坚称父母过于偏爱我。我在外面,在学校里是一个圆滑世故,幽默风趣的人,外貌不错所以人缘不错。但是我在家里并不是这样的。我小时候面对妈妈的控制欲和责怪也只是忍受,现在她如果对我大声说话我会压回去,她骂我我也会怼回去,她想控制我的什么行为如果我觉得她不占理我会拒绝。《血观音》里有句台词,吵架的时候先让步的人,不是怕认输,而是懂得珍惜。也许妈妈被大哥伤害后也开始珍惜了吧,她现在会让步了,而我是没那么珍惜的一方……(初中那会我周末晚上看电影她觉得我不学习会直接拔电闸的那种,整个家里都停电了)
大学以后社交比高中更丰富了。因为打游戏认识了一些年纪比我大七八岁的人,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得知我有哥哥都表示很羡慕,希望我好好珍惜。我也会假装幸福的样子,回应他们对于幻想中的兄妹关系的期待。于是我试着对我二哥更好,希望他能回馈我家人的存在,但貌似只是我的一厢情愿。而我是没法接受无休止的单方面偏向付出的。
他工作最后签了一家离我读书的地方很近的城市的公司。我当时还开心了一阵子,发消息告诉他自己的喜悦和看法(以后可以常常见面了)。我当时觉得他签这里多少是有我的缘故。之前一段时间准备数学考试,找他问题他也给我"义务"解答了一个多月,我当时也觉得好幸福。(我初高中问他题他都会让我自己找老师不要找他的)。现在觉得会不会这一切都是我的自我煽情,也许他就是不想和我太亲近呢。今年春节拍全家福的时候,拍到我们一家四口,我试着挽了他的手,他把我推开了,我问他"你不想牵着我吗",他说他不想。可是后来我们年轻后生们合照的时候,他跨过另一个人的肩膀,在我后脑勺旁比耶……
你也和我一样矛盾吗。怕付出没有回报,怕索取被拒绝。
也许我猜你心思都方式过于敏感多疑。但是你又不直言,我除了猜,从你的行为模式上找例证,我还能做什么。
好讨厌东亚式含蓄,讨厌和爱明明大声说出来才是我觉得亲密关系最舒适的模式。
列车还在前进,人生的列车亦如此。我又会前往何处呢……
长篇预警,真人真事。
五一小长假,盘算着出去走一走。二哥正好要毕业了,打算去他的城市找他玩。提前一个月和他说,一周前写了行程规划,他也看了。
出发前三天突然告诉我,五一的第二天他不能陪我逛了,毕设有点忙。我说好吧,那你第二天加油做毕设。然而即使嘴上说着理解,内心还是很难过,我有一种被他"推开"的感觉。不同于大部分独生子女幻想中的兄妹关系,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感情一直都很淡漠,甚至对彼此都未必有对彼此的朋友好。
我关系很好的高中同学和他碰巧一个大学。我和同学说来玩,同学爽快地告诉我除了第一天有顿饭不能一起吃以外,剩下的时间都可以陪我逛逛。
情绪大概就是那个节点开始崩坏的……
我觉得他毕业的节点是很重要的人生时刻,所以才去他的城市想和他走走,一起体验一些他上学的时候自己没去尝试的事情。(他理工学生,平时校园生活也不丰富,一般宅在宿舍)
突然觉得"亲密关系"大部分只是人掩盖自己"没那么在意"的借口。想起前不久和网友面基的时候,他们甚至开车接送,把工作的事情放一放来陪我。也许我的哥哥对他的朋友也是这样的吧。我的高中朋友们来找我玩,她们也会努力把自己生活的事情处理好,腾出时间来找我。我想做哥哥的朋友,但是遗憾的是我只能做他的妹妹。而妹妹的"价值"他好像并不认可。好像过于熟悉的时候,人反而会展现出心里冰冷又坚硬的那面墙呢。
此时此刻坐在前往他的城市的高铁上。言难尽……
我试着能离他的心近一点,让他也能感受下家人的温暖,但我不知道我还有多少耐心可以给到他。换位想想,如果是普通朋友这样临时改约,我是见完这一次就是最后一次,就不会再往这段关系有所投入的。
我们成长在一个特殊的家庭。不过原生家庭的不幸好像现在在互联网上都见怪不怪了,也不能称的上多么特殊吧。
我是一个除了多年密友外从不讨论原生家庭的人,如果聊天话题带到我就听对面讲,浅浅带过。我不喜欢抱怨原生家庭或者把它当成我一些失败/性格缺陷的借口。我觉得人如果真的想改变,那就一定能改变。即使改变会是个无比痛苦的过程……
我其实有两个哥哥。大哥的存在,是我们这个家庭特殊的原因。
他非常,非常,非常极端地恨我的父母。尤其是我妈。
这种恨当然也代入到了我身上。
