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klisay
2021-05-05T13:54:37+00:00
首先声明《悬崖之上》我还没看,只是看到版里有人重新讨论《风声》我才忍不住发帖。
一般认为谍战剧的起源是柳云龙的《暗算》(如有误请指正),《暗算》有三个故事,分别是听风看风和捕风。听风看风都是建国后的事,更像是反特,不像谍战,而第三个故事捕风才真正算是谍战。
如果看过捕风这个故事又看过电影风声,可以发现这两个故事其实就是一个故事。都是一群人被拉进一个封闭的环境然后我党的特勤人员是如何周旋最后把情报送出去的,只不过捕风里面反派是KMT,风声里面反派是日寇。(后来我去查了下,这个事情似乎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暗算和风声的原著都是麦家,但是后来暗算剧组似乎把麦家告了,说捕风这个故事是暗算剧组集体创作,麦家不能单独把他写成风声出版。)
在风声电影里面,我党特工是顾晓梦和吴志国,最后传递情报的方法是什么?两个途径,一个是顾晓梦求死,然后她把摩斯电码绣在了自己的内衣上;第二个是吴志国受了酷刑被送出去医治,然后他在手术台上用摩斯电码唱戏,手术室里的护士是我党接应的特工。
这两个方法都禁不起推敲。首先,顾晓梦把情报秀在自己内衣上,然后指望自己尸体被运出去传递情报,这怎么可能?第一,就算敌人大发慈悲要运你的尸体出去,绝不可能留任何可能藏情报的东西在尸体上。不仅你穿的全要换了,尸体必然要被翻个底朝天,甚至还要开膛破肚。遗物就更不可能送出去。第二,因为顾晓梦死的时候里最后的抓捕已经不到一天了,敌人也没必要大动干戈去翻尸体,直接把尸体放在庄子里等抓了人再说就行。
第二个方法就更不靠谱,吴志国又不是神仙,他怎么知道自己受了酷刑还能有清晰的意识把情报在医院送出?太不靠谱了。
那么捕风里面怎么处理的?捕风里面我党特工叫作钱之江,他也是用尽了心思而不得,最终只能靠死来传递情报。剧里面钱之江给自己的人设是个佛教徒,时常带着一串佛珠念佛。倒数第二晚他吞了毒药自尽,但是自尽前他把情报刻在了佛珠上,每颗佛珠刻一个字。把佛珠吞了,然后尸体送出去之后他的老婆,也是我党特工,看出他不离身的佛珠不见了,于是把他的尸体开膛破肚找到了情报。这种方法当然比风声电影里面把情报绣在内衣上靠谱点,但是仍然解释不了前文提出的问题,就是敌人马上抓人了,为啥不等抓了人再把尸体送走?敌人绝不可能冒这样不必要的风险。
所以问题来了,要知道,风声的原著可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不可能只是这样的水平啊。后来我把小说找来看了,才明白了真实的故事。
风声小说分为三部,东风,西风,静风。前两部是故事,第三部只是对次要角色的补充。所以前两部最关键。请注意,小说里面李宁玉才是我党特工。东风的故事,跟电影或者暗算电视剧大同小异,也是李宁玉自杀,然后通过尸体和遗物吧情报送出。只不过小说里李宁玉把摩斯码画成了长长短短的小草,藏在她画给自己两个孩子的画里面,画上就是树和草,然后一句话“妈妈希望你们做大树,不要做小草。”这种手段还是上面的老问题,敌人不可能把遗物给你家人,甚至不可能在动手抓人前把尸体送走,这个故事是经不起仔细琢磨的。
在小说中,作者是以第一人称“我”写的,也就是整个东风的故事是小说中的“我”采访了潘老(也就是李宁玉名义上的丈夫、她实际上的哥哥,也是我党特工)之后写的一篇通讯稿。这篇通讯稿发出之后,出人意料的在对岸的台湾引起了一个老人的严重不满,并因此把“我”叫到台湾去听真实的故事。这个老人,就是顾晓梦。顾晓梦讲述的,就是第二部西风的故事。
在第二部西风当中,作者指出了,其实除了李宁玉是我党特工,顾晓梦也是特工,只不过是KMT特工。两人虽然在伪政府工作,也都为了抗日,但是互相之间一开始是不知道底细的。在交往中顾晓梦渐渐喜欢上了李宁玉(没错,就是蕾丝,虽然小说没有明说,但是通篇看完后这个结论是可信的)。顾晓梦的爹,也是军统的人,跟顾晓梦说他感觉李宁玉可能是共党的特工,出于好奇,顾晓梦就留意上了李宁玉。但是,直到他们被日本人关进裘庄,顾晓梦仍然不能确定李宁玉到底是不是。但她心里有这个疑问,因此她就时时刻刻观察李宁玉。终于有一次她发现了李宁玉有点可疑的扔了几个药丸壳子在垃圾箱旁边,她就把药丸壳子拿了回去,在厕所里拆了看了,果然发现是李宁玉写的情报。
