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tSpartan07
2021-01-21T18:36:09+00:00
装机零经验,知识限定于偶尔看看帖子,不准备折腾,就普普通通的用,愿意为了外观多付点钱
主要用途,4k60帧打打游戏,非重度生产力(剪辑,前端等)
选的较大的ITX机箱,考虑噪音问题
目前自己选了些配件不知道有没有雷或者不太合适的如下:
机箱:机械大师C28
主板:微星迫击炮b550m wifi版
CPU:5600X
电源:银欣SX650(SFX的)
散热器:Be quiet。Pure rock
风扇:Arctic P12
显卡:3070(还在观望价格)
内存(想上32G,不过16G对我来说应该已经足够):英睿达铂胜(价格挺香),芝奇焰光戟(所谓的AMD优化?),金士顿骇客神条(真的有点丑)
固态已经抢了根999的三星EVO1T,想再扩一个大点的盘,犹豫整个大点的SSD还是4T的机械
如果有其他推荐的能塞三风扇3070的ITX也求求推荐啦(能同时塞MATX板子就更好了)
要注意一下,如果是B550迫击炮,你再插一根M2会导致你不能插网卡,如果买的不是wifi版,就只能有线用,也没有蓝牙功能了。
[quote][pid=487942282,25260480,1]Reply[/pid] Post by [uid=43024129]Cony_WANG[/uid] (2021-01-25 03:13):
要注意一下,如果是B550迫击炮,你再插一根M2会导致你不能插网卡,如果买的不是wifi版,就只能有线用,也没有蓝牙功能了。[/quote]wifi版的话会有这种问题么,如果也有的话,换华硕tuf么
Reply to [pid=487942477,25260480,1]Reply[/pid] Post by [uid=42639733]苗苗喵口喵[/uid] (2021-01-25 03:16)
wifi版就没问题了,tuf应该也没问题,M2不是跟pcie抢通道的
[quote][pid=487942947,25260480,1]Reply[/pid] Post by [uid=43024129]Cony_WANG[/uid] (2021-01-25 03:26):
wifi版就没问题了,tuf应该也没问题,M2不是跟pcie抢通道的[/quote]好的谢谢!!
20升以下的独显方案=搞自己。
发热噪音控制难度高了不是一点半点。
如果没有长时间移动需求,不如考虑更高容量的机箱。
至于硬盘方面主要看自己需求了,高容量用户如果对噪音控制要求高的可以优先选择SATA3的SSD作为副盘保留副M2位置。
[quote][pid=487946855,25260480,1]Reply[/pid] Post by [uid=62798049]马克09[/uid] (2021-01-25 05:26):
20升以下的独显方案=搞自己。
发热噪音控制难度高了不是一点半点。
如果没有长时间移动需求,不如考虑更高容量的机箱。
至于硬盘方面主要看自己需求了,高容量用户如果对噪音控制要求高的可以优先选择SATA3的SSD作为副盘保留副M2位置。[/quote]确实是有移动需求的,不然可能会选25l-30l大小的了[s:ac:晕] 不过更大一点的机箱也有备选,先马趣造和酷冷至尊nr200,但造型上还是没那么满意
C28风设计的是把电源顶在内存前面,不能直接从前面板进风,无法形成前面板,CPU散热,后风扇的贯穿式的气流。同时电源还和CPU抢气压。
3070的发热量虽然不及3080和3090,但是也达到220W,这些最终都是形成热量的,背板的热量会直接卷入CPU散热。
比酷的散热在这个环境下,如果开BPO,散热压力巨大。
所以建议更换为500左右的240mm水冷,安装在机箱顶部向上排气。
电源下方和底部可以安装3个风扇进气。
1T的固态够日常的系统软件的安装,建议上一个4T的机械硬盘保存学习资料。这样会避免长时间不使用的文件出现冷数据。
B550M迫击炮的M.2的第2个接口是半速,有时候还碰到和显卡冲突。还是半速。位置也是正位于显卡下方,安装不了散热马甲,还要被显卡热风烤,建议无视第2个M.2的接口。
用水冷就来点RGB灯条。
[quote][pid=487949178,25260480,1]Reply[/pid] Post by [uid=62871715]天择哥哥[/uid] (2021-01-25 06:51):
C28风设计的是把电源顶在内存前面,不能直接从前面板进风,无法形成前面板,CPU散热,后风扇的贯穿式的气流。同时电源还和CPU抢气压。
3070的发热量虽然不及3080和3090,但是也达到220W,这些最终都是形成热量的,背板的热量会直接卷入CPU散热。
比酷的散热在这个环境下,如果开BPO,散热压力巨大。
