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hazard_Sushi
2020-11-28T00:17:56+00:00
谁搞死了虾米
2015年7月,阿里宣布成立音乐集团,高晓松出任董事长,宋柯任CEO。两个月后,新网商峰会上,高晓松放出豪言壮语:“我们争取在三年内做成一家世界级的音乐机构。”
高晓松的自信来源于自己和宋柯的清华理工科出身,在国内外音乐行业的资源积累,以及马云给予发挥空间相当自由。
高晓松是个文人,不是商人。商峰会上,他不用任何高科技辅助、不用任何数据,拿着一支话筒侃侃而谈,宛若《晓松说》录制现场。
关于未来布局,高晓松讲了一个笑话。他说,自己之前特别看不懂音乐公司之间“拼的跟血葫芦似的,互相砸多少亿买版权,两边剑拔弩张”,觉得他们是在一张大棋盘上下五子棋。
那么大的棋盘,空余的地方没人落一个字,光挤在中间那一块血拼。棋盘的中腹部是“音乐版权”,边角地是音乐产业的其他环节。高晓松以为自己看透了。
高晓松认为,阿里要做音乐公司,不仅是音乐播放器公司,于是决心放弃对中腹的抢夺,转而去开拓更广阔空间的胜利。
事实证明,高晓松错了。这不是盘容得你步步为营的围棋,这就是盘五子棋。对手率先连成五子,便已注定输赢。
而就在这一年的7月9日,国家版权局发布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要求在7月31日前,各网络音乐服务商必须将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
这是音乐平台间版权争夺战的开端。
一年后,QQ音乐与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合并,组成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继续疯狂加码版权。
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在线音乐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酷狗、QQ音乐、酷我音乐在音乐版权的覆盖率共为90%,阿里音乐仅有20%。
与此同时,高晓松把虾米放在了一边,专注于把天天动听改版为“阿里星球”,将音乐制作、演出、场地租赁、购票、广告宣传等音乐产业各环节整合在一起,打造“音乐界的淘宝”。
阿里音乐主动放弃播放器产品的决定,让王皓十分难过。2016年1月,他离开了音乐事业部,加入钉钉团队。
“有些行业注定要死去,我干脆等他涅槃好了。”离开前,王皓发了这么一条朋友圈。
阿里星球上线不过8个月,宣布停止服务。下线时,它在APP store的评分仅有二星。
虾米没死,但在版权大战中已丧失先机,版权和用户双双流失,主流曲库“灰”得千疮百孔。
从那之后,虾米音乐便仅仅作为小众乐迷自留地残喘着。
2019年9月,阿里全资收购网易考拉,同时还投资网易云音乐7亿美元,收购后者约10%股份。
优酷旗下《一起乐队吧》《这!就是原创》等综艺节目音源也意外地被输送至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手中。
还有人注意到,阿里推出的88vip联名会员卡,去年还只有虾米音乐,今年变成了网易云和虾米二选一。
阿里没有对虾米进一步规划,反而将资源和资金递给了虾米的竞争对手们。不禁引外界猜疑,虾米音乐要被放弃了吗?
