らく
2021-02-28T19:43:12+00:00
我小时网络不发达,遇到一些坏人好人,我只会记得谁对我好,谁对我不好,而不是男人是好人,女人是坏人这种。本来就是简简单单的道理到今天越发变得没人理解。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呢?我觉得是和道德沦丧一起出现的互联网这种媒体属性导致的。
互联网社会强调个人,自由,本来就没啥社交,每天集中在网络里,看着大数据告诉你想看的东西,带着平时根本不敢说出口的脏话一起发泄到网上去影响别人。所有人都越发的偏激。
它独特的属性让人类之前的社会经验统统不适用,“少数派大声音”是我觉得互联网的最可怕的属性,往往曾经看来小众且不具普世参考意义,机缘巧合的案件会经过互联网发酵搭配人类本能的猎奇欲成为全民认知的信条从而恶性循环。
我看坛子里关于货拉拉这次案件基本男的都在讲道理,女生都在讲情绪,其实两者都很本能,没啥问题,就像我觉得这个案子的两者也都没啥过失,男的无非是冷漠性急了一些,女的无非是墨迹胆小想太多了一些。只是这个女生没有跳车就是死这个常识,才促成这一个小概率事件。本来放以前可能就是所谓怪谈吧,没多久就没人记得了。大家面对陌生人还是能尽量的友善且小心。但在互联网时代以后男司机接单的时候,女生想独立搬家的时候,不免回想起这么一个没啥参考价值的案子,更不想面对“对标”的陌生人了。
从彭宇案我想了一个假设
可能有一百个老人摔倒了五十个人去扶了,只有十个被讹钱了,一个被全社会知道了。
互联网记录不来死的那五十个老人的惨状,也记录不来四十个救到老人好心人的幸福,那九个被讹钱的人被当做例子在大家之中口口相传,那一个例子被当做了新社会行事的准则。有可能以后一百个摔倒的老人连那四十个也没希望活下来了。这不是人心坏了或是道德没了,是自从诞生互联网那天起,我们就只能变成这样了。
互联网社会强调个人,自由,本来就没啥社交,每天集中在网络里,看着大数据告诉你想看的东西,带着平时根本不敢说出口的脏话一起发泄到网上去影响别人。所有人都越发的偏激。
它独特的属性让人类之前的社会经验统统不适用,“少数派大声音”是我觉得互联网的最可怕的属性,往往曾经看来小众且不具普世参考意义,机缘巧合的案件会经过互联网发酵搭配人类本能的猎奇欲成为全民认知的信条从而恶性循环。
我看坛子里关于货拉拉这次案件基本男的都在讲道理,女生都在讲情绪,其实两者都很本能,没啥问题,就像我觉得这个案子的两者也都没啥过失,男的无非是冷漠性急了一些,女的无非是墨迹胆小想太多了一些。只是这个女生没有跳车就是死这个常识,才促成这一个小概率事件。本来放以前可能就是所谓怪谈吧,没多久就没人记得了。大家面对陌生人还是能尽量的友善且小心。但在互联网时代以后男司机接单的时候,女生想独立搬家的时候,不免回想起这么一个没啥参考价值的案子,更不想面对“对标”的陌生人了。
从彭宇案我想了一个假设
可能有一百个老人摔倒了五十个人去扶了,只有十个被讹钱了,一个被全社会知道了。
互联网记录不来死的那五十个老人的惨状,也记录不来四十个救到老人好心人的幸福,那九个被讹钱的人被当做例子在大家之中口口相传,那一个例子被当做了新社会行事的准则。有可能以后一百个摔倒的老人连那四十个也没希望活下来了。这不是人心坏了或是道德没了,是自从诞生互联网那天起,我们就只能变成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