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ah Damon Wilde
2025-04-08T03:18:00+00:00
周末天气不错,上午去小区边上公园遛娃,过程一直都挺愉快,但是遇到两组青少年?对家长的态度表现让人大跌眼镜,本来挺开心的上午给我看的有点焦虑了。
第一组是一对打羽毛球的母子,孩子穿一身中学校服,目测十三四岁,长得很高,母亲看起来四十左右,因为对打的时候不会喂球直接被带脏抱怨,类似“我给你的都是直球,你都往边上打,你会不会打啊我草”、“又不是打比赛,一直往两边打,你行不行啊不行就别tm玩了”这样,实际观察下来母亲那边也并不是故意往歪了打,只是年龄大+水平不够,回球也只是稍微歪了一些的水平,一开始母亲那边还绷着笑脸,被抱怨了十几分钟也火了,后面直接对吵了起来,收了球拍就回家了。
第二组是一队上完辅导班的小朋友,应该是十岁左右,中午散伙的时候,其中一个女生用手表给家长打了一个电话,家长接起来后她只讲了一句话,“好了你可以来接我了”。这一串动作表述起来看似没什么问题,用文字很难描述那段语言的感觉,完全不像是在和电话对面的人平等沟通,而是在用很生硬冷漠的语气命令下人,语速又快又短促,甚至没等对方回话就直接挂断了电话,整个过程不到2秒,在一边的我简直大为震撼。
其实每个人青春期时都有抱怨、对抗父母的时候,但是周末的经历还是震撼到了我,感觉在这几个孩子身上看不到一点对父母的尊重,这种生硬指使和无端辱骂在上下级乃至陌生人之间都很难见到,对话的内容甚至也够不成有效沟通(指得到另一方有效反馈)。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怎样教育和引导孩子,形成一个相对正常的三观,让他们懂得起码的礼貌和尊重,明白体谅他人,做到能沟通、听劝,认真讨论,玩梗的,不要
第一组是一对打羽毛球的母子,孩子穿一身中学校服,目测十三四岁,长得很高,母亲看起来四十左右,因为对打的时候不会喂球直接被带脏抱怨,类似“我给你的都是直球,你都往边上打,你会不会打啊我草”、“又不是打比赛,一直往两边打,你行不行啊不行就别tm玩了”这样,实际观察下来母亲那边也并不是故意往歪了打,只是年龄大+水平不够,回球也只是稍微歪了一些的水平,一开始母亲那边还绷着笑脸,被抱怨了十几分钟也火了,后面直接对吵了起来,收了球拍就回家了。
第二组是一队上完辅导班的小朋友,应该是十岁左右,中午散伙的时候,其中一个女生用手表给家长打了一个电话,家长接起来后她只讲了一句话,“好了你可以来接我了”。这一串动作表述起来看似没什么问题,用文字很难描述那段语言的感觉,完全不像是在和电话对面的人平等沟通,而是在用很生硬冷漠的语气命令下人,语速又快又短促,甚至没等对方回话就直接挂断了电话,整个过程不到2秒,在一边的我简直大为震撼。
其实每个人青春期时都有抱怨、对抗父母的时候,但是周末的经历还是震撼到了我,感觉在这几个孩子身上看不到一点对父母的尊重,这种生硬指使和无端辱骂在上下级乃至陌生人之间都很难见到,对话的内容甚至也够不成有效沟通(指得到另一方有效反馈)。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怎样教育和引导孩子,形成一个相对正常的三观,让他们懂得起码的礼貌和尊重,明白体谅他人,做到能沟通、听劝,认真讨论,玩梗的,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