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tidsgoth
2022-01-29T08:26:21+00:00
图片里的这个仡佬族老头,是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栗园草场人,年轻时在东北呆过,五十年代回乡务农时,特意带回了东北稻种。
栗园草场地势高寒,没有种过稻米,主食一直是玉米红薯等,他想着东北地区的水稻应该适合在栗园草场种植,在这个老头的试验和推广下,栗园草场的村民们第一次吃上了大米。
种上水稻后,这老头又带领村民种植其它经济作物、养猪、开小工厂生产糖果、烤酒…
劳做时村民也会问他身上的刀伤枪伤烧伤是怎么回事,他总是简单说打仗时留下的。
这个老头叫邹习祥,年轻时就是当地有名的猎人,49年6月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同年十一月成为一名解放战士。
1950年2月,邹习祥侦察引导部队全歼土匪一个连
1950年10月,邹习祥于黄平县活捉匪首皮老满
对于他来说,这些都是小事
后来他参加了#抗美援朝#
在上甘岭,邹习祥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伤痕累累,带领战友冷枪歼敌无数,而他一人就狙杀了203名敌人,是志愿军著名#狙击手#
他本人被志愿军总部授予“冷枪英雄”称号
?五十年代末转业时,他选择回老家务农,正所谓: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2/05/-7Q2p-j088KvT1kSds-fu.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2/05/-7Q2p-qcxZeT3cSlc-sg.jpg[/img]
1949年被解放后拒绝领路费回家,而是参加解放军。上甘岭战役时是15军135团1营1连机枪排排长,206发子弹击毙203名敌人。1956年转业,部队想在贵阳为他安排工作,但选择带着东北稻种返乡种地。过去以苞谷、红薯、蕨根为主食的家乡人第一次吃上了大米。1993年去世,享年72岁。老人生前从来不碰罐头食品[s:ac:汗]
栗园草场地势高寒,没有种过稻米,主食一直是玉米红薯等,他想着东北地区的水稻应该适合在栗园草场种植,在这个老头的试验和推广下,栗园草场的村民们第一次吃上了大米。
种上水稻后,这老头又带领村民种植其它经济作物、养猪、开小工厂生产糖果、烤酒…
劳做时村民也会问他身上的刀伤枪伤烧伤是怎么回事,他总是简单说打仗时留下的。
这个老头叫邹习祥,年轻时就是当地有名的猎人,49年6月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同年十一月成为一名解放战士。
1950年2月,邹习祥侦察引导部队全歼土匪一个连
1950年10月,邹习祥于黄平县活捉匪首皮老满
对于他来说,这些都是小事
后来他参加了#抗美援朝#
在上甘岭,邹习祥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伤痕累累,带领战友冷枪歼敌无数,而他一人就狙杀了203名敌人,是志愿军著名#狙击手#
他本人被志愿军总部授予“冷枪英雄”称号
?五十年代末转业时,他选择回老家务农,正所谓: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2/05/-7Q2p-j088KvT1kSds-fu.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2/05/-7Q2p-qcxZeT3cSlc-sg.jpg[/img]
1949年被解放后拒绝领路费回家,而是参加解放军。上甘岭战役时是15军135团1营1连机枪排排长,206发子弹击毙203名敌人。1956年转业,部队想在贵阳为他安排工作,但选择带着东北稻种返乡种地。过去以苞谷、红薯、蕨根为主食的家乡人第一次吃上了大米。1993年去世,享年72岁。老人生前从来不碰罐头食品[s:ac: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