所以建议更换为500左右的240mm水冷,安装在机箱顶部向上排气。
电源下方和底部可以安装3个风扇进气。
1T的固态够日常的系统软件的安装,建议上一个4T的机械硬盘保存学习资料。这样会[/quote]550迫击炮两个m2都是全速,只是第二个会抢下面的pcie槽
[quote][pid=487949539,25260480,1]Reply[/pid] Post by [uid=43024129]Cony_WANG[/uid] (2021-01-25 07:00):
550迫击炮两个m2都是全速,只是第二个会抢下面的pcie槽[/quote]哦,你测过吗?我是测过的
[quote][pid=487950286,25260480,1]Reply[/pid] Post by [uid=62871715]天择哥哥[/uid] (2021-01-25 07:17):
哦,你测过吗?我是测过的[/quote]每次只装一根是可以达到3500 同时装第二个只有1700 970evoplus 2t 和970 evo 500G 还和第4个口冲突
[quote][pid=487949178,25260480,1]Reply[/pid] Post by [uid=62871715]天择哥哥[/uid] (2021-01-25 06:51):
C28风设计的是把电源顶在内存前面,不能直接从前面板进风,无法形成前面板,CPU散热,后风扇的贯穿式的气流。同时电源还和CPU抢气压。
3070的发热量虽然不及3080和3090,但是也达到220W,这些最终都是形成热量的,背板的热量会直接卷入CPU散热。
比酷的散热在这个环境下,如果开BPO,散热压力巨大。
所以建议更换为500左右的240mm水冷,安装在机箱顶部向上排气。
电源下方和底部可以安装3个风扇进气。
1T的固态够日常的系统软件的安装,建议上一个4T的机械硬盘保存学习资料。这样会[/quote]如果不用超频的话,风冷能抗住么,或者机箱换成大一点的先马趣造?或者用更贵点的bq塔式?[s:ac:晕]
[quote][pid=487950816,25260480,1]Reply[/pid] Post by [uid=62871715]天择哥哥[/uid] (2021-01-25 07:25):
只要电源是正常的下置电源的机箱,用俊雅的G3 G5 FS140都没问题,待机还更低,硅脂要涂好。
下图是散热达人林大的测试,比较有参考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25/9aQ16o-e70qZdT3cSsg-g0.jpg[/img][/quote][s:ac:哭1]谢谢!
Reply to [pid=487950549,25260480,1]Reply[/pid] Post by [uid=42639733]苗苗喵口喵[/uid] (2021-01-25 07:21)
只要电源是正常的下置电源的机箱,用俊雅的G3 G5 FS140都没问题,待机还更低,硅脂要涂好。
下图是散热达人林大的测试,比较有参考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25/9aQ16o-e70qZdT3cSsg-g0.jpg[/img]
Reply to [pid=487950425,25260480,1]Reply[/pid] Post by [uid=62871715]天择哥哥[/uid] (2021-01-25 07:19)
你测的是B450吧,这图只说第二个M2会屏蔽第二个pcie16槽。B550两个M2一个4.0x4 一个3.0x4
[quote][pid=487947513,25260480,1]Reply[/pid] Post by [uid=42639733]苗苗喵口喵[/uid] (2021-01-25 05:54):
确实是有移动需求的,不然可能会选25l-30l大小的了[s:ac:晕] 不过更大一点的机箱也有备选,先马趣造和酷冷至尊nr200,但造型上还是没那么满意[/quote]ITX一般情况以机箱定位配置的,或者换个说法由你携带机箱的工具决定。移动屏幕+ITX机箱+键鼠+耳机的组合实际也省不了多少的旅行箱空间。
3070版电磁炉算是比较极限的装进ITX,3060TI或者2060会是更好的解决方案.当然了这种降档的建议是基于性能两者均满足需求的情况。
Reply to [pid=487952397,25260480,1]Reply[/pid] Post by [uid=43024129]Cony_WANG[/uid] (2021-01-25 07:45)
你用的应该是同款,自己也测下吧。估计有可能被显卡压在下面高温降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