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pid=582880247,30348546,1]Reply[/pid] Post by [uid=976133]AK-48[/uid] (2022-01-20 03:41):
没防抖感觉像是故意阉割的一样[/quote]确实,虽然加了散热但是那么大个一个机身没防抖感觉..[s:ac:哭笑]很奇怪
hdmi完全是阉割;不过防抖说不上完全阉割吧,这玩意就算关闭了也会抖来抖去。。
其实cmos防抖感觉不如镜头防抖,开了之后画面边缘总是波动严重,rf的镜头防抖还是比较普及的,倒不是啥问题
[quote][pid=582932762,30348546,1]Reply[/pid] Post by [uid=25718180]九条可怜[/uid] (2022-01-20 10:55):
其实cmos防抖感觉不如镜头防抖,开了之后画面边缘总是波动严重,rf的镜头防抖还是比较普及的,倒不是啥问题[/quote]佳能也许是考虑过的,没准是为了散热,C70和FX3也都没ibis,不过S1H是有的...
但是这东西也没内置nd[s:ac:哭笑]虽然竞品也没有
C70宽容度和内置ND还是占优,现在经销商那边价格应该也就2W9左右
我觉得这是分辨率爆表的入门电影机(可能并没有入门),充分满足了参数党的需求
入门级8k60机身
不过其他性能完全没有满足小团队需求
[quote][pid=582962966,30348546,1]Reply[/pid] Post by [uid=62871715]天择哥哥[/uid] (2022-01-20 12:35):
比A1 Z9 便宜那么多,要什么自行车[/quote]可下面有A7s3
Reply to [pid=582968562,30348546,1]Reply[/pid] Post by [uid=63137195]花尚开[/uid] (2022-01-20 12:56)
8K60帧 和 4500W拍照能力 综合能力已经强过A7S3了, A7S3优点还是双ISO和大果粒,他们不是同样方向的,R5C更偏向旗舰全能机的设计,
重要的还是看散热能力,毕竟电子产品在同个科技水平,性能和发热几乎等比的。
主要是机身防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CMOS的高速读出需要固定住散热,这一刀有点伤。
[quote][pid=582971160,30348546,1]Reply[/pid] Post by [uid=62871715]天择哥哥[/uid] (2022-01-20 13:07):
8K60帧 和 4500W拍照能力 综合能力已经强过A7S3了, A7S3优点还是双ISO和大果粒,他们不是同样方向的,R5C更偏向旗舰全能机的设计,
重要的还是看散热能力,毕竟电子产品在同个科技水平,性能和发热几乎等比的。
主要是机身防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CMOS的高速读出需要固定住散热,这一刀有点伤。[/quote]R5C开机键用了新模式,照片模式和录像模式分开,要切换还要关机,加上没有防抖,它的拍照能力纵使多强,要使用也是麻烦多多
另外部份视频模式要外接电源才能使用
综合性能更强,但给用户的只是白白花多了钱
R5C是个刀法很精准的产品,不含税28000,含税32000,正好夹在竞品中间。
1. 全画幅8K分辨率,无论是输出8K还是超采4K,都比S35的锐度更有优势。
2. 率先实现8K60 RAW录制。回应友商的饼,稳住客户。
3. 因为已经属于偏视频向的机器,因此大部分时候都要装在稳定器甚至steadicam上使用,因此机身防抖可以顺势阉割掉,仅镜头防抖也能实现相对稳定的效果。目前RF镜头基本上都有内置防抖。
槽点也很明显
1. 一台机子,两套系统,切换要关机,重启要五六秒(不含cmos除尘)(KaiW的油管视频实测)。
2. 手持拍摄,热风出风口正对手腕。
3. 外观设计见仁见智,甚至会有这个是一个中画幅后背的错觉。
4. RAW码率超大,却只提供CFB和SD双卡,HDMI还是阉割的。
没有防抖没关系,但是麦扣HDMI,简直就是刀法精准。。
Reply to [pid=582998524,30348546,1]Reply[/pid] Post by [uid=41381182]StanleyTsim[/uid] (2022-01-20 14:53)
进风散热设计有看到应该是右侧进风左侧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