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eed
2020-04-30T13:08:56+00:00
[url]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499400469643268?_wb_client_=1[/url]
有点沉重啊这期。苛法猛于虎啊
常关注美国的人权的都应该知道
美国的冤假错案多如牛毛
而且,黑人的错案率是白人的好几倍
[quote][pid=418065655,21548321,1]Reply[/pid] Post by [uid=3211431]小笠原晶子[/uid] (2020-04-30 21:36):
常关注美国的人权的都应该知道
美国的冤假错案多如牛毛
而且,黑人的错案率是白人的好几倍[/quote]川普再煽动下去,黄种人的冤案率得是黑人的几倍
他也要写满60 篇?我们帮他多语言出版啊,曝光美国变相种族清洗[s:ac:黑枪][s:ac:黑枪][s:ac:黑枪]
我觉得他这文章越来越有讨好国内观众的嫌疑了。讲道理我国青少年犯罪有关法律是急需完善的,并不是一个可以拿来吹的点
卧槽!
写这么多了?
有必要写这么多嘛。
——————
可惜我在蹲着事后诸葛亮呢,声望得省着点用。
原文对比:
“小时候看雨果的《悲惨世界》,失业工人冉·阿让,为抚养姐姐的孩子,偷窃面包,被判5年。由于越狱,被判19年。出狱后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人生,更有他遇到的妓女芳汀的悲惨故事。
雨果全景般讲述了法国社会怎样把勤劳、朴实、安分守己的劳动者,逼为盗贼和妓女,法庭和暴力怎样把人变为魔鬼。”
“黑人青年阿尔文·肯纳德(Alvin Kennard),22岁的时候,抢得阿里巴马州一家面包店50.75美元。因为处于三年前一桩盗窃罪的缓刑期,累犯从重,这次他被判终身监禁。”
——————
“
加里森16岁的时候,因谋杀罪被判无期徒刑。
?
美国的法律极为严格,在人口众多(美国三亿多人,世界第三)、族群复杂、保护财产和秩序的资本社会,这很重要。
但对个人来说,稍有不慎,就会付出终身的代价,即使是在年少无知的时候。因为不像中国,对未满14岁的未成年人,不追责;未满18岁的,减轻处罚。美国是一视同仁,或者说,有罪必罚。
”
emmm,自行判断吧。
顺带一说,图片不好截。
——————
建议提高警惕。
纯属建议。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30/-7Q5-jhyiK2jT1kShs-sg.jpg.medium.jpg[/img]
——————
先把那个加粗的“抢劫50元坐牢一辈子”划掉,再加粗“累犯从重”,是不是感觉有问题啊?
我没兴趣再截图了。
至于其他的,我声望得省着点用,我还准备堵事后诸葛亮了呢,今天都4月30了。
[quote][pid=418067203,21548321,1]Reply[/pid] Post by [uid=34671086]Evincia[/uid] (2020-04-30 21:43):
我觉得他这文章越来越有讨好国内观众的嫌疑了。讲道理我国青少年犯罪有关法律是急需完善的,并不是一个可以拿来吹的点[/quote]讨好国内就不会吹青少年保护了
其实这人就是一山望着一山高
都到26了害妹出书呢?
不光妹出书
网上流传的都少
这真是体制的问题了
中X部所有人死个全家没啥问题吧
这人莫非是我国放了十几年的长线[s:ac:汗]准备钓鲸鱼?
[quote][pid=418067563,21548321,1]Reply[/pid] Post by [uid=3211431]小笠原晶子[/uid] (2020-04-30 21:45):
讨好国内就不会吹青少年保护了
其实这人就是一山望着一山高[/quote]至少14岁以下不负刑事责任已经受人诟病很久了,拿这个来吹总感觉不那么让人舒服
[quote][pid=418068666,21548321,1]Reply[/pid] Post by [uid=34671086]Evincia[/uid] (2020-04-30 21:51):
至少14岁以下不负刑事责任已经受人诟病很久了,拿这个来吹总感觉不那么让人舒服[/quote]因为国外更拉垮,特别发达国家,在刑法里对青少年轻判轻罚甚至不罚就是学西方的结果。
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可以看库布里克的神作《发条橙》
这个也不能说吹吧,只是每个制度都有利有弊,当然具体到这个文章,也就是为了凸显美国法律也不是那么公正公平的论据。
乔木这是要把国内的公知按到地上锤啊
虽然他自己以前也是公知,但出去以后应该是醒了
[quote][pid=418067487,21548321,1]Reply[/pid] Post by [uid=62077187]wangxb1[/uid] (2020-04-30 21:45):
卧槽!
写这么多了?
有必要写这么多嘛。
——————
可惜我在蹲着事后诸葛亮呢,声望得省着点用。
原文对比:
“小时候看雨果的《悲惨世界》,失业工人冉·阿让,为抚养姐姐的孩子,偷窃面包,被判5年。由于越狱,被判19年。出狱后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人生,更有他遇到的妓女芳汀的悲惨故事。
雨果全景般讲述了法国社会怎样把勤劳、朴实、安分守己的劳动者,逼为盗贼和妓女,法庭和暴力怎样把人变为魔鬼。”
“黑人青年阿尔文·肯纳德(Alvin Kennard),22岁的时候,抢得阿里巴马州一家面包店50.7[/quote]有理[s:ac:呆][s:ac:呆]公知之所以是公知不是因为屁股,是因为他们为了佐证观点而呈现事实(或编造谎言)的手法,这种人确实不可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