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热点大概率炒的也不是之前的票,过气龙头不如狗[s:ac:茶]
碳指标价格啊 如果不值钱,就是垃圾
值钱 就是每年多多少利润
新能源是指标卖方
ccer才是碳交易大头。配额大家都不够用。后期就看其他行业何时纳入交易
[quote][pid=535321485,27760404,1]Reply[/pid] Post by [uid=42279412]嘴炮股神[/uid] (2021-07-25 15:32):
碳指标价格啊 如果不值钱,就是垃圾
值钱 就是每年多多少利润
新能源是指标卖方[/quote]一直不太理解 最先实验的是电力企业,长源和华银,到底是因为原先碳排放大,现在可以购买指标所以发展好,还是其他方面利好电力企业。另一个节能减排的企业呢?长期看碳中和还有利于这些企业吗
[quote][pid=535336539,27760404,1]Reply[/pid] Post by [uid=6739446]jonathan_7[/uid] (2021-07-25 16:43):
一直不太理解 最先实验的是电力企业,长源和华银,到底是因为原先碳排放大,现在可以购买指标所以发展好,还是其他方面利好电力企业。另一个节能减排的企业呢?长期看碳中和还有利于这些企业吗[/quote]这个本意是好的,但是会不会走歪就不知道了
本质就是一个东西根据产出配置碳指标,清洁能源,环保企业就把指标卖给搞污染的企业,达到市场调控的作用
但事全世界这东西,都是资本割羊毛的一环,没有啥特成功案例
而且会不会发展到后期,有的企业利用关系,卖指标也不一定
[quote][pid=535336539,27760404,1]Reply[/pid] Post by [uid=6739446]jonathan_7[/uid] (2021-07-25 16:43):
一直不太理解 最先实验的是电力企业,长源和华银,到底是因为原先碳排放大,现在可以购买指标所以发展好,还是其他方面利好电力企业。另一个节能减排的企业呢?长期看碳中和还有利于这些企业吗[/quote]长源和华银是因为有碳交易所股份
[quote][pid=535315189,27760404,1]Reply[/pid] Post by [uid=1221773]yclal[/uid] (2021-07-25 15:03):
同想知道,长源求按摩[/quote]我一直没看懂长源,一火力发电怎么算新能源,估值这么高。
[quote][pid=535323026,27760404,1]Reply[/pid] Post by [uid=3569211]夜雪猫猫[/uid] (2021-07-25 15:39):
ccer才是碳交易大头。配额大家都不够用。后期就看其他行业何时纳入交易[/quote]对,就是下半年会不会纳入新行业了。
[quote][pid=535353522,27760404,1]Reply[/pid] Post by [uid=489562]林_惊_羽[/uid] (2021-07-25 17:59):
参照雄安新区概念[/quote]哦,懂了找傻子接盘。
碳中和这个项目预计第一阶段开放高排放的必要行业(发电)以促进交易为首要目标,在给予各相关单位配额的情况进行测试。这个过程大概会是2-3年左右,下阶段开始的标志应该是建筑行业的引进,不过条件则是城市车辆的电动比例达到一个层次(电池技术产能突破)。建筑行业入场后大概还会有一波政策调整,现在国内的发展方向还没有确定走什么路线[s:ac:茶]
所以我七年前的研习的硕士方向总算能用上了,不过估计还要有3-5年的发展期才能成熟
[quote][pid=535353419,27760404,1]Reply[/pid] Post by [uid=63156070]健步鞋代言人拜登[/uid] (2021-07-25 17:58):
对,就是下半年会不会纳入新行业了。[/quote]会逐渐加快的,各行业都在统计碳排放算法。。
下一个应该是钢铁。
就算没纳入全国交易,但是配额早就在实行。
[quote][pid=535355904,27760404,1]Reply[/pid] Post by [uid=14272069]玖镜黄泉[/uid] (2021-07-25 18:09):
碳中和这个项目预计第一阶段开放高排放的必要行业(发电)以促进交易为首要目标,在给予各相关单位配额的情况进行测试。这个过程大概会是2-3年左右,下阶段开始的标志应该是建筑行业的引进,不过条件则是城市车辆的电动比例达到一个层次(电池技术产能突破)。建筑行业入场后大概还会有一波政策调整,现在国内的发展方向还没有确定走什么路线[s:ac:茶]
所以我七年前的研习的硕士方向总算能用上了,不过估计还要有3-5年的发展期才能成熟[/quote]不可能拖那么久的。好多国企设定的目标就是
2025,甚至2023年碳达峰。。
[quote][pid=535358616,27760404,1]Reply[/pid] Post by [uid=3569211]夜雪猫猫[/uid] (2021-07-25 18:21):
不可能拖那么久的。好多国企设定的目标就是
2025,甚至2023年碳达峰。。[/quote]这东西不是靠多快好省就能上马的东西,要不然欧洲那边怎么都拖了这么久,甚至航空业居然还有免费送的配额呢[s:ac:茶]
我可是毕业后在国外七年找不到相关行业工作,转行去做了制药的[s:ac:瞎]
水泥吧 需求下降+减碳要求估计会像地产的需求下降+融资限制一样淘汰一大堆企业 产能出清后完成龙头集中度的大幅提高
[quote][pid=535360404,27760404,1]Reply[/pid] Post by [uid=14272069]玖镜黄泉[/uid] (2021-07-25 18:29):
这东西不是靠多快好省就能上马的东西,要不然欧洲那边怎么都拖了这么久,甚至航空业居然还有免费送的配额呢[s:ac:茶]
我可是毕业后在国外七年找不到相关行业工作,转行去做了制药的[s:ac:瞎][/quote]我国各省试点已经开了很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