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iet
2021-08-11T10:12:10+00:00
首先,说一下我就二本税务毕业,学的昆曼经济学就70过的期末。
我们经常刺激经济就是降息降准,之前还降过增值税;但是这些手段都是主要对企业的,需要企业传导到个人。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对于课本上也是讲政府和企业的关系,然后通过企业来传导,当时我就觉得企业截流太大,可能给个大礼包,但是到一般人手上就被扣了几层了,越放水作用越差,贫富差距越大。当时由于受限治理手段的限制,对企业政策会比较符合实际。等于是企业先赚钱然后分配给员工,然后再消费,我认为这种做法限制太大。
现在美国发钱和我们香港发消费券,我感觉是一个新的尝试。直接发钱,直接促进消费,然后企业赚了钱,然后还可以再来一轮分配。这样虽然也有通胀,但是每一个人是先享受了一轮的消费的。然后就是看这一轮促进企业促进消费带来的增长能不能抵消掉这轮通胀。
我们香港这轮每人5000我觉得就是一种实验。首先特区政府财政相对独立而且有钱。香港居民的手机八达通普及整体较高 如果马上全国推进,还有很多人没有智能手机影响整体社会公平 ,所以香港实验很合适。虽然美国通胀炸了,但是我们可以从对照香港的实践看到发钱看发钱的影响,先有数据分析再评价。而不是一发钱就说通胀。
最后,我觉得我们发钱也不会太多,就是几百,存也存不久,也不是大笔经营贷去买房。让不在乎的人吃顿饭消费,过得拮据点的也可以交交电费买买油米减轻负担。能对每个人有点作用,我觉得才是促进内销促进内循环。
看了几条评论,我觉得小额的钱,例如500和消费券其实差不多。不在乎的人就去吃喝了,普通人也去买米油洗衣液这些生活用品了。至于说等于没发的,对比一下放水一定数额和发一定数额,发钱或者说消费券是你消费了以后感受通货膨胀,放水是你不一定享受到但是通胀了。
我们经常刺激经济就是降息降准,之前还降过增值税;但是这些手段都是主要对企业的,需要企业传导到个人。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对于课本上也是讲政府和企业的关系,然后通过企业来传导,当时我就觉得企业截流太大,可能给个大礼包,但是到一般人手上就被扣了几层了,越放水作用越差,贫富差距越大。当时由于受限治理手段的限制,对企业政策会比较符合实际。等于是企业先赚钱然后分配给员工,然后再消费,我认为这种做法限制太大。
现在美国发钱和我们香港发消费券,我感觉是一个新的尝试。直接发钱,直接促进消费,然后企业赚了钱,然后还可以再来一轮分配。这样虽然也有通胀,但是每一个人是先享受了一轮的消费的。然后就是看这一轮促进企业促进消费带来的增长能不能抵消掉这轮通胀。
我们香港这轮每人5000我觉得就是一种实验。首先特区政府财政相对独立而且有钱。香港居民的手机八达通普及整体较高
最后,我觉得我们发钱也不会太多,就是几百,存也存不久,也不是大笔经营贷去买房。让不在乎的人吃顿饭消费,过得拮据点的也可以交交电费买买油米减轻负担。能对每个人有点作用,我觉得才是促进内销促进内循环。
看了几条评论,我觉得小额的钱,例如500和消费券其实差不多。不在乎的人就去吃喝了,普通人也去买米油洗衣液这些生活用品了。至于说等于没发的,对比一下放水一定数额和发一定数额,发钱或者说消费券是你消费了以后感受通货膨胀,放水是你不一定享受到但是通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