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arles
2021-09-30T03:54:54+00:00
[quote]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复壁,皆以儿戏害其国凶此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日记。[/quote]最近闲来无事翻翻古籍,忽然发现苏轼的《宝绘堂记》说的是对物,但对人也一样适用。寓意于人,得共享爱情之乐;留意于人,执着不放,则陷于痴狂,饱受其苦。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论坛上时常见到“妹子三小时没回复,我心里好乱”的帖,下面一堆劝分的,后面也许真的因为这条没回复的讯息而吵架,分手。对于一段感情,这是件微不足道的事,执着不放,情绪再被水友的建议放大,最终竟能毁灭掉一段感情。
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此语亦令人警醒。为了一个过去的人耿耿于怀,错过眼前的美好,持续消耗情感能量,甚至因此造成心理疾病。曾经的真爱变成了现在的嗔爱,也是留意而不寓意造成的。
爱情和书画诗文一样,令人心旷神怡的是感受其中的意境,当你从寓意变成留意,用手去牢牢抓住时,抓住的只是薄薄的一片纸罢了。大多数人的爱情开始于一个微笑,一两句投机的聊天,硬要用价值去分析,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两人却能从其中体验无限的美好。同样的,不爱了可能也是小事的积累,硬要去一件件清算然后得出”仅因为这些事不值得分手“是愚行。把一段爱情当成一幅画,从容一点去体味,没必要为一些小事和杂音干扰,就自然会对对方的情感变得敏感,爱情的质量也会提高。当爱情结束,转身离开也更从容些。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复壁,皆以儿戏害其国凶此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日记。[/quote]最近闲来无事翻翻古籍,忽然发现苏轼的《宝绘堂记》说的是对物,但对人也一样适用。寓意于人,得共享爱情之乐;留意于人,执着不放,则陷于痴狂,饱受其苦。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论坛上时常见到“妹子三小时没回复,我心里好乱”的帖,下面一堆劝分的,后面也许真的因为这条没回复的讯息而吵架,分手。对于一段感情,这是件微不足道的事,执着不放,情绪再被水友的建议放大,最终竟能毁灭掉一段感情。
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此语亦令人警醒。为了一个过去的人耿耿于怀,错过眼前的美好,持续消耗情感能量,甚至因此造成心理疾病。曾经的真爱变成了现在的嗔爱,也是留意而不寓意造成的。
爱情和书画诗文一样,令人心旷神怡的是感受其中的意境,当你从寓意变成留意,用手去牢牢抓住时,抓住的只是薄薄的一片纸罢了。大多数人的爱情开始于一个微笑,一两句投机的聊天,硬要用价值去分析,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两人却能从其中体验无限的美好。同样的,不爱了可能也是小事的积累,硬要去一件件清算然后得出”仅因为这些事不值得分手“是愚行。把一段爱情当成一幅画,从容一点去体味,没必要为一些小事和杂音干扰,就自然会对对方的情感变得敏感,爱情的质量也会提高。当爱情结束,转身离开也更从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