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K3II
2020-07-12T04:08:36+00:00
看到了大家的批评和嘲讽,我在这里诚恳道歉,我认错,还有几个认真看完帖子明白我意思的,在这里也是表示非常感谢。的确发帖的时候太着急有别的事情,就太过口语化了,这里编辑一下尤其是标点符号补上。另外我的想表达的真的并非我优越,反而是因为对方在不了解游戏产业的情况下太过优越了,让我感到一种非常抽离的感觉。也是最近看游综区对国产单机以及大多国外非顶尖游戏很不宽容,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喜欢所有的游戏,无论是哪个平台,因而我的最后一段才是真正想表达的,对每个认真用心做游戏的厂商多一点尊重和理解,力有未逮但是尽力了,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真的不容易。
先随便介绍下个人情况,海归奖学金本硕,以往游戏经历1200多(主要是pc和主机掌机,涵盖面很广,各个领域题材都有了),基本上算是有一定理解,同时在写书,专门做游戏艺术鉴赏和评测,也有商业和数据分析这类,也因此中间专门花了近两年左右在沉淀搞自己的东西。
差不多搞完了,想去游戏行业(之前做过一段时间国内游戏策划),而腾讯这类大公司面试太久了,就先找一些薪资待遇不错的中小公司,然后拿到面试资格过程其实很煎熬,毕竟国内游戏行业其实注重制作而非设计,做出来怎么赚钱才是第一要务,游戏就是商品这点和其他行业也没区别,我认为无可指摘,所以我对国内手游市场是不褒不贬的平常心待之的。
昨天面的第一家,要做三国二次元塔防类手游,我为他把设计方案和思路和技术支持,全部准备好材料毕恭毕敬拿过去面试。面试官是制作人,他开局一直在聊我的学校长达半个小时,却不肯稍微百度一下sm2这个机制,为了快速进入主题,我慢慢将话题引向游戏本身。没曾想他的一番言论难免有些无知而自负了,侃侃而谈全是落后很多年的观念,但也只能耐下性子礼貌的倾听。
首先他无法理解现有世界游戏格局 原话为“欧美只会做体验 中国会做养成 养成粘度大一直玩 体验只是玩一遍”
说来说去无非是重视rpg数值,因为这种成长体系可以植入各种收费机制,言谈中他拿鬼泣(这里他把鬼泣当作欧美游戏讨论,小常识性错误,问题不大,可能他想表达的就是国外游戏)和国内抽卡养成手游比,那当然是“欧美重视体验”咯。殊不知游戏类别多过天,鬼泣这类act早就算小众自嗨了,其销量也不少,至少应该比这家公司的产品更火吧,因而为什么要看不起所有非养成类游戏呢?而且小众是因为体验的原因吗?恐怕更多是因为难度门槛和受众面这些方面吧。即便真如他所言,rpg养成更加优越,可是欧美这些年也开始逐渐重视rpg化了呀。就最简单的例子,刺客信条最新两作都顶着老玩家的批评,为了追求更大的市场进行rpg数值化了,无法无脑一击刺杀 ,结果销量的确又一次刷新奇迹了啊(哦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他不知道刺客信条这个ip) 。各种crpg, jrpg,传统rpg,arpg还少吗?各种非rpg游戏的养成要素还少吗?我个人觉得不能因为自己阅历太少就这么自负否认别人,觉得游戏设计本身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养成 ,这也是第一次见到把逼氪说得如此清新脱俗的人 。
这也就罢了,如果不懂世界游戏市场,不懂游戏的艺术性,那么中国市场不至于不懂吧。说cs没落了也就罢了,csgo日活量这么高不看可能是与世隔绝,如果单纯从商业是否成功的角度看,怎么能连王者荣耀都看不起了?大家都是一丘之貉,不配看不起农药吧。在他的言论里,竞技类游戏也是“粘度不够”“玩家上去玩一把农药之后很长时间就不会玩了,只有养成可以让玩家一直玩”。这就很没道理了,农药粘度还不够?日活和流水都是现象级了,怎么还在否认竞技类以及互动类完全不如养成类呢?他看不起的所有游戏,无论艺术还是商业上,恐怕自己做的996骗氪“养成”塔防都远远不如吧。
