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ssedHades
2022-02-16T15:30:50+00:00
作为北方人每次看到滑冰都觉得他们太冷了。
所以我很少看滑冰和花滑。
今天看了莎莎的比赛,被她有野心的眼神圈粉,我喜欢莎莎这种有点像野兽一样的眼神。
至于莎莎不是冠军我看了他的比赛就猜到了,我别看我不喜欢看滑冰。但是我了解人性和体育
如果一个人只做难度动作,会失去美。一定有一批裁判认为要美,另一批裁判认为要技术。然后莎莎就成了一个目标。我好像在小时候在电视里一个什么体操比赛,就有过这个说法的讨论,我记住了,看她比赛就是知道他应该是输了。
而且这次音乐选的不好,很没韵律,完全成了一场技术展示了。完全打到裁判最恨的地方了。
但是我喜欢莎莎的野性的双眸,贪婪的眼神。
第一次正经看,也就是赶在家门口举办了,以前真对冬奥没兴趣。
可以看看之前的比赛,B站她账号里就有.
能上youtube还能找到很多的升组前的比赛. 世青赛节目真的好看,那时候还很甜
莎莎很喜欢笑,性格很可爱的那种小姑娘,非常招人喜欢
也不是固定的,四年前的平昌,裁判就选择了“难度、技术”,而不是“美”。最后是难度更高的杂技获得金牌,艺术表现力更强的梅娃银牌。
虽然当时很多人也吐槽杂技的两套节目就是在赶场子堆跳跃,不好看,但不知道是不是时间滤镜,我觉得比今年的节目可看性还更高一丢丢。梅娃的安娜卡列尼娜就更不用说了。
[quote][pid=589741184,30717674,1]Reply[/pid] Post by [uid=61993832]北京烤鸭梨山大[/uid] (2022-02-18 00:00):
也不是固定的,四年前的平昌,裁判就选择了“难度、技术”,而不是“美”。最后是难度更高的杂技获得金牌,艺术表现力更强的梅娃银牌。
虽然当时很多人也吐槽杂技的两套节目就是在赶场子堆跳跃,不好看,但不知道是不是时间滤镜,我觉得比今年的节目可看性还更高一丢丢。梅娃的安娜卡列尼娜就更不用说了。[/quote]平常杂技不是钻规则空子了,高难动作往后放,有加成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2/18/-b756Q7i87-4zu0K1wT1kSfp-sg.jpg.medium.jpg[/img]
哎 难受
[quote][pid=589742393,30717674,1]Reply[/pid] Post by [uid=62485575]清都无我-策梦侯[/uid] (2022-02-18 00:06):
平常杂技不是钻规则空子了,高难动作往后放,有加成分[/quote]当时面姐组都这么教的,梅娃也是,跳跃放后半段。还有跳跃举手加分,虽然这条规则现在也取消了,但莎千k现在的跳跃上也还能看到这条旧规则的影子,已经养成习惯了。
是啊 莎莎太猛了太燃了
跟别的选手不一样
超喜欢她这种风格
希望以后还会见到她
我也是。
要不是家门口办冬奥,我都不会看冬奥。
这回关注了花滑,一是有上面的原因,二是热搜不断有推一男一女两个花滑选手(恕孤陋寡闻,我由此才认识了他和她)
作为一个外行,虽然就看个热闹。但也能看出来女单预赛上,俄三娃里K宝(原谅我只记住了她们的外号,大名还没记清)特别厉害,难度很高,跟别人都不一样。而决赛上,这个红头发外号叫莎莎的,哇,出场气质就不一样(预赛我还没怎么注意她)。果然难度上就是降维打击,央视解说也不停地夸,说只有男子组的金牌选手才能做出这样的动作组,并且难度还没她高。(真的嘛,反正真的很厉害)
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太遗憾了。我当然也看了其他人的表演,但决赛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就是她了。
都说奥运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但这次花滑比赛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外行之言,不吐不快,不当之处,大家一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