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什么时候下探20万以下区间啦,别看新势力在20万以上打得你死我活,出货大头还是在20万以下。20万以上市场毕竟容量有限,单车企100万辆还是难度很大。你看特斯拉算是行业先驱了,理想也是开创一个品类,现在也只是50万年销。
Reply to [pid=829654584,44481508,1]Reply[/pid] Post by [uid=158659]chenglei58[/uid] (2025-06-28 11:48)
产能足够的前提下分分钟百万销量,要不就26年,最迟27年,18小时24万锁单知道什么概念吗?
如果小米推出一款采用SU7设计语言的紧凑型纯电车(低配14.99万、中配17.99万、顶配19.99万),其销量潜力需结合市场定位、竞品表现及小米自身优势综合分析。以下是基于行业数据和小米汽车发展态势的预测:
---
### 📊 **一、核心优势与市场机会**
1. **价格颠覆性竞争力**
- **切入主流市场**:14.99万起售价精准覆盖中国最大的汽车消费区间(10-20万元),直接对标比亚迪秦PLUS EV(16.98万起)、广汽AION S(14.98万起)等热销车型,价格低10%-15%。
- **成本控制能力**:小米在SU7/YU7上已证明供应链整合能力(如自研电机、电池包优化),紧凑车型可复用成熟技术进一步降低成本。
2. **设计基因与品牌势能**
- **SU7造型下放**:SU7的轿跑设计(风阻0.195Cd、无框车门等)在15万级市场具备稀缺性,可吸引年轻用户。
- **生态协同效应**:小米手机国内月活超7.3亿,澎湃OS车机互联体验(如智能家居控制)是差异化核心卖点。
3. **产能与渠道基础**
- 北京工厂二期投产后年产能达30万辆,若新车型与YU7共线生产,可快速起量。
- 小米汽车门店年底将扩至500家,下沉市场覆盖力增强。
---
### 📈 **二、销量预测(分场景分析)**
| **场景** | **年销量预估** | **支撑依据** |
|----------------|----------------|--------------|
| **乐观场景** | 35万-40万辆 | 参考YU7首日订单28.9万台的爆发力,若产品力均衡(如续航≥500km、标配智驾),可能复制“现象级”热度,抢占比亚迪海豚(年销30万辆)份额。 |
| **中性场景** | 25万-30万辆 | 考虑竞品价格战(如秦PLUS EV已降至12万)和产能限制,稳态月销2-2.5万台,接近SU7当前水平(月均2.8万台)。 |
| **保守场景** | 15万-20万辆 | 若配置缩水(如无800V快充、智驾能力弱),或遭遇传统车企反击(如吉利银河L6降价),用户可能转向竞品。 |
> 💡 **销量结构预测**:
> - **价格段占比**:低配(14.99万)占40%(冲量款)、中配(17.99万)占45%(主销款)、顶配(19.99万)占15%(科技爱好者)。
> - **用户来源**:60%为首次购车的年轻群体,30%为小米生态用户增购。
---
### ⚠️ **三、关键挑战与风险**
1. **成本与配置平衡**
- 14.99万需标配L2辅助驾驶、500km续航,若电池成本控制不力(如采用磷酸铁锂但容量不足),可能削弱竞争力。
- SU7的铝合金车身等轻量化设计在低价车型恐难保留,需通过结构优化维持性能。
2. **竞品反制与市场红海**
- 比亚迪已启动“电比油低”战略,秦PLUS EV起售价可能下探至12万;广汽埃安计划2025年推15万级激光雷达车型。
- 华为智界、乐道等新势力聚焦同价位市场,智能化内卷加剧。
3. **品牌定位冲突**
- 小米SU7/YU7已建立“性能科技”标签,低价车型需避免稀释品牌价值(类似特斯拉Model 3与Model 2的定位区隔)。
---
### 💎 **结论:中性场景下年销25万-30万辆,重塑主流市场格局**
- **核心逻辑**:凭借 **SU7设计下放 + 小米生态溢价 + 极致定价**,该车型有望成为“15万级纯电轿车爆款”,复制YU7的订单奇迹但受限于产能爬坡和竞品反击,年销更可能落在25-30万辆区间,接近2024年比亚迪海豚的规模。
- **长期价值**:为小米打开大众市场,积累用户基盘反哺生态,并迫使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若顶配版搭载800V快充或城市NOA,可能上探20万以上市场,成为利润增长点。
> **一句话总结**:在“性价比战争”最残酷的15万级市场,小米需以 **“SU7颜值不减配 + 续航智驾不缩水”** 兑现承诺,方能突破30万辆天花板,否则可能陷入与比亚迪、吉利的消耗战。
刚才回完发现被删了。
工厂进展顺利的话明年接近100万,后年超过100万
四个厂su7yu7yu9再加一辆行政车,一个厂出海
Reply to [pid=829655876,44481508,1]Reply[/pid] Post by [uid=61061370]明天去埃及[/uid] (2025-06-28 12:00)2024年国内汽车销量2500万辆,20万以上按三分之一算有800万辆,再按新能源车渗透率50%,算市场容量400万,如果小米到100万辆那就是四分之一的份额, 这很夸张了,bba和特斯拉24年在国内也不过70万左右销量,更何况小米毕竟是新势力,客户群也偏年轻,在行政车和老登中的认可度还待时间积累。个人看法,小米按主做20万以上车型看,100万可能是个坎,中间国内遇到瓶颈的时候会选择出海,但特斯拉的去年全球销量180万辆是另一个坎,这还是特斯拉全球建厂避免关税的结果。等全球销量遇到瓶颈要寻找增量的时候就是小米进军20万以下市场的时候。
