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 中国足球十几年前是在“本土教练-外教-本土教练-外教~”之间循环,现在变成了“砸钱-不准砸钱-砸钱-不准砸钱~”之中循环了。。。

vvladislove-avatar

vvladislove

足邪的路线就是瞎折腾,怎么能折腾,怎么干!
natsukxshii-avatar

natsukxshii

现在是没钱砸

观点:告别地产联赛,中超迈入全运会模式
Grimm-avatar

Grimm

[quote][pid=495374797,25651224,1]Reply[/pid] Post by [uid=6758783]り浅川灬([/uid] (2021-02-23 18:00):

现在是没钱砸

观点:告别地产联赛,中超迈入全运会模式[/quote]感觉和房地产政策有关,房地产商自身难保了,取消冠名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Flexy-avatar

Flexy

[s:ac:哭笑]感觉就是整活 这两年骚操作太多了 规划 限薪 中性化
DannyDc4-avatar

DannyDc4

中性名这个政策不是根本原因

但确实很奇怪的是人家j联赛玩这个就没问题,中超玩就感觉东施效颦
CrazyE-avatar

CrazyE

很简单,一个联赛种树栽培果树,最后摘果子,另一个只顾摘果子,偶尔种一下树。
Breach-avatar

Breach

有体育总菊和猪协在,能搞起来就有鬼了
HyperBlazing-avatar

HyperBlazing

要是必须搞房地产足球,那死了也罢,联赛回归正常水平就行了。按中国的足球热情和水平,有这样的联赛本来就是空中楼阁。
vvladislove-avatar

vvladislove

楼主错了,中国足球的主题都一直坚定不移的走在一条道理上,那就是——瞎折腾!
Daltonious-avatar

Daltonious

我怎么感觉足协一直是在扮演糊裱匠的角色。我更感觉是因为很多俱乐部要解散,所以才要限薪帮一些俱乐部,取中性名避免俱乐部解散后当地足球文化体系随之消失新俱乐部要重头开始的问题。
用陈佩斯话来说,你能管的了我,还管得了观众爱看谁么?足协只能管得着俱乐部,家长愿不愿意送小孩去青训,老百姓愿不愿意踢球看球这些才是产业兴旺的基础,你说哪件是足协是能插上手的?[s:ac:喷]
靠着房地产红利和大大个人红利的时代过去了,说到底还是得要经济发展得好有闲钱有保障才行。
Delphik-avatar

Delphik

中国不会投入大量人口搞某一项体育的,都培养成打工人搞gdp去了。足球50年以内看不到希望。
Peng77-avatar

Peng77

倒不如说是跟a股一样,不是泡沫就是熊[s:ac:哭笑]
Jush (Josh)-avatar

Jush (Josh)

[quote][pid=495774454,25651224,1]Reply[/pid] Post by [uid=39097950]我们的力量无坚不摧[/uid] (2021-02-25 09:43):

我怎么感觉足协一直是在扮演糊裱匠的角色。我更感觉是因为很多俱乐部要解散,所以才要限薪帮一些俱乐部,取中性名避免俱乐部解散后当地足球文化体系随之消失新俱乐部要重头开始的问题。
用陈佩斯话来说,你能管的了我,还管得了观众爱看谁么?足协只能管得着俱乐部,家长愿不愿意送小孩去青训,老百姓愿不愿意踢球看球这些才是产业兴旺的基础,你说哪件是足协是能插上手的?[s:ac:喷]
靠着房地产红利和大大个人红利的时代过去了,说到底还是得要经济发展得好有闲钱有保障才行。[/quote]谁说插不上手,足协现在给你的薪水就设上限了,没见过还有哪个行业是这样的,严重影响家长送小孩去青训好吗。足球基本黄金期就只有10年,20岁踢到30岁,然后大部分人就基本上要准备退役了,家长如果觉得这行业风险太大就不会送小孩来了
IIISabot-avatar

IIISabot

[quote][pid=496226208,25651224,1]Reply[/pid] Post by [uid=4991532]librazsu[/uid] (2021-02-26 22:02):

谁说插不上手,足协现在给你的薪水就设上限了,没见过还有哪个行业是这样的,严重影响家长送小孩去青训好吗。足球基本黄金期就只有10年,20岁踢到30岁,然后大部分人就基本上要准备退役了,家长如果觉得这行业风险太大就不会送小孩来了[/quote]得了,日本韩国拿的比中国更少,送孩子踢球的少了么??

另外以为钱多就是好事?

苏永舜阔别中国足坛多年再次回国在辽宁队执教,不禁被惊得目瞪口呆,他只能想得到当年自己麾下的容志行、迟尚斌刻苦用功的样子。老人痛心疾首:“大门锁上,就顺着绳子从窗户向外爬.摔球了可怎么办!”而且他一直没有搞清,是到了四楼就从别的屋里出去了,还是真的从五楼一直爬到一楼。那玩心也太大了(辽宁队当时住在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男宿舍五楼,电只有五楼封闭)。后来他对当年手下弟子迟尚斌说,带他们可比带你们操心多了!