为什么之前我说我不知道我能给他多少耐心,试探二哥愿不愿意和我亲近一些呢……因为对于我大哥,从我能够感知到他的恨意开始,我给了他十四年的耐心。在我十八岁那年我不再把他当成家人,也不再爱他了。
爱的反面是漠然。我现在对他非常冷漠。
这种极端的恨给我和我的二哥的性格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从我的视角来写一写他的恨吧。
我小的时候父母经济能力尚可。大哥不爱学习,爱打游戏,喜欢玩。高考没考上本科,父母花了钱把他送去了现在所谓的"野鸡大学"。当时父母大概觉得,如果经济能力能一直好下去的话,他读趟书回来帮家里打理生意也不错。
命盘是不会常驻"鸿运"的。生意场上,成败瞬息万变。小学快毕业的时候,父母生意宣告失败。大哥大概是察觉到了跟着家里的生意没钱赚了,开始试着出去找工作。走上社会的时候,他开始发现自己当年四年本科的文凭一文不值,他也不太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他把自己人生的不如意全部归因于我的父母。他觉得爸妈明明有钱却不给他规划好人生的路。
我眼里爸妈给了他什么?大学毕业后的几年里仍有生活费(他可以天天点外卖),爸妈认知里的学历提高(虽然是野鸡大学,但是真的花了几十万,在零几年不是小数目)。但是我的爸妈不会好好说话。我们家基本是丧偶式育儿,我妈又是个非常强势的人。典型地就是后面想让我大哥成人高考,明明当时经济周转困难还是大手一挥给我哥报了几万的补习班,然后表面和他沟通时却都讲话很难听,指责他什么的,说话很难听。后来我哥上一半也没继续上课了。
其实我们家里对彼此都不太会好好说话,最近几年才稍微好一点点。
我大哥开始很恨我的父母。他也开始恨我。但他对我二哥还好。他会在我补习班下课之后,接我回家时,明明前一秒还在和我好好聊天,下一秒突然变脸很恨地盯着我说你和你妈真像。他会在当着我和父母的面称呼我的父母为"你爸""你妈"。他会在我夹菜没夹稳菜滑下的时候当着来家里做客的人的面污蔑我挑剔不想吃这块故意放回菜碟,而且回顶我的反驳(现在看来就是纯纯自证陷阱),他的这个行为也导致我接下来的七年家庭生活里都是提前夹好我要吃的菜放碗里然后一口气吃完不管饿不饿我都不会再夹。他会用很难听的脏字骂我。
当时我还是个小学生。
这种极端的恨,在我小学毕业的那个春节爆发了……明明过去了八年,我仍然清晰的记得那天的日期和每一个细节。他当着我的面,把我妈打了一顿。
那是我人生的除夕,原来除夕夜后并不是春节,而是无尽头的漫漫无间。
经历过家庭暴力的孩子都知道,看到家人被另一个家人打是什么滋味。我当时很矮,很瘦弱,我拦不住他,被推开了。我现在回忆这些事情的时候,仍然泪盈眼眶。时间也许能让模糊记忆的细节,但是心理的阴影是没法模糊的。
他打完我妈,打电话叫了120。事后我妈居然和我说她觉得儿子还会叫救护车说明还是爱她的,给我留下了更深的、无言可述的震撼。
我妈满脸的淤青留了半年。小学毕业典礼的时候,全体家长一起吃饭。她不近视,却戴着一副方框黑眼镜遮她太阳穴的肿胀。我记得我表演完节目下来的时候,她示意我过去拥抱她。她镜框下眼角紫绿的眼睛笑着看着我,我却只想挣脱她的怀抱……
我的二哥当时在二楼的房间里。那天晚上我上楼哭泣的时候,他说他没听到动静所以没下楼。他说我要理解大哥。他后面什么也没说了。
接下来是漫长又痛苦的中学六年。我还住在这个家。他尝尝刻意和我聊起父母,试探我对他们的事情的看法。他为自己的行为做了很多无耻的辩护,但是我都会一一反驳。我一直克制着我更阴暗和有攻击性的看法,转化成温和的语言和他沟通,希望他能重新认识家庭的关系。但他有时候的无耻之言让我一个中学生都能气到哭……我也记得他有一次无限指责爸妈后,坐在椅子上,看着坐在地上哭泣的我,用一种带笑的表情说道:"我靠,我才发现,虐你真爽啊。"
我记得我那个年纪撕心肺裂的哭泣。哭这种行为,受委屈的时候只是掉掉眼泪,压力就没了。可我哭的感觉心真的裂开了。
在比如我是个很擅长画画的人,在其他亲戚来做客的时候大家不知道玩点什么好,我提议一起去diy画廊玩,他会当着所有人的面用一种很刻意的语气说"你们知道她为啥提出要去diy画廊吗,因为她自己擅长,她想炫耀",说完有一种假装很幽默的笑嗤嗤地笑着。还有很多让我感觉到了"伤害"的事情,此处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我不像我妈。虽然我妈希望我就算不爱他但是起码不要恨他,但我没有斯德哥尔摩症。受到这样的对待,我能不恨吗。