好吧 ,这些我也姑且认为他的市场观察让他有这个自信去否定别人,那么现在能聊聊要做的游戏本身吗?然而他的言论又让我诧异了—-“我觉得没什么好聊的 塔防就那样设计”
于是我稍微分析了塔防从古到今的各种创新思路和市场走向,还列举了他可能会感兴趣的皇室战争和明日方舟在两个方向的巧妙转变 ,收获的评价是“我觉得他们不咋地,而且不算塔防” 。这我就只能说,您开心就好了。敢情还是要员工只管闷头制作必然失败,但是可能收割一茬韭菜的游戏呗。钱给到位倒还行,996工资这个数...也没办法。所以个人只能祝他们一切顺利了。
昨天面的第二家 有第一家前车之鉴,我提前看了下公司简介,965+各种福利,创始人乃是腾讯企业史里响当当的商业布局者(后来因为理念不合被迫离开的悲情也是历历在目),因而印象不错。介于是制作人亲自找的我,个人感觉应该不会太浅薄,于是做好准备后匆忙过去和他谈谈。他们公司的主要方向是休闲+经营模拟类,我也是涉猎颇多,体谅大多数制作人不会玩太多游戏(除了樱井政博这种肝帝神级制作人),我尽量举各种平台的知名游戏而不是咱们小圈子内讨论比较多的核心向游戏。
制作人问的事无巨细,不过好歹都是和游戏有关。先是问游戏理解,然后是游戏设计理念。最后是各种细节的把握。 为了尽量通俗易懂,我分别举了游戏是第九艺术和终极艺术, dota-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的moba游戏转变史以及为何他们会成功,为何风暴英雄和决战平安京等同类竞品在制作精良且有想法的情况下没能赢得更多市场,最后再拿刺客信条奥德赛以及fgo为例子讲游戏设计方面的各种理念和细节,算得上是深入浅出,侃侃而谈。
然而问题在于,制作人完全跟不上我的思路,经常我已经讲述过的点,他又重新问,为了避免尴尬,他还强行要显示自己是对的。因为同样对方阅历不够,所以举的例子大多他没玩过,我就得稍微介绍下游戏机制和描述,结果他经常听不懂之余问“你不要提玩法,提设计思路就行,要站在设计者角度而不是玩家角度”。这我就有些为难了---拜托,您完全不懂这个游戏哪怕最基本的精髓,我如果不解释您听得懂嘛?就像1+1=2不知道的话, 没法直接教高数吧。我尽量提的还都是现象级的热门游戏而非冷门小众游戏, 而且关于设计思路我也提到了,往往包含在玩法之中,如果玩法本身都听不懂,自然无法理解我说的思路啊?所以我不明白,他到底想要具体怎么表述设计呢? 那我现场用工具直接做一个3a大作出来呗?我想个方法能让玩家乖乖把钱送出来呗?最后提到要做的游戏本身,制作人坦白说是要做模拟经营类,但其实是完全简化的形式,模拟经营本身大作都不了解,什么育碧的纪元啊,双点医院啊,过山车之星,城市天际线啊等等,这样我就更难轻松表述了。 最后我才明白,他只想知道怎么让玩家造房子的时候,通过引入赌博机制,让玩家能愿意氪金买房子。拜托,就算这样有些过于赤裸裸的想法,我也在之前,说抽卡氪金手游用户心理学研究方面和市场调研方面提到了。您不认真听,后来又问,我也很无奈啊。最后又提到各种制作工具会不会,哦原来又是只想要制作游戏本身。最后谈到公司,我依然还是挺喜欢这家公司,因而夸奖了几句环境和历史之类,结果制作人说“不好意思,我对创始人那帮老头不了解,不好意思, 这家公司我自己都特别不喜欢”。原来他也是看出这个项目本身没什么前景,想来捞一笔就走的,对这款游戏毫无热爱了也是理所当然了。所以这一家,公司本身印象非常好,但是这个项目大概有些存疑了。
