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
2020-10-22T13:35:34+00:0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23/-cckxQ5-fnylK2dT3cSsg-lc.jpg.thumb.jpg[/img]
伴随着期待和争议,《金刚川》终于上映了。撇开《八佰》导演管虎在电影上映之前诸多引人非议的举动不谈,《金刚川》这部电影,本身是否有足够的质量支撑其献礼片的称号,是否能让70年前的立国之战重新走上台前,在观影前,都得打上一个问号。也正因此,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影院,庆幸,这部电影并没有让我失望。
以下观点可能含有剧透内容,请大家谨慎观看!
电影开场交代了时代的背景,看到这里我的尴尬症犯了。随着电影的进行,遭到网友诟病的解释性文字的出现,让我更加怀疑,电影的主创方是否过于低估了中国电影观众的观影水平。当整部电影中频繁出现的重复画面一次次在我眼前闪过时(这种情况在美军这一部分时尤甚)我的症状达到了顶点——是否是因为我们是“最差”的观众,需要反复提醒、告知才能弄懂剧情?带着不满情绪,观影继续。
如果这种不满情绪伴随始终,那么《金刚川》毫无疑问会被我认定为一部“不好看”的电影。但是,这部电影,却成功的用开场营造的悬念,吸引住了我,让我没有“中途离场”。最后,这些悬念在一场“骑士对决”中达到高潮——不 得不说,张译在电影中的表演,有血有肉,那场生死对决,成为了让我最为动容的泪点。
但是,这个“泪点”,却成为了另外一个问题——对于我来说,已经被渲染起来的情感,在这一刻已经达到了顶峰,这导致,最后本应该是全片高潮的“桥”的部分,却不能再引起我的共情。就我个人来看,这不得不说是情节设置上让我感到可惜的地方。
然而,瑕不掩瑜,就我个人来看,《金刚川》想要达到的效果,想要渲染的情感达到了,尤其,当我离开影院时,一位年龄远高于我的观众,说道:“七十年前我们都不怕,现在还怕什么”这句话时,我感受到,这部电影,已经点起了一把火,中国人民内心中的那团火,那团舍身忘死,吸引敌人的火;那团不畏强敌,敢于亮剑的火;那团前赴后继,继往开来的火。
对于整部电影来说,“桥”是意象的集合,围绕着“桥”,纵使血肉横飞,化为焦炭,也无怨无悔,视死如归。这是70年前志愿军战士之所以战胜武器装备远胜于自己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时最重要的倚仗,也是70多年来中国飞速发展,追赶世界的重要凭依,更是70年后我们展望未来,开拓进取的重要支撑。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打不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打不垮的,中国人民是打不垮的。就如同电影中的“桥”,你可以一次一次的把“桥”摧毁,但是你摧毁不了中国人民取得胜利,走向胜利的决心与勇气。《金刚川》,把这种精神传递给了我,让这次观影不虚此行。
我忽然能够理解,为什么电影中会有那么多重复的画面以及解释性的文字——走进影院的观众,并不都是泥潭满腹经纶的老哥,不都是豆瓣曲高和寡的评论家,不都是票吧纵贯古今的影迷,走进电影院的,很多,都是生活在当下,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许,导演们,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通畅的了解电影的叙事,才这么做的吧?
如果给这部电影打个分,在我看来,是7.5分。在4个月的时间里,能够达到这种质量,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如果更经雕琢,我们应该能看到更好的抗美援朝电影。希望后续的《长津湖》、《冰冷的枪》能够带给观众更佳的观影体验。
牢记历史,走向未来。愿今天的我们能让祖国繁荣昌盛,不负先烈先烈的牺牲付出;同样,我们也当牢记,面对强权和外敌,不应丧失勇气,“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伴随着期待和争议,《金刚川》终于上映了。撇开《八佰》导演管虎在电影上映之前诸多引人非议的举动不谈,《金刚川》这部电影,本身是否有足够的质量支撑其献礼片的称号,是否能让70年前的立国之战重新走上台前,在观影前,都得打上一个问号。也正因此,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影院,庆幸,这部电影并没有让我失望。
以下观点可能含有剧透内容,请大家谨慎观看!
电影开场交代了时代的背景,看到这里我的尴尬症犯了。随着电影的进行,遭到网友诟病的解释性文字的出现,让我更加怀疑,电影的主创方是否过于低估了中国电影观众的观影水平。当整部电影中频繁出现的重复画面一次次在我眼前闪过时(这种情况在美军这一部分时尤甚)我的症状达到了顶点——是否是因为我们是“最差”的观众,需要反复提醒、告知才能弄懂剧情?带着不满情绪,观影继续。
如果这种不满情绪伴随始终,那么《金刚川》毫无疑问会被我认定为一部“不好看”的电影。但是,这部电影,却成功的用开场营造的悬念,吸引住了我,让我没有“中途离场”。最后,这些悬念在一场“骑士对决”中达到高潮——不 得不说,张译在电影中的表演,有血有肉,那场生死对决,成为了让我最为动容的泪点。
但是,这个“泪点”,却成为了另外一个问题——对于我来说,已经被渲染起来的情感,在这一刻已经达到了顶峰,这导致,最后本应该是全片高潮的“桥”的部分,却不能再引起我的共情。就我个人来看,这不得不说是情节设置上让我感到可惜的地方。
然而,瑕不掩瑜,就我个人来看,《金刚川》想要达到的效果,想要渲染的情感达到了,尤其,当我离开影院时,一位年龄远高于我的观众,说道:“七十年前我们都不怕,现在还怕什么”这句话时,我感受到,这部电影,已经点起了一把火,中国人民内心中的那团火,那团舍身忘死,吸引敌人的火;那团不畏强敌,敢于亮剑的火;那团前赴后继,继往开来的火。
对于整部电影来说,“桥”是意象的集合,围绕着“桥”,纵使血肉横飞,化为焦炭,也无怨无悔,视死如归。这是70年前志愿军战士之所以战胜武器装备远胜于自己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时最重要的倚仗,也是70多年来中国飞速发展,追赶世界的重要凭依,更是70年后我们展望未来,开拓进取的重要支撑。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打不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打不垮的,中国人民是打不垮的。就如同电影中的“桥”,你可以一次一次的把“桥”摧毁,但是你摧毁不了中国人民取得胜利,走向胜利的决心与勇气。《金刚川》,把这种精神传递给了我,让这次观影不虚此行。
我忽然能够理解,为什么电影中会有那么多重复的画面以及解释性的文字——走进影院的观众,并不都是泥潭满腹经纶的老哥,不都是豆瓣曲高和寡的评论家,不都是票吧纵贯古今的影迷,走进电影院的,很多,都是生活在当下,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许,导演们,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通畅的了解电影的叙事,才这么做的吧?
如果给这部电影打个分,在我看来,是7.5分。在4个月的时间里,能够达到这种质量,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如果更经雕琢,我们应该能看到更好的抗美援朝电影。希望后续的《长津湖》、《冰冷的枪》能够带给观众更佳的观影体验。
牢记历史,走向未来。愿今天的我们能让祖国繁荣昌盛,不负先烈先烈的牺牲付出;同样,我们也当牢记,面对强权和外敌,不应丧失勇气,“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