后年吧,三期工厂产能出来。两款SUV每月2.5,两款轿车每月1.5。
K͓̽i͓̽w͓̽i͓̽ ͓̽b͓̽u͓̽n͓̽n͓̽y͓̽
[quote][pid=829658809,44481508,1]Reply[/pid] Post by [uid=158659]chenglei58[/uid] (2025-06-28 12:27):
2024年国内汽车销量2500万辆,20万以上按三分之一算有800万辆,再按新能源车渗透率50%,算市场容量400万,如果小米到100万辆那就是四分之一的份额, 这很夸张了,bba和特斯拉24年在国内也不过70万左右销量,更何况小米毕竟是新势力,客户群也偏年轻,在行政车和老登中的认可度还待时间积累。个人看法,小米按主做20万以上车型看,100万可能是个坎,中间国内遇到瓶颈的时候会选择出海,但特斯拉的去年全球销量180万辆是另一个坎,这还是特斯拉全球建厂避免关税的结果。等全球销量遇到瓶颈要寻找增量[/quote]26年有百万产能了,北京三个厂(1期+2+2.5)+武汉年中出来了,没订单就没戏,看友商给不给压力了。
Reply to [pid=829659338,44481508,1]Reply[/pid] Post by [uid=64943146]2023张飞30斤[/uid] (2025-06-28 12:32)按这次yu7发布邀请国外油管up主动态体验的情况,小米是对yu7销量可能跟不上产能是有预期的,已经开始在宣发上准备出海,但这次yu7订单这么爆,出海估计又会延迟了,至少要等上海工厂投产或国内销量回落才有可能出海吧。
Reply to [pid=829654584,44481508,1]Reply[/pid] Post by [uid=158659]chenglei58[/uid] (2025-06-28 11:48)
感觉现在的低息环境+电车天生保养用车成本低。感觉现在25以下差不多和过去20以下是一样的佣车成本。
出海才可以 不太可能去迪王的强势区间正面硬钢的 钢不过 也不划算
K͓̽i͓̽w͓̽i͓̽ ͓̽b͓̽u͓̽n͓̽n͓̽y͓̽
[quote][pid=829660143,44481508,1]Reply[/pid] Post by [uid=158659]chenglei58[/uid] (2025-06-28 12:40):
按这次yu7发布邀请国外油管up主动态体验的情况,小米是对yu7销量可能跟不上产能是有预期的,已经开始在宣发上准备出海,但这次yu7订单这么爆,出海估计又会延迟了,至少要等上海工厂投产或国内销量回落才有可能出海吧。[/quote]上海现在什么情况,已经施工了?没有图也没听到哪年搞定
看它产能,一旦产能过剩它自然就会出海、推低价、增程车型来增加销量。
挣高溢价小米可能还没那么熟,但铺货上销量它玩了太多年了
Reply to [pid=829661445,44481508,1]Reply[/pid] Post by [uid=64943146]2023张飞30斤[/uid] (2025-06-28 12:53)出海上海建工厂是绕不开的,长三角供应链加出海港口的物流优势和成本节省,而且招聘人才上海也优势巨大,特斯拉选择上海就是一个例子。
[quote][pid=829658809,44481508,1]Reply[/pid] Post by [uid=158659]chenglei58[/uid] (2025-06-28 12:27):
2024年国内汽车销量2500万辆,20万以上按三分之一算有800万辆,再按新能源车渗透率50%,算市场容量400万,如果小米到100万辆那就是四分之一的份额, 这很夸张了,bba和特斯拉24年在国内也不过70万左右销量,更何况小米毕竟是新势力,客户群也偏年轻,在行政车和老登中的认可度还待时间积累。个人看法,小米按主做20万以上车型看,100万可能是个坎,中间国内遇到瓶颈的时候会选择出海,但特斯拉的去年全球销量180万辆是另一个坎,这还是特斯拉全球建厂避免关税的结果。等全球销量遇到瓶颈要寻找增量[/quote]24年20万以上的车销量就452万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6/28/axwdQ1ad-fpp7K23T1kSg0-sg.jpg[/img]
参考bba,70-80万销量应该是国内豪华品牌的天花板
想突破100w,要么在国内统治力远超bba,要么出海或者做经济车型
[quote][pid=829660143,44481508,1]Reply[/pid] Post by [uid=158659]chenglei58[/uid] (2025-06-28 12:40):
按这次yu7发布邀请国外油管up主动态体验的情况,小米是对yu7销量可能跟不上产能是有预期的,已经开始在宣发上准备出海,但这次yu7订单这么爆,出海估计又会延迟了,至少要等上海工厂投产或国内销量回落才有可能出海吧。[/quote]出海计划是27年配合小米家电家居出海一起的,等上海工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