昨天面的最后一家 之前初试过了,Hr也过了,印象非常不错,是因为真真实实遇到了一个核心玩家作为面试官。 当时和他交流魂系列和p5和dq11很愉快,也的确看出自己在深度细节上还有不足,追求广度就难免无法在某一款上特别专业。而且此人带过的项目在国内手游界和端游界也是相当有名气的,本身也热爱单机主机,做手游也是属于不得已而为之中的成功者。(我相信也有国内游戏行业从业者非常热爱单机主机,可是领导能有这种视野就不容易了) 那么他被挖过来做什么呢,是做棋牌类游戏的二次元方向新设计。之前棋牌类在这家公司是大DAU,国内前二仅次于腾讯。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尤其经历前两家以及许多其他类似的公司,我也愈发放低我的期望值, 差不多明白国内格局是很难改变的了, 那么现在让我设计其中一部分核心内容还是蛮不错的。目标很简单,新项目转型+剧情+人设+吸引年轻人。 游戏阅历我还算比较充分,那么 这次复试重点考察二次元方面了解程度。于是我也是准备acgn每个领域两个角色分析+棋牌类角色设计思路+二次元本身文化和映射的思索。虽然复试面试官确实也是不太懂游戏和二次元,但是他明显很谦虚,自认为确实不如核心玩家了解的多,只是关心是否能清晰且明确给出吸引年轻人的方案,听我描述尚未可知。我的确也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挖掘还不够深,毕竟如果直接已经能给出完整可行方案了那还上啥班啊,所以最后结果未知,还在等消息。但个人印象这家是最好的,希望能有更多成长空间。
虽然有一点也挺无奈,制作人激动表达“你玩的这一千多个游戏,最终都会消亡,包括现在很火的王者荣耀,吃鸡,可是棋牌类像斗地主这样,永远都会有人玩”。话糙理不糙,我也认为本来电子游戏就是不断发展的,其游戏本质可能回归于最原初的游戏,比如石头剪刀布之类。我理解每个制作人都对自己在做的东西有无比的自信,在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就对其他领域妄下评论,不过至少棋牌这方面,他说的不完全错。而游戏的磅礴伟大,自然无法再进行深入交流,不过好在,这在之后自我创作的时候,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就够了。 工作就是工作。
说这么多,也只是想表达,其实游综区核心玩家们或许会对这些手游制作人和游戏公司的无知和浅薄嗤之以鼻,我自己虽然很包容,也没法内心完全认同他们,可是别人就是能抓住一部分市场赚钱,你能奈他何。游戏如此,其他零售业,餐饮业,太多太多行业不都是这么赚钱的嘛。 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所在的行业,难道就是挺起腰杆赚钱的?往往这种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无知和傲慢是常态吧。在人力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让我去做也不会做得更好,就算有幸进了大公司也是从事螺丝钉工作,至少一开始是,除非你是万里挑一的精英+运气或者关系。
说这么多,就是想表达,手游厂商,顶部的那一批腾讯网易,已经算很牛逼了,尽管谁都喜欢没事嘲讽他们更注重商业性,能躺着赚钱干嘛站着之类,殊不知腾讯也有NEXT这样的独立工作室正是靠王者荣耀营收撑起来的,本身也各种支持独立制作人以及各种海外投资,他们也有梦想,在我看来,至少也是弯着腰赚钱了。而中部做的有名气,给得出高薪的比如我面的这三家,就算说是跪着赚钱或者躺着赚钱,其实也和大多数行业差不多,为了生存谁能不这样呢,都是得恰饭的。 只是大家一般作为螺丝钉做好本职工作就完事了,老板们上头怎么搞与我无关而已,现实中,谁不以进这些大公司为荣呢?
