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emonium
2021-10-04T01:12:57+00:00
hello~关于最近SN550被砍,稍微说下个人看法。个人感觉SN550即使被砍了,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好吧,其实主要是因为我买了仨,必须证明下自己。
一开始是这样的,群友问啥固态好,我果断推荐了SN550,然后群里有人说SN550被砍缓外。
我详细的表述了下,打游戏真跟缓外没啥关系。 不过小伙伴最终纠结后提升一步入手了SN750。最后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执之后,群友安心地下单了SN75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5e0aKyT1kS9g-kc.jpg[/img]
我先说结论,打游戏不吃缓外,吃缓外的是单次传输超过12G(SLC缓存)的文件,而经常需要拷12G以上大文件的人,我建议直接上机械盘,更安全。上次来泥潭问办公用移动固态,被教育了。
SN550换颗粒的事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因为芯片供应问题,Adata威刚XSX8200,Patriot爱国者VPN100,Crucial英睿达的P2,SAMSUNG三星 970EVO Plus也都换了,咱不能只盯着一家。
上面这几家除了威刚在被发现之后确认了有混发不同主控的固态之外,基本都是保持沉默状态。
闲扯就到此为止。反正这事也就这样了。
SN550之前被称为性价比最高的固态(1T版),我觉得现在也是而且本身价格低廉,目前已经是5开头了,还要啥自行车。
我这里放一张TOM硬件的参数图,顺序读取速度2400,写入1750,随机读取410,000IOPS,随机写入405,000IOPS,以及最重要的五年保修。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ajq7K1yT1kScu-i2.jpg[/img]
好吧,咱不能官方说啥就说啥,我来自己跑一跑。
先拆开机箱给大家验验货,挨着的两个SN550,一个新一个旧。另外还有一个老版的在散热器下面的M.2口上实在是懒得拆散热塔了,就不展示了。
先不说那么多了,来开盒吧。
盒装正面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laczK1oT1kSep-b1.jpg[/img]
盒装背面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kxlzK1wT1kSep-b1.jpg[/img]
拆下来给大家看看生产日期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7svwK1yT1kSfb-bd.jpg[/img]
主板为技嘉Z490超级雕(防杠提示,我买它的时候还没MIT)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fghzK2aT1kSgd-ca.jpg[/img]
然后惊喜的一幕就来了,往回装M.2的时候给螺丝拧滑丝了。歪日,技嘉主板用料这么差的吗。
我还跑去某宝问东问西,什么能拆滑丝的螺丝钉,最后一百多买了把钳子,M2口这螺丝滑丝可以拧下来。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hse3K1dT1kSaa-d1.jpg[/img]
有需要的小朋友可以买这款,店家我就不推荐了,反正都一个东西,价格觉得合适就行。
折腾完了螺丝,总算上机了。给大家跑个分。
先上CDM,5轮1G数据量的跑分如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1k0eZdT3cSi2-9y.jpg[/img]
之前买的老版1号,因为当时我只有一块固态所以我分区了。也因为是系统盘,所以我没法给完全空出来。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5yztZdT3cSi2-9y.jpg[/img]
之后买的老版2号,两者基本上没啥本质区别,体制问题差距不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atp4ZdT3cSi2-9y.jpg[/img]
现在的新款1号,缓内的顺序写入相比两个老款的要更加快一些,4K的顺序写入也是超出老版一些。
然后咱们来拖拖大文件,老规矩先上老版本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lbkcKoT1kSc2-50.jpg[/img]
缓内正常速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kd8sKoT1kSc7-51.jpg[/img]
缓外速度老款的约为800M/S
 
下面上新款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4f3zKpT1kSc2-56.jpg[/img]
缓内速度,和老版本没有区别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72myKpT1kSc9-5a.jpg[/img]
缓外速度,降到了平均约400M/S。
HMM,看来缓外速度的确降了一半左右。
跑分上看,其实没有太大的硬性差距,基本上在1G的数据测试上缓内速度基本一致。
新版SN550的缓内速度相对老版本来说略微有一些提升。
整体来说,缓内的数据新旧两个版本并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如果不是经常搬运大型文件的话选择新版的SN550效果可能会更好。
但是缓外速度砍半的情况从我们的测试中也可见一斑,众所周知SN550的缓存大小为12G。所以如果因为工作原因需要频繁转移大型文件的话会受到一些影响。
最后总结一下,SN550在目前砍半了缓外写入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缓内的速度以及降低了温度的情况下甚至对一些笔记本用户更加契合。对于普通游戏玩家和一般的电脑用户来说基本上不会感觉到任何区别。
但是对于需要经常长期搬运大型文件,例如4K大型电影缓存爱好者以及大型工程制图的用户来说,可以选择更高阶的SSD产品来应对需求。
