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没变
有很多朝代的人都研究过论语,做出注解,有没有变化也可以从这些人的书中看出来
你以为的孔老二:白发苍苍拱手的老头
真实的孔老二:身高1米9,自身肌肉的暴躁老哥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08/ekQ5-5fkxZ1tT3cSu0-1uo.jpg[/img]
失传误传都很常见
冷知识:孔子在当时代表统治阶级(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教统治阶级怎么统治平民,但不是暴政而是仁。
还以为说公元2000年之前,原来是2000多年之前
估计改了很多,差不多以下原因:
1.古人识字率不高,抄书抄错字也时有发生
2.回避某些政治事件和人物被删改
3.类似于现代的旧词新意,社会背景赋予新含义
4.解注者或研究者加入自己想法
5.断章取义
现代的书过了几十年都有各种新解读,激烈起来打得赵弹满天飞就知道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杜绝。[s:ac:哭笑]
正面回答下,当然有改动。
论语一开始是散装本,第一次修订是西汉张禹的《张侯论》,第二次修订是东汉郑玄的《论语注》,后面也有数次修订,最重要的版本就是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八股取士的论语是以朱熹的版本为标准答案。
孔子作的春秋,开头的“元年春王正月”怎么理解他的徒子徒孙都能打出狗脑子,后人整理所得的东西,有所偏差是必然的
肯定有变化的,就不说那种不小心写错然后以讹传讹的了,我记得当初因为秦朝烧了一批书,项羽又烧了一批,导致汉朝没书了都是去找的有文化的老人重新整理的。然后到了后面新朝的时候又根据西汉收集的各种书搞出了一个古今文之争,这又有争议。
把论语读一遍, 就会发现真的很多常用语是出自这里面的, 牛得1b
孔子笔削春秋,你以为是干什么?就是把其他人的文章按他的想法删改,他的弟子们也有样学样,后续不断删改,要当大师就得掌握解释权啊,后续历朝大儒都是不断删改或者批注,所以版本比你能想到的多太多了
[quote][pid=483595463,25020420,1]Reply[/pid] Post by [uid=60197145]死的却是狗[/uid] (2021-01-08 12:42):
不会完全一样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quote]基本思想也有了变化。
孔子讲仁爱,过了200年到孟子就变仁义了,各个弟子各自理解的版本基本都失传了,可能以后考古出某个古墓的竹简还能再现。
后面儒教礼法那些都不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