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vxr
2025-08-15T15:46:13+00:00
之前卖车价格死活降不下去,这下好了,回扣的搞一搞,就能空出大量的区间。
主要还是NT1和2平台用全铝车身+进口大陆空悬,成本默认比国内同级竞品贵5-8万,那时候都是喊肉埋在饭里
NT3造车技术起来了,不用全铝也能实现轻量化了(而且还能解决掉全铝容易异响的毛病),如果空悬用上国产,成本自然就下来了
我更倾向于研发费用多少有点效果出来了,今天说的很多东西绝非外面找oem odm能组装出来的
更加深入的在核心件(贵的件)自研化,对于一个工业超级大国来说是能降很多成本的
以前江淮时期供应链受限制的,现在用的都是自己投资的供应链了
你但凡进店里面看一眼这车都不会问出钱花哪去的问题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22/axwdQ2w-haf7ZfT3cSwi-tn.jpg.medium.jpg[/img]
前后各一个下沉储物箱
没专利的连机械解耦的方向盘装置都塞不进去
以前很多不显性的地方都是顶级用料,成本降不下来
现在肯定在不影响安全、轻量化的地方够用就好。比如空悬大概率现在都是用国产的了
说实话就应该这样,我花那么多钱买车结果完全感受不到,干嘛要买
后置340Kw的那个主电机,et9 ,L90都用了,应该也算摊薄成本了吧,冰箱也是8.8升,估计和L90也有共用零部件,等5566,3.0平台换代,还能摊薄更多成本
我感觉斌子应该这几年好好学了下怎么造车而不是光玩资本了,造车这事属于高端精密设备制造,对于成本管控要求特别严格,供应链协同也要求特别高。之前蔚来借的江淮牌子,供应链明显不成熟,而且当时国内配套厂商真的不太行,这几年伴随byd 华为系这些的大厂投入,国内明显电车供应链发展的特别快,同时蔚来也确实砸钱搞了点东西出来,两相结合确实在今年拿出了成绩。从长远来看纯油和纯电还是汽车的答案,混动会长期存在,但最终还是会被替代。
Reply to [pid=837009171,44902936,1]Reply[/pid] Post by [uid=42546116]这是一把剥皮刀[/uid] (2025-08-22 00:25)
肯定是问蔚来前面的车啊,就二代es8拿49w75度电车的神车,和现在这个三代es8对比,老车赚的钱是喂到狗肚子里了吗[s:ac:哭笑]
Reply to [pid=837011379,44902936,1]Reply[/pid] Post by [uid=62341148]xiaogexyj[/uid] (2025-08-22 00:54)
那我回答你
研发、开模、测试
不管苹果公司还是英特尔英伟达amd
这十五年在做的事都是把占用过多空间的零部件缩小,并解决路上遇到的诸如摄像头成像、电池能量密度、芯片工艺、散热、电路板布局等等问题
在这件事上,主业务在芯片上的英特尔一年投入是百亿美金,amd至少有这个数的一半,英伟达也是百亿级别的
而这只是一辆车的很小一部分
es8白车身前后段绝对是和L90共用,就是那些摸具死贵的铝一体压铸件。只是前后副车架换成了铝的。这次一个白车身就能造出ES8,L90,L80三台车或许以后的ES7也会变成ES8的大五座车型,好多零件都是通用的极大的平摊了研发成本。
[quote][pid=837009610,44902936,1]Reply[/pid] Post by [uid=1220194]苍冥之鹰[/uid] (2025-08-22 00:30):
后置340Kw的那个主电机,et9 ,L90都用了,应该也算摊薄成本了吧,冰箱也是8.8升,估计和L90也有共用零部件,等5566,3.0平台换代,还能摊薄更多成本[/quote]后面换代会用在es9上面吗,还是再下一代
前面几楼提到的点,最典型的就是二代es8白车身,96%的各种铝,好看吗好看的,展示出来多帅,能感受到吗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