那么,就不得不更佩服那些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了,那就是做单机主机的那一批人。 没错,不管是国内的单机厂商,还是国外的那些已经牛逼轰轰的大小游戏公司,他们都是人中龙凤+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 无可置疑,的确作为游戏核心玩家,作为消费者,我们觉得不好玩,不值,骂他们垃圾,的确可以,没问题。 可是真的,希望大家能理性下来思考,或者将来成为社畜,不得不违心做许多事情的时候, 回头想想,那些单机制作人,无愧于伟大二字。、
我永远都崇敬他们,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不管你们怎么想,我先敬他们一杯。
先随便介绍下个人情况,海归奖学金本硕,以往游戏经历1200多(主要是pc和主机掌机,涵盖面很广,各个领域题材都有了),基本上算是有一定理解,同时在写书,专门做游戏艺术鉴赏和评测,也有商业和数据分析这类,也因此中间专门花了近两年左右在沉淀搞自己的东西。
差不多搞完了,想去游戏行业(之前做过一段时间国内游戏策划),而腾讯这类大公司面试太久了,就先找一些薪资待遇不错的中小公司,然后拿到面试资格过程其实很煎熬,毕竟国内游戏行业其实注重制作而非设计,做出来怎么赚钱才是第一要务,游戏就是商品这点和其他行业也没区别,我认为无可指摘,所以我对国内手游市场是不褒不贬的平常心待之的。
昨天面的第一家,要做三国二次元塔防类手游,我为他把设计方案和思路和技术支持,全部准备好材料毕恭毕敬拿过去面试。面试官是制作人,他开局一直在聊我的学校长达半个小时,却不肯稍微百度一下sm2这个机制,为了快速进入主题,我慢慢将话题引向游戏本身。没曾想他的一番言论难免有些无知而自负了,侃侃而谈全是落后很多年的观念,但也只能耐下性子礼貌的倾听。
首先他无法理解现有世界游戏格局 原话为“欧美只会做体验 中国会做养成 养成粘度大一直玩 体验只是玩一遍”
说来说去无非是重视rpg数值,因为这种成长体系可以植入各种收费机制,言谈中他拿鬼泣(这里他把鬼泣当作欧美游戏讨论,小常识性错误,问题不大,可能他想表达的就是国外游戏)和国内抽卡养成手游比,那当然是“欧美重视体验”咯。殊不知游戏类别多过天,鬼泣这类act早就算小众自嗨了,其销量也不少,至少应该比这家公司的产品更火吧,因而为什么要看不起所有非养成类游戏呢?而且小众是因为体验的原因吗?恐怕更多是因为难度门槛和受众面这些方面吧。即便真如他所言,rpg养成更加优越,可是欧美这些年也开始逐渐重视rpg化了呀。就最简单的例子,刺客信条最新两作都顶着老玩家的批评,为了追求更大的市场进行rpg数值化了,无法无脑一击刺杀 ,结果销量的确又一次刷新奇迹了啊(哦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他不知道刺客信条这个ip) 。各种crpg, jrpg,传统rpg,arpg还少吗?各种非rpg游戏的养成要素还少吗?我个人觉得不能因为自己阅历太少就这么自负否认别人,觉得游戏设计本身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养成 ,这也是第一次见到把逼氪说得如此清新脱俗的人 。
这也就罢了,如果不懂世界游戏市场,不懂游戏的艺术性,那么中国市场不至于不懂吧。说cs没落了也就罢了,csgo日活量这么高不看可能是与世隔绝,如果单纯从商业是否成功的角度看,怎么能连王者荣耀都看不起了?大家都是一丘之貉,不配看不起农药吧。在他的言论里,竞技类游戏也是“粘度不够”“玩家上去玩一把农药之后很长时间就不会玩了,只有养成可以让玩家一直玩”。这就很没道理了,农药粘度还不够?日活和流水都是现象级了,怎么还在否认竞技类以及互动类完全不如养成类呢?他看不起的所有游戏,无论艺术还是商业上,恐怕自己做的996骗氪“养成”塔防都远远不如吧。
好吧 ,这些我也姑且认为他的市场观察让他有这个自信去否定别人,那么现在能聊聊要做的游戏本身吗?然而他的言论又让我诧异了—-“我觉得没什么好聊的 塔防就那样设计”
