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dy
2022-02-05T13:52:15+00:00
刚好今天刷到了老莱的新视频
[url]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44y1W74r[/url]
这厮的存储服务器又双叒叕挂掉了,虽然某种程度上是没有定期scrub的锅,但作为一个软raid重构过程居然不能跳过错误重建项还是有点意外的,毕竟之前舍弃性能选软raid也是处于这个考虑
自己的ZFS服务器计划要等到今年底,这一年只能靠windows server撑场面了,也不知道ReFS的自动chkdsk靠不靠谱……[s:ac:凌乱]
如果一定要用ZFS个人推荐霍炬的方案。
具体如下:
“ 1、备份主机是一台安装了FreeBSD系统的NAS ,用ZFS把硬盘组成raid-Z做为存储系统。
2、在各计算机和NAS上安装syncthing([url]https://syncthing.net)[/url],设置需要备份的文件目录和NAS同步,这样就把全家各台机器,包括虚拟机内部需要备份的文件都放到了NAS的存储上。syncthing本身支持比较简单的文件版本,但是我没使用这一特性,主要使用它的同步功能。文件版本通过ZFS的snapshot功能实现。
3、开源版本的ZFS没有原生加密功能,而对于备份系统,加密是必须的。所以我在FreeBSD上使用PEFS做为加密方案,缺点是加密之后会使得ZFS压缩功能几乎失效,不过无所谓,硬盘空间并不值钱,何况前面说过,规划好需要备份的重要文件本身也不会太大。
4、使用ZFS快照并且做远程同步,我所知道的最好工具是 zrep ([url]http://www.bolthole.com/solaris/zrep/)[/url]。在我的系统上,使用zrep,每10分钟对已加密文件系统做一次快照,并把快照同步到异地节点。同步节点同样需要使用FreeBSD和ZFS。
5、我设置了两个快照同步节点,一个较快的节点位于附近城市,一个较慢的节点位于另外一片大陆。 我实际使用案例中,这两个节点分别位于蒙特利尔和北京。 加上我自己家里的NAS,三个节点可以保证在人为灾难(硬件损坏,火灾)和自然灾害(地震,水灾)等影响下仍然至少存活一个备份,是比较可靠的方案。
6、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用作备份的ZFS系统,只应该使用BSD/Solaris,其他系统上ZFS的移植可靠性没那么高。”
[url]https://mp.weixin.qq.com/s/_5MP-mq_AttVlw1tj7zI9A[/url]
不过他这个方案是2017年写的,有点旧了,异地灾备也略显夸张。而且现在Arch 通过ZOL也可以支持ZFS,不一定非得要BSD。
Reply to [pid=587201232,30587358,1]Reply[/pid] Post by 甲荣马丁郝尚(2楼) (2022-02-07 22:25)
[s:ac:凌乱]17年上这个,带宽和节点的钱一部分中小企业估计都不会去掏,太不“个人”了
这么大规模经常断电用了ups结果没上受控关机功能、还没处理就直接发现两块盘故障也是神奇,多久没关心过运行状态了?
另外,说备份有用的,以这种习惯怕不是备份池上的旧文件也就每次同步时检测一下修改时间便跳过,文件完整性?谁在乎?更进一步,就算备份池彻底完蛋了,每次的备份失败报告会有人看吗?还不是主池能正常作业就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