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uu
2021-09-02T14:15:17+00:00
现在是9月7号21:38分
本想写“中日大战”的,但想想,差距有点大,写大战有点不合适。
其实这篇文章以前在球区发过,今天算是再发一次蹭流量吧。
我自己看球很早,94年开始看球,看了巴乔的神迹喜欢上了他,也喜欢上了意大利;那时候播意甲,又是三剑客时期,自然是喜欢我毛,这么年意大利和我毛起起落落,也懒得换了。
踢球到是蛮晚,高中才开始踢,踢篮球场;大学也是一样,只是换成了两个横着连在一起的篮球场。
一直技术不好,靠着速度快,舍得跑,重心低不容易被晃,一直踢右边后,跟着我们系队四年夺了七个冠军:四年的校长杯,3年的5人制,我们系队也算“一个王朝”,嗯,自己封的。
出来工作了,因为工作忙荒废了几年,后来慢慢稳定了下来,又把踢球捡了起来,知识体重已经增加了50%。
还好,靠着速度快,舍得跑,重心低不容易被晃,一直在各年龄段都是一个合格的凑数的。
本着技术不够装备来凑的原则,热衷于买球鞋,专注超顶30年,近十几年阿迪耐克几个系列的超顶基本收齐(除了NEMEZIZ,我实在穿不上去),大部分是自己花钱买的,老婆买了两双,丈母娘买了一双,给公司里的小伙子介绍女朋友他结婚的时候送了一双,给老婆办公室的小姑娘介绍男朋友她结婚时送了一双;球衣就更不用说了,两大抽屉,当然,都是淘宝货。
前前后后加了快十个QQ、微信的踢球群,身体、时间、天气允许的情况下,一周踢1-3场,出汗减肥为主。
所以,不要说我是云球迷、键盘侠,我是真看球、踢球。
话入正题
一起踢球的人,前后也认识了百十来个,有富豪、小贩、职员、公务员、教师、医生,这个社会各个阶层,形形色色的人,我想还算覆盖面蛮广了,平时球场边聊天,抽烟的时候都问过他们一样的问题
“如果你们的小孩踢球蛮有天赋,你会全力支持让他走职业道路?”
所有人的答案,无一例外,真正的无一例外,全部是:
“不会”
理由无非是:很难踢出来、退役没保障生活没着落、太黑、名声不好,等等等等
我也曾经打算让小女儿去踢球,我觉得她还有点天赋,两岁的时候带球还有点模样了,当然只是我个人主观的想法,后来还专门问了些比较专业的亲友,答案也比较一致“女足相对容易出成绩,但是对身材,皮肤,样貌肯定有影响,以后就业面确实比较窄,不太建议往比较专业的路子上走”
后来和球友们讨论了很长时间,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中国足球搞不上去的原因,归根到底就一个字——穷
我知道你们会说:参加世界杯的出来美国哪个比中国强了?就算按人均,非洲南美一堆不如中国的,人家不照样踢世界杯?!
所以得说得完整些:
中国足球搞不上去的原因,归根到底就一个原因——在现行社会价值评判体系下的——穷!
实事求是的讲,我们都是俗人,免不了俗,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就只有一个:他有多少钱!或者说他可以有多少钱,即他手中有多大的权。
至于别的什么标准,大概都会被说幼稚吧!
因为穷,所以我们基层教练才要想方设法把自己手中能控制的东西迅速变现:比如让不让你的孩子上场,是否推荐你的孩子去职业队。
因为穷,所以我们的开发商宁愿建个小花坛也不愿建一个哪怕五人制的球场,毕竟小花坛看起来好看,房价能高点,而球场却不能提高房价。
因为穷,各部门也不原因投资建球场,哪怕人草的五人、七人的小球场,台占地方了,影响卖地盖房子。
因为穷,上到足协,下到基层主管部门需要在自己的任期内迅速出成绩,而不断的调整相关政策,以致没有一个足球发展长远规划;“我只要出了成绩爬上去了,至于其他,不管我的事!”
因为穷,所以足球很多东西要抓到自己的手上,要抓住更多的资源,导致联赛的市场化、国家队、各级国家队一直是个怪胎。
因为穷,所以各俱乐部只能紧紧依靠赞助商,各俱乐部也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
因为穷,俱乐部赞助商需要自己的投入迅速的产出,所以会要俱乐部迅速的出成绩,至于俱乐部的健康发展,则并不在考虑范围。
因为穷,所以一个更为稳定的工作是更好的选择,而足球的成才率实在太低了。
因为穷,所以我们的社会保障一直还不完善,所以一旦踢出不来实在过于危险,踢出来了,签不了大合同退役后还是过于危险。
因为穷,好好读书,靠大学,找一个不求挣大钱,但是稳定,收益期长的工作是一个更务实的想法。
所以,像孙继海说的10岁、11岁之前还有很多孩子踢球,但是一旦到了五六年级“踢球的孩子的人数出现断崖式下降”,因为要升学考试了!
所以,
你还踢球吗?
你爸妈让你踢球吗?
你敢踢球吗?
所以,一方面我对中国足球的未来很悲观的,毕竟我们的文化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上人”的观念刻入基因了,而且我们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发展阶段的确大有可为,有无限可能,所以每个人都努力努力再努力的往上爬,也可以不断的往上爬;但我们其实每个人都输不起,更不想输,所以踢球这种“不稳定、不安全、高风险”的道路少有人走。
另一方面我对中国足球的未来又很乐观,身边踢球的孩子的确越来越多,也踢得越来越好;我所在的城市里球场也越来越来,设施也越来越好,基数大了总会出一两个好苗子吧!