球迷们讽刺有些中国球员时,将《祝你平安》改了歌词:“你的所得还是那么多吗?你的付出还是那么少吗?……”那么是不是给钱就能够解决组织纪律性的问题呢?有的时候是这样。1995年时,南方一支球队靠一群小将打天下。开赛前,俱乐部领导说,××、×××,这一场球好好打,打胜了你们房子就有了!于是年轻队员就像小老虎一样冲了上去。

1996年时,队员们大多已经挣到了不少钱,不但荣誉是过眼烟云,无法诱惑使其全身心投入,就是实实在在的金钱和房子也不再能够刺激起高昂的进取和斗志。据称该队在足协杯客场战万达队前,主力队员一个个被找去谈话,关于钱和房子的许诺都有了,可是比赛的结果竟然是一败涂地。金钱,对于这些挣惯了大钱的队员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在口袋里的钞票越来越多的同时.许多球员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并没有随之提高。有些队员对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似乎只何钱在起作用。于是俱乐部的老板只好把大把大把的钱塞给他们。当我向某俱乐部的负责人称赞队中一位经常晚上溜出去过一夜生活以豪饮著称的队员的状态有所回升时,那位负责人苦笑一了一下:“你知道我暗中给他塞了多少钱吗?”


谁都知道,国内足球运动员价值与价格的背离是由于人才极其匮乏造成的。但几乎所有的甲A俱乐部老板都不情愿拿出这笔钱来投资后备人员的培养。现在一支青少年足球队每年费用不超过2O万,以1O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培养成一支成年队伍不过才2OO万左右,不过是一位大牌球星的身价。中国足协不得不作出硬性规定,各甲A俱乐部必须建立自己的一、二、三线配套体系,否则罚款。可是各个甲A俱乐部都声称自己有三线队,实际上相当一部分都是假的。许多俱乐部采用花钱租青年队代表他们打全国比赛的等各种方法蒙混过关。足协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
足协对二、三线队伍的规定井很明确,一些青少年队可以以挂靠、借调等形式参加比赛。
前卫寰岛队曾花钱从武汉买来一支青年他,自己用了几天,一看有利可图,转手以15O万元的价格卖到了重庆,净赚8O万之后,又在梧州冬训以前买进一支,避免中国足协的重罚。青少年足球投入不足,是中国足坛的老问题。虽然中国足协早已明令“甲A队伍必须有三线队伍,否则该俱乐部将受到重罚”,但1996年参加甲A三线队伍比赛的许多俱乐部仍然没有自己的队伍,是临时花钱买来充数的,连甲A冠军万达队也不例外。
✞rain✞-avatar

✞rain✞

[quote][pid=496226208,25651224,1]Reply[/pid] Post by [uid=4991532]librazsu[/uid] (2021-02-26 22:02):

谁说插不上手,足协现在给你的薪水就设上限了,没见过还有哪个行业是这样的,严重影响家长送小孩去青训好吗。足球基本黄金期就只有10年,20岁踢到30岁,然后大部分人就基本上要准备退役了,家长如果觉得这行业风险太大就不会送小孩来了[/quote]阻碍送去青训的,是现在这种人为抬高价格人为抬高门槛的足校,花费那么贵的学费,出来能保证踢上球吗?某些国脚上千万的薪水和踢中乙或者中冠还被欠薪的球员有半毛钱关系?每一届国少国青都有最后连职业联赛都没踢上的人。花了几百万踢个中乙然后还被欠薪,这倒是不阻碍家长送孩子去学球,你自己信嘛?而且校园青训产品都踢上中超了,黄政宇,黄紫昌,段刘愚。你传统的收费高昂的足校和这些人比有啥优势啊?
Thatseasy-avatar

Thatseasy

Reply to [pid=496226208,25651224,1]Reply[/pid] Post by [uid=4991532]librazsu[/uid] (2021-02-26 22:02)
nba和nfl都有工资帽,健康发展设置工资帽并没有什么奇怪。
minix-avatar

minix

取消中性名,只是让联赛多活一两年而已,真他么以为中性名是根本原因?一个俱乐部每年亏几亿十几亿才是,中国人根本不喜欢足球才是
SolidOnion-avatar

SolidOnion

都想一口气吃成胖子,哪有这么便宜的事。[s:ac:晕][s:ac:晕]
wylde-4-avatar

wylde-4

Reply to [pid=496265180,25651224,1]Reply[/pid] Post by [uid=60763521]Yolo0002[/uid] (2021-02-27 02:13)

北美四大联盟都没有升降级的。而且你见过哪个足球联赛有硬工资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