但对于装机用户来说,整体的性价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项。我想SN550现在已经降价对于DIY消费者来说依旧有吸引力。
一开始是这样的,群友问啥固态好,我果断推荐了SN550,然后群里有人说SN550被砍缓外。
我详细的表述了下,打游戏真跟缓外没啥关系。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5e0aKyT1kS9g-kc.jpg[/img]
我先说结论,打游戏不吃缓外,吃缓外的是单次传输超过12G(SLC缓存)的文件,而经常需要拷12G以上大文件的人,我建议直接上机械盘,更安全。上次来泥潭问办公用移动固态,被教育了。
SN550换颗粒的事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因为芯片供应问题,Adata威刚XSX8200,Patriot爱国者VPN100,Crucial英睿达的P2,SAMSUNG三星 970EVO Plus也都换了,咱不能只盯着一家。
上面这几家除了威刚在被发现之后确认了有混发不同主控的固态之外,基本都是保持沉默状态。
闲扯就到此为止。反正这事也就这样了。
SN550之前被称为性价比最高的固态(1T版),我觉得现在也是而且本身价格低廉,目前已经是5开头了,还要啥自行车。
我这里放一张TOM硬件的参数图,顺序读取速度2400,写入1750,随机读取410,000IOPS,随机写入405,000IOPS,以及最重要的五年保修。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ajq7K1yT1kScu-i2.jpg[/img]
好吧,咱不能官方说啥就说啥,我来自己跑一跑。
先拆开机箱给大家验验货,挨着的两个SN550,一个新一个旧。另外还有一个老版的在散热器下面的M.2口上实在是懒得拆散热塔了,就不展示了。
先不说那么多了,来开盒吧。
盒装正面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laczK1oT1kSep-b1.jpg[/img]
盒装背面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kxlzK1wT1kSep-b1.jpg[/img]
拆下来给大家看看生产日期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7svwK1yT1kSfb-bd.jpg[/img]
主板为技嘉Z490超级雕(防杠提示,我买它的时候还没MIT)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fghzK2aT1kSgd-ca.jpg[/img]
然后惊喜的一幕就来了,往回装M.2的时候给螺丝拧滑丝了。歪日,技嘉主板用料这么差的吗。
我还跑去某宝问东问西,什么能拆滑丝的螺丝钉,最后一百多买了把钳子,M2口这螺丝滑丝可以拧下来。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hse3K1dT1kSaa-d1.jpg[/img]
有需要的小朋友可以买这款,店家我就不推荐了,反正都一个东西,价格觉得合适就行。
折腾完了螺丝,总算上机了。给大家跑个分。
先上CDM,5轮1G数据量的跑分如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1k0eZdT3cSi2-9y.jpg[/img]
之前买的老版1号,因为当时我只有一块固态所以我分区了。也因为是系统盘,所以我没法给完全空出来。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5yztZdT3cSi2-9y.jpg[/img]
之后买的老版2号,两者基本上没啥本质区别,体制问题差距不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atp4ZdT3cSi2-9y.jpg[/img]
现在的新款1号,缓内的顺序写入相比两个老款的要更加快一些,4K的顺序写入也是超出老版一些。
然后咱们来拖拖大文件,老规矩先上老版本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lbkcKoT1kSc2-50.jpg[/img]
缓内正常速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kd8sKoT1kSc7-51.jpg[/img]
缓外速度老款的约为800M/S
 
下面上新款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4f3zKpT1kSc2-56.jpg[/img]
缓内速度,和老版本没有区别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08/9aQ179-72myKpT1kSc9-5a.jpg[/img]
缓外速度,降到了平均约400M/S。
HMM,看来缓外速度的确降了一半左右。
跑分上看,其实没有太大的硬性差距,基本上在1G的数据测试上缓内速度基本一致。
新版SN550的缓内速度相对老版本来说略微有一些提升。
整体来说,缓内的数据新旧两个版本并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如果不是经常搬运大型文件的话选择新版的SN550效果可能会更好。
但是缓外速度砍半的情况从我们的测试中也可见一斑,众所周知SN550的缓存大小为12G。所以如果因为工作原因需要频繁转移大型文件的话会受到一些影响。
最后总结一下,SN550在目前砍半了缓外写入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缓内的速度以及降低了温度的情况下甚至对一些笔记本用户更加契合。对于普通游戏玩家和一般的电脑用户来说基本上不会感觉到任何区别。
但是对于需要经常长期搬运大型文件,例如4K大型电影缓存爱好者以及大型工程制图的用户来说,可以选择更高阶的SSD产品来应对需求。
但对于装机用户来说,整体的性价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项。我想SN550现在已经降价对于DIY消费者来说依旧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