后来高考完的暑假,他极端的恨再一次爆发了。那个假期我的二哥又一次缺席了现场(他当时有事情留校,暑假没回来)。我记得那个早上我还在打游戏,楼下传来喊我名字的声音,我还以为是叫我吃早餐,直到我听到"你大哥……"我才心里一紧。我走下楼,他拿着一把刀站着,指着我的父母,我的父母坐在餐厅的椅子上……
他转向我,用刀指着我说"滚"。我看了眼爸爸,看了眼妈妈,妈妈痛苦的神情里挤出一个微笑,往门的方向撇了撇。
我照做了,离开了门厅,走出了家。
做事做绝,我也一样。
然后我就再也没有把他当成家人了。
从那以后我就很讨厌看到我妈妈笑。总感觉她的微笑不是真诚的开心。这种拧巴的假笑让我觉得很恐怖。
我二哥当时一直不知道这件事,没有人和他说。只有我后来和他说了。
我其实没想他做出什么"立场"或者"选择"。我知道他对这件事情只会选择中立,就像英语阅读题里的attitude:neutral。但是我觉得他应该要知情。除非他也不把他老爹老娘当爸妈了。
我高中的时候去看过心理医生,我本来以为我的心理已经很强大了。但其实没有。面对家庭的问题,我仍然是个无措的小孩。
生乃无间道,死可逃避却无解。
我记得录取通知书送到的时候,妈妈抱着我,肿肿的脸挤出一个微笑,我故作坚强地拥抱她,贴着她的白发眼泪止不住地流。她说就这样去读书了哦,我们不复读了(我当时本来考虑过复读冲清北或者c9的,现在在一个中等985读本科)。我记得大一的时候明明远离了满是是非的家庭,每天关了灯躺在床上的时候眼泪就会止不住地流下来,闭眼睁眼都是泪,直到撑不住煎熬入睡。梦里我梦过我被他追杀,一刀刀砍死,梦到过我被他打。并没有什么励志的桥段可以叙写,大一我都打游戏去了,用虚拟世界麻痹我对现实的感知。因为当时的我只要从虚拟世界里离开一分,心就像被撕裂了一样。后来时间慢慢抹平了伤痛,我才开始学习。
我二哥读大学后会和妈妈打电话。他们好像每个月都会打。我从来不接妈妈打来的电话,我只会回复她微信的消息,告诉她我很忙。我其实不忙,我怕听到她的声音我会哭。
其实对于父母我也有所亏欠。还记得我说过我们家都不太会好好说话吗?我爸妈不会好好说话这方面,对于我们家的三个孩子都是平等的。尽管我大哥一直坚称父母过于偏爱我。我在外面,在学校里是一个圆滑世故,幽默风趣的人,外貌不错所以人缘不错。但是我在家里并不是这样的。我小时候面对妈妈的控制欲和责怪也只是忍受,现在她如果对我大声说话我会压回去,她骂我我也会怼回去,她想控制我的什么行为如果我觉得她不占理我会拒绝。《血观音》里有句台词,吵架的时候先让步的人,不是怕认输,而是懂得珍惜。也许妈妈被大哥伤害后也开始珍惜了吧,她现在会让步了,而我是没那么珍惜的一方……(初中那会我周末晚上看电影她觉得我不学习会直接拔电闸的那种,整个家里都停电了)
大学以后社交比高中更丰富了。因为打游戏认识了一些年纪比我大七八岁的人,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得知我有哥哥都表示很羡慕,希望我好好珍惜。我也会假装幸福的样子,回应他们对于幻想中的兄妹关系的期待。于是我试着对我二哥更好,希望他能回馈我家人的存在,但貌似只是我的一厢情愿。而我是没法接受无休止的单方面偏向付出的。
他工作最后签了一家离我读书的地方很近的城市的公司。我当时还开心了一阵子,发消息告诉他自己的喜悦和看法(以后可以常常见面了)。我当时觉得他签这里多少是有我的缘故。之前一段时间准备数学考试,找他问题他也给我"义务"解答了一个多月,我当时也觉得好幸福。(我初高中问他题他都会让我自己找老师不要找他的)。现在觉得会不会这一切都是我的自我煽情,也许他就是不想和我太亲近呢。今年春节拍全家福的时候,拍到我们一家四口,我试着挽了他的手,他把我推开了,我问他"你不想牵着我吗",他说他不想。可是后来我们年轻后生们合照的时候,他跨过另一个人的肩膀,在我后脑勺旁比耶……
你也和我一样矛盾吗。怕付出没有回报,怕索取被拒绝。
也许我猜你心思都方式过于敏感多疑。但是你又不直言,我除了猜,从你的行为模式上找例证,我还能做什么。
好讨厌东亚式含蓄,讨厌和爱明明大声说出来才是我觉得亲密关系最舒适的模式。
列车还在前进,人生的列车亦如此。我又会前往何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