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Kermit ⟡
2024-10-22T07:41:00+00:00
最近对于一场讲座引发的思考:
女拳这场“运动”,最终目的是什么?
女拳的目的是“平等”么?
明显是否定的。中国从建国以来就在倡导女性解放,中国社会环境在女拳之前也多在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拿极端案例并不能证明中国放弃过将女性解放作为国策坚持。
如果,女拳和国家女性解放的政治目的一致,那你并不能解释女拳对于一切政治权威的抵触和反抗,甚至对于国家时刻处于诋毁状态,对于女性政策不领情甚至不屑于顾。她们最开心的行为在于女性在各个领域掌权,而不在意这些女性做了什么。她们在意的是“权”,哪怕这些“权贵女性”从来没做过任何真正利于她们的事情。
但女拳确实是在争夺什么,所以我们从女拳诞生的环境切入视角思考——资本。
通过这么多年的资本在中国的操作总结,我们了解到任何对定义的争夺,都是对一种资源的整合垄断行为。任何新造出来的资源概念,都有它对于初次交易的渴望。因为只有第一次的交易,才能让垄断概念的人们得到了它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定价权。
女拳始终把她们的火力集中在“女性”这个核心词汇,她们对于“女性”定义的争夺,造成了她们对“女性”行为的解释权。完全在资本环境中诞生的女拳必定不会做无利可图的行为,她们的垄断必然也是他们目的的方向,她们在夺取“女性”的定价权!
被定价后,“女性”真正成为符合资本规则的商品。
资本眼中,万物皆可成为商品,但是这个商品需要符合市场规则。它不是封建社会中在阴暗角落里原始的皮肉交易,它也不被允许在当今社会成为可以放在柜台里阳光下的商品,这严重不符合资本对商品的市场预期,托西方对市场的描述,商品应该是可以无阻碍不加干扰畅行的东西。
所以,对“女性”的商品化改造,对人类一半人口的可交易化改造迫在眉睫。
一切透明可视化么,NO,那是属于革命的行为,不属于资本。对于商业资本,他们只会把自己的目的藏的更深。
首先,这应该是一场口号高尚的运动,只有光才能掩盖下面的阴暗。其次,这个口号必须要让这个群体里面的“工贼”喊出,只有内部出现自己培养的意见领袖,才能打消群体中的怀疑。最后,这必须是一场引导群体真正拥抱资本市场的运动,为此,就必须加深“女性”对于国家,政治等深刻束缚资本的一切因素的憎恶。
条件有了,第二个问题来了:
资本环境下,真正的商品是什么样的?
如果你看过西方连债务都可以成为商品,那么你就不能提到“女性”和“商品”,就只能想到一场皮肉交易。
女拳为何能和资本如此亲密无间的交融,这是一场皮肉交易就可以满足的商业行为么?答案是否定的,这大大限制了资本的参与度,也就是获利不足。
把目光放在现在的生态化战略,我从中获得灵感。你在看中国的战略转型是在给山水田林湖草这些彼此交织的生态资源,尝试给他们定价!经济是这样,但这次中西方再次由自己的哲学和历史产生分歧。
在中国苦恼光、风、日出日落、大漠风沙如何定价的时候,西方则大踏步的已经实践了对于“女性”面容、声音、情感、腿、皮肤、喜怒等身体部位和身体化学反应的定价。(并不止于女性,甚还有男性,甚至包括活体内一切器官、死亡后情感价值的定价,西方的目光放在了对于人类作为商品的深挖!)
是的,女拳的话语环境下,女性的一切皆有价值!她们乐于晒出自己的身体,乐于晒出自己的活动轨迹,乐于公示她们的心理情感,并且强硬的把这些都筑上不可攻击的高墙。
在“女性”定义下,男女双方对女性的关注点也迎来了大规模的解体,脸、皮肤、胸、腿、屁股、声音、情绪、品德、爱好、学识等。人们眼里的女性也不再是一个整体,被“肢解”后,你就不能谈对于这些的价值判断是再出于对“人”的判断!
