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求解]汽车行业市场换技术,失败了么?

Moog-avatar

Moog

2020-12-12T04:10:11+00:00

汽车行业的一个无名之辈,所见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所述可能也只是盲人摸象。
我的观察:
自主品牌的蹒跚起步分水岭我认为是2008年,这年以后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开始摸到40%左右,一直相对稳定。
08年时候,大部分自主品牌还不具备整车设计能力,外包整车设计是常态,今时今日,大部分自主品牌都有了自己的设计团队。08年时候外观结构都是逆向,也就是抄。
今时今日,大部分都完成了自主设计。
目前欠缺的是迭代的机会和能力。

08年时候主机厂给图纸,供应商按图纸加工。2020,主机厂提需求,我要一个零部件,它外形这个样,供应商给整套解决方案。

我的看法是,市场换技术的结果是培养了供应商和工程师团队,而且有了稳定销量比,才有能力继续搞研发。
这和初衷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汽车行业过于庞杂,想实现反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特斯拉全面国产化,能做到的国家并没有想象得多,如果按效率我们应该是第一名,如果放到印度这件事成不了。
Sqxya-avatar

Sqxya

我觉得没有失败,但是不否认有些厂商就是别人的肉便器。
Trent1895-avatar

Trent1895

当然没失败,产业链强大了!
sonicas9-avatar

sonicas9

失败了,同样是市场换技术,60年代起家的韩国现代,80年代已经能在美国取得不错的销量了,我国哪一家能达到这个水平?
Necrolysis-avatar

Necrolysis

一个产业最关键的是利润分配,如果说中资利润分配占比越来越高那是成功,否则我认为是失败。
Moog-avatar

Moog

[quote][pid=476771399,24652655,1]Reply[/pid] Post by [uid=42838815]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uid] (2020-12-15 12:36):
一个产业最关键的是利润分配,如果说中资利润分配占比越来越高那是成功,否则我认为是失败。[/quote]10年,全球汽配百强榜单,中资上榜0。
2019数量是8。
despinoza-avatar

despinoza

跟高铁比比就知道了,你的整车技术出去有竞争力?换来什么核心技术?
Moog-avatar

Moog

[quote][pid=476773829,24652655,1]Reply[/pid] Post by [uid=344789]霜火[/uid] (2020-12-15 12:44):
跟高铁比比就知道了,你的整车技术出去有竞争力?换来什么核心技术?[/quote]那还不如跟手机、互联网比比,高铁天天吹,给国家赚了多少外汇?有没有汽车出口赚得多?
Sholocon-avatar

Sholocon

非常失败,市场几乎被占领,技术一点没捞到,本土自主品牌反而比那几个合资厂做的更好。
sato . kuchunfleta-avatar

sato . kuchunfleta

买办过于不思进取 不然这个进程要提前十几年
Moog-avatar

Moog

[quote][pid=476775868,24652655,1]Reply[/pid] Post by [uid=62775396]牛棚里打牌[/uid] (2020-12-15 12:52):
非常失败,市场几乎被占领,技术一点没捞到,本土自主品牌反而比那几个合资厂做的更好。[/quote]人才是流动的
mtymidgetjr-avatar

mtymidgetjr

[quote][pid=476773829,24652655,1]Reply[/pid] Post by [uid=344789]霜火[/uid] (2020-12-15 12:44):

跟高铁比比就知道了,你的整车技术出去有竞争力?换来什么核心技术?[/quote]你这个头像。。。
LuckyFelix||A mimir-avatar

LuckyFelix||A mimir

可以说是完全失败了

当年那几个合资的现在全都变成了技术阉割的废物。
Moog-avatar

Moog

[quote][pid=476776184,24652655,1]Reply[/pid] Post by [uid=42607894]deja_vv[/uid] (2020-12-15 12:53):
买办过于不思进取 不然这个进程要提前十几年[/quote]日德韩技术封锁相当严重
上汽通共这方面好一些
发动机图纸给上汽,你帮我代工,还允许改个型号上汽生产给自己用
日德韩都是在本国验证好整车,然后推到国内量产,研发阶段对国内几乎是黑箱

其实当时协议应该约定研发中心放在国内才可以
Sholocon-avatar

Sholocon

[quote][pid=476776827,24652655,1]Reply[/pid] Post by [uid=61521276]AutoX[/uid] (2020-12-15 12:55):

人才是流动的[/quote]人才流动和合资失败并不矛盾,合资可以搞,闭门造车也不行,但是搞要搞好,而不是搞成市场白送技术没有,连品牌都歧视的地步,这完全是买办的做法。
IamDaLegend.--avatar

IamDaLegend.-

[quote][pid=476770465,24652655,1]Reply[/pid] Post by [uid=42162725]草花蛇李四[/uid] (2020-12-15 12:33):

失败了,同样是市场换技术,60年代起家的韩国现代,80年代已经能在美国取得不错的销量了,我国哪一家能达到这个水平?[/quote]中国汽车起步是94年放开造车的,现在同样是20多年,现在中国车在美国没有卖也是美国对咱们有贸易壁垒的问题,正常卖还是能卖出去的。
sonicas9-avatar

sonicas9

Reply to [pid=476780751,24652655,1]Reply[/pid] Post by [uid=62237782]椰汁厂厂长[/uid] (2020-12-15 13:09)

有什么贸易壁垒?还不是产品力不行
tokawo-avatar

tokawo

从外行人看来,自主品牌的进步和成功是一个重要标准,整车是最容易看到的,如果能带动整个自主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就更好。
这几年最成功的是吉利长城比亚迪这几家民营企业。而买办厂好像不怎么扶得起来,上汽广汽长安还行,共和国长子和次子尤其令人失望。
リンs-avatar

リンs

[quote][pid=476777636,24652655,1]Reply[/pid] Post by [uid=61521276]AutoX[/uid] (2020-12-15 12:58):

日德韩技术封锁相当严重
上汽通共这方面好一些
发动机图纸给上汽,你帮我代工,还允许改个型号上汽生产给自己用
日德韩都是在本国验证好整车,然后推到国内量产,研发阶段对国内几乎是黑箱

其实当时协议应该约定研发中心放在国内才可以[/quote]自主品牌的技术骨干很多都是泛亚出去的


要不是通用我看这个时间还得往后

我好几个同学在上汽大众or一汽大众

都说屁技术都学不到
☆Queen♡Dakusuta☆-avatar

☆Queen♡Dakusuta☆

没有失败,有所收获。

只是这种收获的方式和之前预计的有点不一样。

本来以为国有资本能借着合资学会造车,结果全成了买办。

但是培养了一批工程师,哪怕是只知道基础实践的工程师,然后人才流动,被民营资本吸收了,反而成就了一批有技术实力的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