​ 和腾讯相比,在文娱领域,不管是音乐、长视频还是电影,阿里的表现都不尽人意。这与两者的基因有关系。
腾讯因微信、QQ起家,手握最大的“流量”来源,可以为旗下产业源源不断地赋能。而阿里凭电商起家,掌握淘宝和天猫两大消费平台,它需要的是为电商平台引流。
比如,让阿里错失版权大战的那次判断失误,是将天天动听定位为“音乐产业的淘宝”,这思路与文娱产业的逻辑相违背。
文娱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先将内容推销给消费者,再将消费者的注意力二次售卖给广告商,以此盈利。
阿里用传统电商思路往上套,想把乐器、词曲、门票、音乐作品直接出售给观众。至少,目前这行不通——人们的文化消费理念还远远没达到那一步。
《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秋季大报告》中,甚至都没有虾米音乐的身影。来源:QuestMobile
虾米的没落,是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但这也不仅仅意味着一个音乐播放器的消失。
极光大数据和易观数据显示,2019年,虾米音乐的市场渗透率仅为1%,月活跃用户量500万——QQ音乐的数字是它的50倍。艾媒咨询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截止去年,月活排名前三的手机音乐APP,全被腾讯娱乐音乐集团霸占。
2015年7月,阿里宣布成立音乐集团,高晓松出任董事长,宋柯任CEO。两个月后,新网商峰会上,高晓松放出豪言壮语:“我们争取在三年内做成一家世界级的音乐机构。”
高晓松的自信来源于自己和宋柯的清华理工科出身,在国内外音乐行业的资源积累,以及马云给予发挥空间相当自由。
高晓松是个文人,不是商人。商峰会上,他不用任何高科技辅助、不用任何数据,拿着一支话筒侃侃而谈,宛若《晓松说》录制现场。
关于未来布局,高晓松讲了一个笑话。他说,自己之前特别看不懂音乐公司之间“拼的跟血葫芦似的,互相砸多少亿买版权,两边剑拔弩张”,觉得他们是在一张大棋盘上下五子棋。
那么大的棋盘,空余的地方没人落一个字,光挤在中间那一块血拼。棋盘的中腹部是“音乐版权”,边角地是音乐产业的其他环节。高晓松以为自己看透了。
高晓松认为,阿里要做音乐公司,不仅是音乐播放器公司,于是决心放弃对中腹的抢夺,转而去开拓更广阔空间的胜利。
事实证明,高晓松错了。这不是盘容得你步步为营的围棋,这就是盘五子棋。对手率先连成五子,便已注定输赢。
而就在这一年的7月9日,国家版权局发布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要求在7月31日前,各网络音乐服务商必须将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
这是音乐平台间版权争夺战的开端。
一年后,QQ音乐与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合并,组成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继续疯狂加码版权。
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在线音乐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酷狗、QQ音乐、酷我音乐在音乐版权的覆盖率共为90%,阿里音乐仅有20%。
与此同时,高晓松把虾米放在了一边,专注于把天天动听改版为“阿里星球”,将音乐制作、演出、场地租赁、购票、广告宣传等音乐产业各环节整合在一起,打造“音乐界的淘宝”。
阿里音乐主动放弃播放器产品的决定,让王皓十分难过。2016年1月,他离开了音乐事业部,加入钉钉团队。
“有些行业注定要死去,我干脆等他涅槃好了。”离开前,王皓发了这么一条朋友圈。
阿里星球上线不过8个月,宣布停止服务。下线时,它在APP store的评分仅有二星。
虾米没死,但在版权大战中已丧失先机,版权和用户双双流失,主流曲库“灰”得千疮百孔。
从那之后,虾米音乐便仅仅作为小众乐迷自留地残喘着。
2019年9月,阿里全资收购网易考拉,同时还投资网易云音乐7亿美元,收购后者约10%股份。
优酷旗下《一起乐队吧》《这!就是原创》等综艺节目音源也意外地被输送至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手中。
还有人注意到,阿里推出的88vip联名会员卡,去年还只有虾米音乐,今年变成了网易云和虾米二选一。
阿里没有对虾米进一步规划,反而将资源和资金递给了虾米的竞争对手们。不禁引外界猜疑,虾米音乐要被放弃了吗?
​ 和腾讯相比,在文娱领域,不管是音乐、长视频还是电影,阿里的表现都不尽人意。这与两者的基因有关系。
腾讯因微信、QQ起家,手握最大的“流量”来源,可以为旗下产业源源不断地赋能。而阿里凭电商起家,掌握淘宝和天猫两大消费平台,它需要的是为电商平台引流。
比如,让阿里错失版权大战的那次判断失误,是将天天动听定位为“音乐产业的淘宝”,这思路与文娱产业的逻辑相违背。
文娱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先将内容推销给消费者,再将消费者的注意力二次售卖给广告商,以此盈利。
阿里用传统电商思路往上套,想把乐器、词曲、门票、音乐作品直接出售给观众。至少,目前这行不通——人们的文化消费理念还远远没达到那一步。
《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秋季大报告》中,甚至都没有虾米音乐的身影。来源:QuestMobile
虾米的没落,是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但这也不仅仅意味着一个音乐播放器的消失。
极光大数据和易观数据显示,2019年,虾米音乐的市场渗透率仅为1%,月活跃用户量500万——QQ音乐的数字是它的50倍。艾媒咨询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截止去年,月活排名前三的手机音乐APP,全被腾讯娱乐音乐集团霸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