定义后总要产生利益,也只有在人类大规模的交换行为中,资本才能真正的参与其中获利。现在提到互联网陌生的“女性”时,人们的判断标准已经转换为“贵贱”,这是标准的商品判断方式。“女性”从这场运动中获得了抬高自己“身价”的方式,给“肢解”的自己各个部分寻找优良的部分标价,然后开始包装。
这场“包装”,就是资本全面参与的部分,马云对女性的赞扬不绝于耳,“女性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没败家女人,只有爱家女人”……“觉醒”的女性确实让资本的门面更好看了,每个线下和线上的橱窗都铺满了精致的女性海报,她们也确实让资本的报表更加好看了。
美丽是代价昂贵的行为,深入接触过美丽背后的人们都懂得。岂止是美丽,旅游的爱好、好听的声音、“纯欲”、“高雅”、“高学历”这些背后都是昂贵的成本。这些都是“女性”这场光鲜运动后被刻意忽视的成本。(丑陋的人在扭曲概念,但她们从来不会把美和丑这两个字颠倒,她们只是改了对美的定义,但她们否定不了对美的追求,再丑的面容,她们也会追求皮肤状态和化妆品不是么。)
光鲜的拥抱资本后,“女性”失去了什么?
这里我们依然要从商品的视角出发,商品有自己的属性:
1. 保质期。青春是一场交易,但是人生不只有青春。女拳话语下,女性爆发的光辉是对于人生的一次性提现。商品在贩卖期间永远夺目,但是下架后呢?正常环境下,人的价值通过自己不断的社会实践成长而提升,但给自己定价后,你的成长只是身体附加值的成长,人类最终的思考则被深深禁锢。女性的价值当然可以摆脱生育,可以切割子宫,但是去掉这个器官和它带来的人际维系后,你是否应该还有别的人生价值?女拳话语也只是把子宫当成了商品运营,把自己当“生产资料”,却丧失了真正对生产资料的把握。人生最有价值的恰恰是时光,你却卖了出去。
2.消费者。商品终究要通过交易产生价值,资本离不开市场,资本的棋子更不能。不管是“女性”对身体的运营产生了何等收益,你可以是网红,也可以是爱情“海王”,亦或是职场“横行”的白领,不论在这场光鲜中得到什么身份,都不否认这是通过交易中的消费者支付产生的价值跃升。“女性”通过身价提升距离“平等”更近了么?NO,恰恰在这场运动中“女性”和“男性”绑定的更深了!独立这个词,从红色时代后渐渐消失,成为商品后的人,你不被允许做任何使商品掉价的行为,而常常这些行为,都被社会其他人所定义。在市场中,你失去了对面看着你的镜子,你是否还有价值?嗯,人力资源,多么讽刺的词汇,你是否也在维护自己的人“红”资源?
3.宣发成本。女拳终究是一场口号,落实到被这些口号影响的“女性”身上,她们才需要为切实改变的人生轨迹付出实实在在的成本。贫穷是“女权”么?我觉得大部分女性不会认可,这不符合女拳意见领袖带给她们的幻想。但是不掌握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的致富也不符合社会物质规律。把自己作为商品推销出去,成为附庸就成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就像大多数推销路径,在走入橱窗前的一切成本都要自己承受。女拳走到今天,已经不是一小撮人的狂欢,“女拳”在这场名利场中的竞争也很激烈。所以,内卷不可避免,因为是“女性”,“女性”就会对你退让么?那可不是人性。挥起拳头打在你身上的时候,你真的在意这拳头来自男性还是女性吗?结果是你都挨了打。
最后,男性就可以只是嘲讽的看待这场“女拳”闹剧么?
当然不是,网上很多人从性别对立方向发起的反抗,有压迫就有反抗,理所当然!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学习并警醒这场资本对女性改造的教学课。毕竟资本只对把女性作为商品感兴趣么?《人力资本》,不是么,资本也不会放过把男性变为商品。
反者道之动,男性反抗“女拳”的运动,也要警醒是不是只是位置互换,表面上我们得意洋洋的站上了以前对方光鲜的位置,结果却是把自己卖了干净,成为了资本二元转化下以前的“她们”。
(一些小感想到此而止,这么长的东西如果真有人看,感谢你。不成熟的思考,万望见谅。)
女拳这场“运动”,最终目的是什么?