于是我稍微分析了塔防从古到今的各种创新思路和市场走向,还列举了他可能会感兴趣的皇室战争和明日方舟在两个方向的巧妙转变 ,收获的评价是“我觉得他们不咋地,而且不算塔防” 。这我就只能说,您开心就好了。敢情还是要员工只管闷头制作必然失败,但是可能收割一茬韭菜的游戏呗。钱给到位倒还行,996工资这个数...也没办法。所以个人只能祝他们一切顺利了。
昨天面的第二家 有第一家前车之鉴,我提前看了下公司简介,965+各种福利,创始人乃是腾讯企业史里响当当的商业布局者(后来因为理念不合被迫离开的悲情也是历历在目),因而印象不错。介于是制作人亲自找的我,个人感觉应该不会太浅薄,于是做好准备后匆忙过去和他谈谈。他们公司的主要方向是休闲+经营模拟类,我也是涉猎颇多,体谅大多数制作人不会玩太多游戏(除了樱井政博这种肝帝神级制作人),我尽量举各种平台的知名游戏而不是咱们小圈子内讨论比较多的核心向游戏。
制作人问的事无巨细,不过好歹都是和游戏有关。先是问游戏理解,然后是游戏设计理念。最后是各种细节的把握。 为了尽量通俗易懂,我分别举了游戏是第九艺术和终极艺术, dota-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的moba游戏转变史以及为何他们会成功,为何风暴英雄和决战平安京等同类竞品在制作精良且有想法的情况下没能赢得更多市场,最后再拿刺客信条奥德赛以及fgo为例子讲游戏设计方面的各种理念和细节,算得上是深入浅出,侃侃而谈。
然而问题在于,制作人完全跟不上我的思路,经常我已经讲述过的点,他又重新问,为了避免尴尬,他还强行要显示自己是对的。因为同样对方阅历不够,所以举的例子大多他没玩过,我就得稍微介绍下游戏机制和描述,结果他经常听不懂之余问“你不要提玩法,提设计思路就行,要站在设计者角度而不是玩家角度”。这我就有些为难了---拜托,您完全不懂这个游戏哪怕最基本的精髓,我如果不解释您听得懂嘛?就像1+1=2不知道的话, 没法直接教高数吧。我尽量提的还都是现象级的热门游戏而非冷门小众游戏, 而且关于设计思路我也提到了,往往包含在玩法之中,如果玩法本身都听不懂,自然无法理解我说的思路啊?所以我不明白,他到底想要具体怎么表述设计呢? 那我现场用工具直接做一个3a大作出来呗?我想个方法能让玩家乖乖把钱送出来呗?最后提到要做的游戏本身,制作人坦白说是要做模拟经营类,但其实是完全简化的形式,模拟经营本身大作都不了解,什么育碧的纪元啊,双点医院啊,过山车之星,城市天际线啊等等,这样我就更难轻松表述了。 最后我才明白,他只想知道怎么让玩家造房子的时候,通过引入赌博机制,让玩家能愿意氪金买房子。拜托,就算这样有些过于赤裸裸的想法,我也在之前,说抽卡氪金手游用户心理学研究方面和市场调研方面提到了。您不认真听,后来又问,我也很无奈啊。最后又提到各种制作工具会不会,哦原来又是只想要制作游戏本身。最后谈到公司,我依然还是挺喜欢这家公司,因而夸奖了几句环境和历史之类,结果制作人说“不好意思,我对创始人那帮老头不了解,不好意思, 这家公司我自己都特别不喜欢”。原来他也是看出这个项目本身没什么前景,想来捞一笔就走的,对这款游戏毫无热爱了也是理所当然了。所以这一家,公司本身印象非常好,但是这个项目大概有些存疑了。
昨天面的最后一家 之前初试过了,Hr也过了,印象非常不错,是因为真真实实遇到了一个核心玩家作为面试官。 当时和他交流魂系列和p5和dq11很愉快,也的确看出自己在深度细节上还有不足,追求广度就难免无法在某一款上特别专业。而且此人带过的项目在国内手游界和端游界也是相当有名气的,本身也热爱单机主机,做手游也是属于不得已而为之中的成功者。(我相信也有国内游戏行业从业者非常热爱单机主机,可是领导能有这种视野就不容易了) 那么他被挖过来做什么呢,是做棋牌类游戏的二次元方向新设计。之前棋牌类在这家公司是大DAU,国内前二仅次于腾讯。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尤其经历前两家以及许多其他类似的公司,我也愈发放低我的期望值, 差不多明白国内格局是很难改变的了, 那么现在让我设计其中一部分核心内容还是蛮不错的。