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ce
2020-05-04T12:42:25+00:00
楼主是运营商的临时工,不过前段时间因为工作内容的关系研究了一下5G,也就看了一个礼拜左右的内部课程吧,不一定对,就个人理解给不会接触或者不愿意深究的做下科普吧,可能会有点长
首先说下5G的意义,这是最近论坛内争辩最多的。大家可能对于5G的概念停留在4G的升速,其实不是,5G全面采用了虚拟化技术,根据不同的场景分配了不同的资源,主要场景有三个,通俗来说就是高带宽、低延迟和大接入,目前主要是高带宽,通俗来说我们的手机应用最明显的部分,低延迟准备上马,大接入标准还没定下。4G没有那么多事,主要面向的就是移动终端接入,所以5G相对于4G,与其说是“替换式升级”,不如说是“扩展型升级”。即便是最简单的高带宽,因为与4G兼容的关系,还是利用了一部分4G的网络(具体不详谈,太过于技术化),所以很多人的感觉“好像没啥区别啊,不就是速度快了点么,快的也不多啊”,从而否定了5G的意义。
5G真正要快要好,至少得到今年年底,可能到时候会初具规模。具体原因几个方面,一是同样的信号覆盖,4G一个5G就要5个,而价格是4G四个顶5G一个,可想而知投入有多大,三大运营商都只能一步步慢慢走,到今年年底应该可以做到各大城市主城区覆盖完毕。另外链路上,4G和5G并行到切换为5G有专属链路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千万不要拿现在的感受说事。
5G核心的应用并不在手机访问互联网,而是在物联网,其中低延迟最主要的假想对象是自动驾驶,大接入是在单位面积内接入海量传感器,用于工业控制,以及比如林区防护等。就个人理解,发展5G代表了国家的一个决心,在工业化、智能化、自动化上快速发展,而不是说给你看抖音快点用的。
接下来说开去吧,就大家可能会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
1.华为的5G特别领先?
其实并没有,当初去报方案的时候,多家公司都出了自己的方案,包括中兴,然后工信部出面要求统一力量,各家放弃了自己的方案转为支持华为,最终让华为的极化码成为了控制编码。它与高通的方案性能上几乎相同,所以是华为的极化码用作控制,高通的ldpc用作数据传输,而4G时代是一家的。这是中国在通信领域话语权的第一次展现,但更多的是政治妥协而不是技术层面。一个小插曲,中兴他们突然反应过来问工信部,那以后还得给华为授权费?工信部打哈哈这事以后再说。
2.中国的5G会不会比国外发展更快?
答案是会。前面说过,同样覆盖率来说5G和4G投资比接近20:1,这么巨大的投资非国家级根本做不到,所以国外5G的发展比较缓慢,很多国家包括美国连4G全覆盖都做不到,何况5G?而且前期5G基站的投资必然亏本,国外靠民营企业没利润的事当然做的慢,但技术革新势不可挡,中国走在前列,那么西方国家势必要进行阻拦,期待拖慢中国的脚步。
3.各个运营商的5G相同吗?
直接说结论吧,移动是亲儿子,电信是干儿子,联通就是路边捡的。移动拥有最宽的频带,也是频率最低的频段,信号衰减最小,电信其次,联通最差,(移动2.6GHZ,电信3.5GHZ,联通3.6GHZ)逼得电信要启用另一个低频频段来进行补偿,运营成本当然大幅增加。联通也是如此,但联通的体量毕竟比不过电信,所以更惨。
然而移动是拥有最好的频段吗?并不是。国际上通用的5G频段其实是700MHZ,而这个频段在中国的归属是广电,用于电视的无线传输,众所周知现在数字电视发展下无线电视信号已经快停了,于是三个运营商都盯上了这个频段,出了各种方案去跟广电谈,都保证不会干扰到电视信号,同时也跟工信部爸爸哭闹要用。广电在三匹狼的围观之下瑟瑟发抖,终于上个月爸爸说话了,这个频段属于广电,这才算落下帷幕。但广电并没有独立运作5G的能力,所以后期仍会是三大运营商租用,或者广电租用三大运营商的有线网络。
4.5G目前有哪些问题?
最经典的是“一棵树原则”,就是5G信号只能穿越一棵树。国外有过案例,冬天信号比较好,一到春天就完蛋了,因为树叶全长起来了,信号就被挡得面目全非。我国比较好的一点是一般城市绿化比较差,所以这方面以后不会成什么大问题。
另外大家都知道的就是耗电高,其中有一小部分是华为的锅,因为基站要装两套解码器(一套高通一套华为),当然对于国家来说这点付出是值得的
5.下一代网络什么时候出现?
6G按照专家的预测,大概在2030年,即这套网络预计要用10年。其实5G属于有点超前,按照正常人理解,4G网络再用个三四年应该是没问题的,但国家工业化战略需要5G,物联网的普及和发展需要5G,“要致富先修路”是良训,所以大家不要争什么有用没用,或许发展到最后对各人而言都没太大区别,但本来5G的应用也不是侧重个人。
6.5G能不能替代WIFI?