女拳的目的是“平等”么?
明显是否定的。中国从建国以来就在倡导女性解放,中国社会环境在女拳之前也多在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拿极端案例并不能证明中国放弃过将女性解放作为国策坚持。
如果,女拳和国家女性解放的政治目的一致,那你并不能解释女拳对于一切政治权威的抵触和反抗,甚至对于国家时刻处于诋毁状态,对于女性政策不领情甚至不屑于顾。她们最开心的行为在于女性在各个领域掌权,而不在意这些女性做了什么。她们在意的是“权”,哪怕这些“权贵女性”从来没做过任何真正利于她们的事情。
但女拳确实是在争夺什么,所以我们从女拳诞生的环境切入视角思考——资本。
通过这么多年的资本在中国的操作总结,我们了解到任何对定义的争夺,都是对一种资源的整合垄断行为。任何新造出来的资源概念,都有它对于初次交易的渴望。因为只有第一次的交易,才能让垄断概念的人们得到了它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定价权。
女拳始终把她们的火力集中在“女性”这个核心词汇,她们对于“女性”定义的争夺,造成了她们对“女性”行为的解释权。完全在资本环境中诞生的女拳必定不会做无利可图的行为,她们的垄断必然也是他们目的的方向,她们在夺取“女性”的定价权!
被定价后,“女性”真正成为符合资本规则的商品。
资本眼中,万物皆可成为商品,但是这个商品需要符合市场规则。它不是封建社会中在阴暗角落里原始的皮肉交易,它也不被允许在当今社会成为可以放在柜台里阳光下的商品,这严重不符合资本对商品的市场预期,托西方对市场的描述,商品应该是可以无阻碍不加干扰畅行的东西。
所以,对“女性”的商品化改造,对人类一半人口的可交易化改造迫在眉睫。
一切透明可视化么,NO,那是属于革命的行为,不属于资本。对于商业资本,他们只会把自己的目的藏的更深。
首先,这应该是一场口号高尚的运动,只有光才能掩盖下面的阴暗。其次,这个口号必须要让这个群体里面的“工贼”喊出,只有内部出现自己培养的意见领袖,才能打消群体中的怀疑。最后,这必须是一场引导群体真正拥抱资本市场的运动,为此,就必须加深“女性”对于国家,政治等深刻束缚资本的一切因素的憎恶。
条件有了,第二个问题来了:
资本环境下,真正的商品是什么样的?
如果你看过西方连债务都可以成为商品,那么你就不能提到“女性”和“商品”,就只能想到一场皮肉交易。
女拳为何能和资本如此亲密无间的交融,这是一场皮肉交易就可以满足的商业行为么?答案是否定的,这大大限制了资本的参与度,也就是获利不足。
把目光放在现在的生态化战略,我从中获得灵感。你在看中国的战略转型是在给山水田林湖草这些彼此交织的生态资源,尝试给他们定价!经济是这样,但这次中西方再次由自己的哲学和历史产生分歧。
在中国苦恼光、风、日出日落、大漠风沙如何定价的时候,西方则大踏步的已经实践了对于“女性”面容、声音、情感、腿、皮肤、喜怒等身体部位和身体化学反应的定价。(并不止于女性,甚还有男性,甚至包括活体内一切器官、死亡后情感价值的定价,西方的目光放在了对于人类作为商品的深挖!)
是的,女拳的话语环境下,女性的一切皆有价值!她们乐于晒出自己的身体,乐于晒出自己的活动轨迹,乐于公示她们的心理情感,并且强硬的把这些都筑上不可攻击的高墙。
在“女性”定义下,男女双方对女性的关注点也迎来了大规模的解体,脸、皮肤、胸、腿、屁股、声音、情绪、品德、爱好、学识等。人们眼里的女性也不再是一个整体,被“肢解”后,你就不能谈对于这些的价值判断是再出于对“人”的判断!
