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oto
2025-07-04T09:38:03+00:0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7/08/9aQ1ae-72kyZbT3cSsg-in.jpg[/img]
这两天用了几天'清闲'这把椅子,有些感触。
如果只说一句话,那就是:它的设计理念是我见过国内椅子里最接近国际一线水准的之一,但它很可能会在市场上被“误伤”甚至“淘汰”。
设计理念,我给高分
先说优点:
1.清闲在设计上是有追求的,是在根据人体工学认真设计的,是目前国产椅子里少见的认真派,甚至可以说是唯一。
2.头枕、背部、扶手有随动联动,在多种坐姿下都能跟得上动作;
3.背部的贴合也很到位
这些特点都说明一个问题:这不是一把为了外观或者宣传点堆料的椅子,它背后真的有思考。
再说缺点:
可惜的是——清闲最终做出来的产品,像是一个“差一口气”的半成品,他们的设计团队应该也很清楚,我甚至能感觉到他们的找补。
底盘不给力,坐姿没完成闭环
底盘才是椅子的灵魂。
清闲的底盘缺乏坐垫的“微调随动”的机制,人在坐下或后仰时,坐垫不能是平的,得有一个很小角度的随动,臀部和大腿的承压点无法自然分散,这直接决定了能不能“久坐不累”。
说得直白点:
我平时坐其他万元级别的旗舰座椅都没问题,换了清闲两天,屁股疼得受不了。清闲设计团队应该也知道这个问题,送了个脚垫,想靠人调整坐姿来找补。
坐深太短,支撑断层明显
我身高 175cm,坐清闲明显感觉到坐深不够,差了大概三指。这个我估计他们首发想照顾160-170的女生,这些人小红书、微博、抖音的分享欲更强。
坐深一旦不够,背部又被托住,坐垫还没有角度的随动,人的坐姿很难稳住,要往前面滑,这也是我屁股疼的主要原因。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7/08/9aQ1ae-c8y6K26T3cSsg-sa.jpg[/img]
材料透气差,夏天是灾难
我不是怕热体质,但这把椅子的靠背让我第一次有了“必须起来人工扇热”的体验。看看这个靠背的厚度!!!
扶手不能锁定,实用性被打折
日常起身、位移时,很多人都习惯手撑扶手借力。
但清闲的扶手没有锁定功能,经常“飘”着,借不上力不说,还经常滑的吓人一跳,很影响体验。
我一边用清闲,一边其实有些难受。
不是难受它做得不好,而是我看得出来它想做得好,但它的环境不允许它真的做得好。
要把这个产品做到“完成品”状态,成本至少还要多加¥2000-3000:
底盘升级:+¥1000;
网面+一体注塑设备:+¥1000;
扶手加锁定结构:+¥100。
然后,它就是一把全塑料、定位在¥6000左右的人体工学椅。
问题来了:这个价格,在国内市场卖得动吗?
大多数消费者对椅子的理解,还停留在“坐得下”“有腰背”“网布透气”“金属件大气”;
人体工学、坐姿逻辑这些概念,很多人还没有;市场只认品牌,不看结构,只比价格。
说实话,消费者终会成长,会从“好看”“便宜”开始,到慢慢懂得人体工学的重要性,愿意为健康付费。
但问题是:等消费者成长起来,像清闲这样的品牌可能已经死在路上了。
这两天用了几天'清闲'这把椅子,有些感触。
如果只说一句话,那就是:它的设计理念是我见过国内椅子里最接近国际一线水准的之一,但它很可能会在市场上被“误伤”甚至“淘汰”。
设计理念,我给高分
先说优点:
1.清闲在设计上是有追求的,是在根据人体工学认真设计的,是目前国产椅子里少见的认真派,甚至可以说是唯一。
2.头枕、背部、扶手有随动联动,在多种坐姿下都能跟得上动作;
3.背部的贴合也很到位
这些特点都说明一个问题:这不是一把为了外观或者宣传点堆料的椅子,它背后真的有思考。
再说缺点:
可惜的是——清闲最终做出来的产品,像是一个“差一口气”的半成品,他们的设计团队应该也很清楚,我甚至能感觉到他们的找补。
底盘不给力,坐姿没完成闭环
底盘才是椅子的灵魂。
清闲的底盘缺乏坐垫的“微调随动”的机制,人在坐下或后仰时,坐垫不能是平的,得有一个很小角度的随动,臀部和大腿的承压点无法自然分散,这直接决定了能不能“久坐不累”。
说得直白点:
我平时坐其他万元级别的旗舰座椅都没问题,换了清闲两天,屁股疼得受不了。清闲设计团队应该也知道这个问题,送了个脚垫,想靠人调整坐姿来找补。
坐深太短,支撑断层明显
我身高 175cm,坐清闲明显感觉到坐深不够,差了大概三指。这个我估计他们首发想照顾160-170的女生,这些人小红书、微博、抖音的分享欲更强。
坐深一旦不够,背部又被托住,坐垫还没有角度的随动,人的坐姿很难稳住,要往前面滑,这也是我屁股疼的主要原因。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7/08/9aQ1ae-c8y6K26T3cSsg-sa.jpg[/img]
材料透气差,夏天是灾难
我不是怕热体质,但这把椅子的靠背让我第一次有了“必须起来人工扇热”的体验。看看这个靠背的厚度!!!
扶手不能锁定,实用性被打折
日常起身、位移时,很多人都习惯手撑扶手借力。
但清闲的扶手没有锁定功能,经常“飘”着,借不上力不说,还经常滑的吓人一跳,很影响体验。
我一边用清闲,一边其实有些难受。
不是难受它做得不好,而是我看得出来它想做得好,但它的环境不允许它真的做得好。
要把这个产品做到“完成品”状态,成本至少还要多加¥2000-3000:
底盘升级:+¥1000;
网面+一体注塑设备:+¥1000;
扶手加锁定结构:+¥100。
然后,它就是一把全塑料、定位在¥6000左右的人体工学椅。
问题来了:这个价格,在国内市场卖得动吗?
大多数消费者对椅子的理解,还停留在“坐得下”“有腰背”“网布透气”“金属件大气”;
人体工学、坐姿逻辑这些概念,很多人还没有;市场只认品牌,不看结构,只比价格。
说实话,消费者终会成长,会从“好看”“便宜”开始,到慢慢懂得人体工学的重要性,愿意为健康付费。
但问题是:等消费者成长起来,像清闲这样的品牌可能已经死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