应该会吧!
本想写“中日大战”的,但想想,差距有点大,写大战有点不合适。
其实这篇文章以前在球区发过,今天算是再发一次蹭流量吧。
我自己看球很早,94年开始看球,看了巴乔的神迹喜欢上了他,也喜欢上了意大利;那时候播意甲,又是三剑客时期,自然是喜欢我毛,这么年意大利和我毛起起落落,也懒得换了。
踢球到是蛮晚,高中才开始踢,踢篮球场;大学也是一样,只是换成了两个横着连在一起的篮球场。
一直技术不好,靠着速度快,舍得跑,重心低不容易被晃,一直踢右边后,跟着我们系队四年夺了七个冠军:四年的校长杯,3年的5人制,我们系队也算“一个王朝”,嗯,自己封的。
出来工作了,因为工作忙荒废了几年,后来慢慢稳定了下来,又把踢球捡了起来,知识体重已经增加了50%。
还好,靠着速度快,舍得跑,重心低不容易被晃,一直在各年龄段都是一个合格的凑数的。
本着技术不够装备来凑的原则,热衷于买球鞋,专注超顶30年,近十几年阿迪耐克几个系列的超顶基本收齐(除了NEMEZIZ,我实在穿不上去),大部分是自己花钱买的,老婆买了两双,丈母娘买了一双,给公司里的小伙子介绍女朋友他结婚的时候送了一双,给老婆办公室的小姑娘介绍男朋友她结婚时送了一双;球衣就更不用说了,两大抽屉,当然,都是淘宝货。
前前后后加了快十个QQ、微信的踢球群,身体、时间、天气允许的情况下,一周踢1-3场,出汗减肥为主。
所以,不要说我是云球迷、键盘侠,我是真看球、踢球。
话入正题
一起踢球的人,前后也认识了百十来个,有富豪、小贩、职员、公务员、教师、医生,这个社会各个阶层,形形色色的人,我想还算覆盖面蛮广了,平时球场边聊天,抽烟的时候都问过他们一样的问题
“如果你们的小孩踢球蛮有天赋,你会全力支持让他走职业道路?”
所有人的答案,无一例外,真正的无一例外,全部是:
“不会”
理由无非是:很难踢出来、退役没保障生活没着落、太黑、名声不好,等等等等
我也曾经打算让小女儿去踢球,我觉得她还有点天赋,两岁的时候带球还有点模样了,当然只是我个人主观的想法,后来还专门问了些比较专业的亲友,答案也比较一致“女足相对容易出成绩,但是对身材,皮肤,样貌肯定有影响,以后就业面确实比较窄,不太建议往比较专业的路子上走”
后来和球友们讨论了很长时间,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中国足球搞不上去的原因,归根到底就一个字——穷
我知道你们会说:参加世界杯的出来美国哪个比中国强了?就算按人均,非洲南美一堆不如中国的,人家不照样踢世界杯?!
所以得说得完整些:
中国足球搞不上去的原因,归根到底就一个原因——在现行社会价值评判体系下的——穷!
实事求是的讲,我们都是俗人,免不了俗,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就只有一个:他有多少钱!或者说他可以有多少钱,即他手中有多大的权。
至于别的什么标准,大概都会被说幼稚吧!
因为穷,所以我们基层教练才要想方设法把自己手中能控制的东西迅速变现:比如让不让你的孩子上场,是否推荐你的孩子去职业队。
因为穷,所以我们的开发商宁愿建个小花坛也不愿建一个哪怕五人制的球场,毕竟小花坛看起来好看,房价能高点,而球场却不能提高房价。
因为穷,各部门也不原因投资建球场,哪怕人草的五人、七人的小球场,台占地方了,影响卖地盖房子。
因为穷,上到足协,下到基层主管部门需要在自己的任期内迅速出成绩,而不断的调整相关政策,以致没有一个足球发展长远规划;“我只要出了成绩爬上去了,至于其他,不管我的事!”
因为穷,所以足球很多东西要抓到自己的手上,要抓住更多的资源,导致联赛的市场化、国家队、各级国家队一直是个怪胎。
因为穷,所以各俱乐部只能紧紧依靠赞助商,各俱乐部也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
因为穷,俱乐部赞助商需要自己的投入迅速的产出,所以会要俱乐部迅速的出成绩,至于俱乐部的健康发展,则并不在考虑范围。
因为穷,所以一个更为稳定的工作是更好的选择,而足球的成才率实在太低了。
因为穷,所以我们的社会保障一直还不完善,所以一旦踢出不来实在过于危险,踢出来了,签不了大合同退役后还是过于危险。
因为穷,好好读书,靠大学,找一个不求挣大钱,但是稳定,收益期长的工作是一个更务实的想法。
所以,像孙继海说的10岁、11岁之前还有很多孩子踢球,但是一旦到了五六年级“踢球的孩子的人数出现断崖式下降”,因为要升学考试了!
所以,
你还踢球吗?
你爸妈让你踢球吗?
你敢踢球吗?
所以,一方面我对中国足球的未来很悲观的,毕竟我们的文化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上人”的观念刻入基因了,而且我们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发展阶段的确大有可为,有无限可能,所以每个人都努力努力再努力的往上爬,也可以不断的往上爬;但我们其实每个人都输不起,更不想输,所以踢球这种“不稳定、不安全、高风险”的道路少有人走。
另一方面我对中国足球的未来又很乐观,身边踢球的孩子的确越来越多,也踢得越来越好;我所在的城市里球场也越来越来,设施也越来越好,基数大了总会出一两个好苗子吧!
应该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