个人观点:不能。WIFI通讯成本远比5G要低,而且WIFI点的是另一条天赋树。5G虽也有同一基站下建立快速点对点的能力,毕竟还是要到运营商去过一手。所以如果是自己家里用,还是建议用最新的WIFI6
先说这些,大家有什么关心的可以再聊,我再加进去,同行专家也请指正,毕竟我也是初学乍练。深层的技术实现就不提了,这套东西太复杂了。
首先说下5G的意义,这是最近论坛内争辩最多的。大家可能对于5G的概念停留在4G的升速,其实不是,5G全面采用了虚拟化技术,根据不同的场景分配了不同的资源,主要场景有三个,通俗来说就是高带宽、低延迟和大接入,目前主要是高带宽,通俗来说我们的手机应用最明显的部分,低延迟准备上马,大接入标准还没定下。4G没有那么多事,主要面向的就是移动终端接入,所以5G相对于4G,与其说是“替换式升级”,不如说是“扩展型升级”。即便是最简单的高带宽,因为与4G兼容的关系,还是利用了一部分4G的网络(具体不详谈,太过于技术化),所以很多人的感觉“好像没啥区别啊,不就是速度快了点么,快的也不多啊”,从而否定了5G的意义。
5G真正要快要好,至少得到今年年底,可能到时候会初具规模。具体原因几个方面,一是同样的信号覆盖,4G一个5G就要5个,而价格是4G四个顶5G一个,可想而知投入有多大,三大运营商都只能一步步慢慢走,到今年年底应该可以做到各大城市主城区覆盖完毕。另外链路上,4G和5G并行到切换为5G有专属链路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千万不要拿现在的感受说事。
5G核心的应用并不在手机访问互联网,而是在物联网,其中低延迟最主要的假想对象是自动驾驶,大接入是在单位面积内接入海量传感器,用于工业控制,以及比如林区防护等。就个人理解,发展5G代表了国家的一个决心,在工业化、智能化、自动化上快速发展,而不是说给你看抖音快点用的。
接下来说开去吧,就大家可能会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
1.华为的5G特别领先?
其实并没有,当初去报方案的时候,多家公司都出了自己的方案,包括中兴,然后工信部出面要求统一力量,各家放弃了自己的方案转为支持华为,最终让华为的极化码成为了控制编码。它与高通的方案性能上几乎相同,所以是华为的极化码用作控制,高通的ldpc用作数据传输,而4G时代是一家的。这是中国在通信领域话语权的第一次展现,但更多的是政治妥协而不是技术层面。一个小插曲,中兴他们突然反应过来问工信部,那以后还得给华为授权费?工信部打哈哈这事以后再说。
2.中国的5G会不会比国外发展更快?
答案是会。前面说过,同样覆盖率来说5G和4G投资比接近20:1,这么巨大的投资非国家级根本做不到,所以国外5G的发展比较缓慢,很多国家包括美国连4G全覆盖都做不到,何况5G?而且前期5G基站的投资必然亏本,国外靠民营企业没利润的事当然做的慢,但技术革新势不可挡,中国走在前列,那么西方国家势必要进行阻拦,期待拖慢中国的脚步。
3.各个运营商的5G相同吗?
直接说结论吧,移动是亲儿子,电信是干儿子,联通就是路边捡的。移动拥有最宽的频带,也是频率最低的频段,信号衰减最小,电信其次,联通最差,(移动2.6GHZ,电信3.5GHZ,联通3.6GHZ)逼得电信要启用另一个低频频段来进行补偿,运营成本当然大幅增加。联通也是如此,但联通的体量毕竟比不过电信,所以更惨。
然而移动是拥有最好的频段吗?并不是。国际上通用的5G频段其实是700MHZ,而这个频段在中国的归属是广电,用于电视的无线传输,众所周知现在数字电视发展下无线电视信号已经快停了,于是三个运营商都盯上了这个频段,出了各种方案去跟广电谈,都保证不会干扰到电视信号,同时也跟工信部爸爸哭闹要用。广电在三匹狼的围观之下瑟瑟发抖,终于上个月爸爸说话了,这个频段属于广电,这才算落下帷幕。但广电并没有独立运作5G的能力,所以后期仍会是三大运营商租用,或者广电租用三大运营商的有线网络。
4.5G目前有哪些问题?
最经典的是“一棵树原则”,就是5G信号只能穿越一棵树。国外有过案例,冬天信号比较好,一到春天就完蛋了,因为树叶全长起来了,信号就被挡得面目全非。我国比较好的一点是一般城市绿化比较差,所以这方面以后不会成什么大问题。
另外大家都知道的就是耗电高,其中有一小部分是华为的锅,因为基站要装两套解码器(一套高通一套华为),当然对于国家来说这点付出是值得的
5.下一代网络什么时候出现?
6G按照专家的预测,大概在2030年,即这套网络预计要用10年。其实5G属于有点超前,按照正常人理解,4G网络再用个三四年应该是没问题的,但国家工业化战略需要5G,物联网的普及和发展需要5G,“要致富先修路”是良训,所以大家不要争什么有用没用,或许发展到最后对各人而言都没太大区别,但本来5G的应用也不是侧重个人。
6.5G能不能替代WIFI?
个人观点:不能。WIFI通讯成本远比5G要低,而且WIFI点的是另一条天赋树。5G虽也有同一基站下建立快速点对点的能力,毕竟还是要到运营商去过一手。所以如果是自己家里用,还是建议用最新的WIFI6
先说这些,大家有什么关心的可以再聊,我再加进去,同行专家也请指正,毕竟我也是初学乍练。深层的技术实现就不提了,这套东西太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