定义后总要产生利益,也只有在人类大规模的交换行为中,资本才能真正的参与其中获利。现在提到互联网陌生的“女性”时,人们的判断标准已经转换为“贵贱”,这是标准的商品判断方式。“女性”从这场运动中获得了抬高自己“身价”的方式,给“肢解”的自己各个部分寻找优良的部分标价,然后开始包装。
这场“包装”,就是资本全面参与的部分,马云对女性的赞扬不绝于耳,“女性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没败家女人,只有爱家女人”……“觉醒”的女性确实让资本的门面更好看了,每个线下和线上的橱窗都铺满了精致的女性海报,她们也确实让资本的报表更加好看了。
美丽是代价昂贵的行为,深入接触过美丽背后的人们都懂得。岂止是美丽,旅游的爱好、好听的声音、“纯欲”、“高雅”、“高学历”这些背后都是昂贵的成本。这些都是“女性”这场光鲜运动后被刻意忽视的成本。(丑陋的人在扭曲概念,但她们从来不会把美和丑这两个字颠倒,她们只是改了对美的定义,但她们否定不了对美的追求,再丑的面容,她们也会追求皮肤状态和化妆品不是么。)
光鲜的拥抱资本后,“女性”失去了什么?
这里我们依然要从商品的视角出发,商品有自己的属性:
1. 保质期。青春是一场交易,但是人生不只有青春。女拳话语下,女性爆发的光辉是对于人生的一次性提现。商品在贩卖期间永远夺目,但是下架后呢?正常环境下,人的价值通过自己不断的社会实践成长而提升,但给自己定价后,你的成长只是身体附加值的成长,人类最终的思考则被深深禁锢。女性的价值当然可以摆脱生育,可以切割子宫,但是去掉这个器官和它带来的人际维系后,你是否应该还有别的人生价值?女拳话语也只是把子宫当成了商品运营,把自己当“生产资料”,却丧失了真正对生产资料的把握。人生最有价值的恰恰是时光,你却卖了出去。
2.消费者。商品终究要通过交易产生价值,资本离不开市场,资本的棋子更不能。不管是“女性”对身体的运营产生了何等收益,你可以是网红,也可以是爱情“海王”,亦或是职场“横行”的白领,不论在这场光鲜中得到什么身份,都不否认这是通过交易中的消费者支付产生的价值跃升。“女性”通过身价提升距离“平等”更近了么?NO,恰恰在这场运动中“女性”和“男性”绑定的更深了!独立这个词,从红色时代后渐渐消失,成为商品后的人,你不被允许做任何使商品掉价的行为,而常常这些行为,都被社会其他人所定义。在市场中,你失去了对面看着你的镜子,你是否还有价值?嗯,人力资源,多么讽刺的词汇,你是否也在维护自己的人“红”资源?
3.宣发成本。女拳终究是一场口号,落实到被这些口号影响的“女性”身上,她们才需要为切实改变的人生轨迹付出实实在在的成本。贫穷是“女权”么?我觉得大部分女性不会认可,这不符合女拳意见领袖带给她们的幻想。但是不掌握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的致富也不符合社会物质规律。把自己作为商品推销出去,成为附庸就成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就像大多数推销路径,在走入橱窗前的一切成本都要自己承受。女拳走到今天,已经不是一小撮人的狂欢,“女拳”在这场名利场中的竞争也很激烈。所以,内卷不可避免,因为是“女性”,“女性”就会对你退让么?那可不是人性。挥起拳头打在你身上的时候,你真的在意这拳头来自男性还是女性吗?结果是你都挨了打。
最后,男性就可以只是嘲讽的看待这场“女拳”闹剧么?
当然不是,网上很多人从性别对立方向发起的反抗,有压迫就有反抗,理所当然!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学习并警醒这场资本对女性改造的教学课。毕竟资本只对把女性作为商品感兴趣么?《人力资本》,不是么,资本也不会放过把男性变为商品。
反者道之动,男性反抗“女拳”的运动,也要警醒是不是只是位置互换,表面上我们得意洋洋的站上了以前对方光鲜的位置,结果却是把自己卖了干净,成为了资本二元转化下以前的“她们”。
(一些小感想到此而止,这么长的东西如果真有人看,感谢你。不成熟的思考,万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