目标很简单,新项目转型+剧情+人设+吸引年轻人。 游戏阅历我还算比较充分,那么 这次复试重点考察二次元方面了解程度。于是我也是准备acgn每个领域两个角色分析+棋牌类角色设计思路+二次元本身文化和映射的思索。虽然复试面试官确实也是不太懂游戏和二次元,但是他明显很谦虚,自认为确实不如核心玩家了解的多,只是关心是否能清晰且明确给出吸引年轻人的方案,听我描述尚未可知。我的确也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挖掘还不够深,毕竟如果直接已经能给出完整可行方案了那还上啥班啊,所以最后结果未知,还在等消息。但个人印象这家是最好的,希望能有更多成长空间。
虽然有一点也挺无奈,制作人激动表达“你玩的这一千多个游戏,最终都会消亡,包括现在很火的王者荣耀,吃鸡,可是棋牌类像斗地主这样,永远都会有人玩”。话糙理不糙,我也认为本来电子游戏就是不断发展的,其游戏本质可能回归于最原初的游戏,比如石头剪刀布之类。我理解每个制作人都对自己在做的东西有无比的自信,在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就对其他领域妄下评论,不过至少棋牌这方面,他说的不完全错。而游戏的磅礴伟大,自然无法再进行深入交流,不过好在,这在之后自我创作的时候,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就够了。 工作就是工作。
说这么多,也只是想表达,其实游综区核心玩家们或许会对这些手游制作人和游戏公司的无知和浅薄嗤之以鼻,我自己虽然很包容,也没法内心完全认同他们,可是别人就是能抓住一部分市场赚钱,你能奈他何。游戏如此,其他零售业,餐饮业,太多太多行业不都是这么赚钱的嘛。 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所在的行业,难道就是挺起腰杆赚钱的?往往这种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无知和傲慢是常态吧。在人力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让我去做也不会做得更好,就算有幸进了大公司也是从事螺丝钉工作,至少一开始是,除非你是万里挑一的精英+运气或者关系。
说这么多,就是想表达,手游厂商,顶部的那一批腾讯网易,已经算很牛逼了,尽管谁都喜欢没事嘲讽他们更注重商业性,能躺着赚钱干嘛站着之类,殊不知腾讯也有NEXT这样的独立工作室正是靠王者荣耀营收撑起来的,本身也各种支持独立制作人以及各种海外投资,他们也有梦想,在我看来,至少也是弯着腰赚钱了。而中部做的有名气,给得出高薪的比如我面的这三家,就算说是跪着赚钱或者躺着赚钱,其实也和大多数行业差不多,为了生存谁能不这样呢,都是得恰饭的。 只是大家一般作为螺丝钉做好本职工作就完事了,老板们上头怎么搞与我无关而已,现实中,谁不以进这些大公司为荣呢?
那么,就不得不更佩服那些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了,那就是做单机主机的那一批人。 没错,不管是国内的单机厂商,还是国外的那些已经牛逼轰轰的大小游戏公司,他们都是人中龙凤+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 无可置疑,的确作为游戏核心玩家,作为消费者,我们觉得不好玩,不值,骂他们垃圾,的确可以,没问题。 可是真的,希望大家能理性下来思考,或者将来成为社畜,不得不违心做许多事情的时候, 回头想想,那些单机制作人,无愧于伟大二字。、
我永远都崇敬他们,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不管你们怎么想,我先敬他们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