而且更关键的是,顾晓梦发现,情报的字体居然是自己的字!这里要补充说明下,风声的原著和暗算-捕风电视剧都有这个情节,就是李宁玉(钱之江)模仿伪政府的同事的字迹写情报,以便万一出事了可以栽赃。李宁玉首先模仿的是吴志国(原著里面吴志国就是个汉奸)的字,因为吴志国作为剿匪队长手上沾了太多共产党的血,因此想栽赃他。发展到顾晓梦发现李宁玉用药丸壳子送情报的时候,吴志国已经因为李宁玉模仿的笔迹被抓了,而且受了酷刑死了,因此李宁玉要换个人的笔迹模仿。
顾晓梦这时候就震惊了,前面说了,顾晓梦对李宁玉甚至是有蕾丝情节的,这时候看到李宁玉用自己的笔迹写情报,不是摆明了拉自己垫背吗?虽然顾晓梦没有对李宁玉表露过蕾丝情节,但是长时间的交往下来她以为她们已经是一辈子的闺蜜了,这种被最亲密的人出卖的感觉折磨得她崩溃,她马上就要给日本人报信来报复。但是李宁玉这时候声泪俱下的哭诉求她,又从上下五千年讲起中国人的民族大义来刺激她(李尚不知顾是kmt),结果也许是太嫩也许是太气了,顾在反驳李的过程中漏了点马脚,李立马抓住了这一蛛丝马迹反过来威胁顾晓梦,让顾晓梦帮自己传情报,否则就揭发她是kmt卧底。顾就答应了。
于是乎才有了故事的真实版本。真实版本是,李宁玉按原计划自杀,自杀前画那一幅藏了摩斯电码的画,然后日本人必然要检查她的遗物,此时顾晓梦就故意跟日本人说感觉这幅画有问题,自己装模作样的苦思冥想一番之后,就跟日本人说这幅画藏着摩斯码。这样,相当于李宁玉用自己的死,换取了日本人对顾晓梦的信任。这时候顾晓梦要求回家,日本人一定不会阻拦,这样顾晓梦带着药丸壳子情报按李宁玉说的方法送出去。
事实上如果是这么做的话,计划还是有问题,因为裘庄就顾晓梦一个人摆脱了嫌疑出去了,顾晓梦把情报送出了,日本人晚上抓不到人,岂不是马上坐实顾晓梦的卧底身份?所以李宁玉的计划里,还利用了顾晓梦的人设。顾晓梦是富家千金,在伪政府算是交际花,有点小姐脾气小姐心思这种。于是李宁玉就安排,顾晓梦先跟日本人说自己看出画有点问题,但是撒娇说如果真有情报自己破译了,就放自己先回去,日本人就答应了。等顾晓梦装模作样的破解了情报,顾晓梦又跟日本人说自己不敢出去,因为万一共党的会因为什么原因自己不开了,你们抓不到人,那她不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转而要求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自己第二天再回去。日本人就
看着她给她爹打电话。前面说了,她爹也是军统的人,父女之间约定有暗语,顾晓梦在电话里一说,他爹就编了个理由死命让她回家,她却当着日本人的面死命推脱以证明自己不想染上任何嫌疑。日本人觉得对待功臣没必要搞得太离谱,而且她家里不是“有急事”吗?于是就让她回家。顾晓梦又要求,派日本人信任的王田香送(监视)自己,这样她一点嫌疑都没了。顾晓梦挑王田香是有原因的,电影里也有表述,王对她有意思,因此顾在回去的路上很轻松的就把情报送出去了。
整个故事讲下来,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李宁玉已经死了,顾晓梦没有任何必要履行她的承诺,没有必要冒险帮李宁玉送情报,因为皖南事变之后两党其实已经翻脸了。为什么顾晓梦还冒险?这就跟小说里面隐隐约约提到的蕾丝情相对应了。
抗战胜利后,李宁玉的哥哥(名义上的丈夫),假装脱党进入kmt,跟顾晓梦结婚了,继续做地下工作。顾晓梦生了一个孩子,肚子里又怀了一个,这时时间已经来到了49年,李宁玉哥哥把顾晓梦骗到了北平,试图策反她,没想到顾晓梦毅然打掉了肚子里的孩子,自己一个人跟着kmt去了台湾。
整个故事到此结束。
初看整个小说只是感觉作者把谍战细节上的漏洞补全了。后来却越想越不对。作者为什么起名字叫东风,西风?这是不是跟教员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有呼应?顾晓梦为什么那么决然的抛弃丈夫和已经有了的一个儿子,把自己肚里的孩子打了,都要去台湾?
后来我看了柳云龙的《风筝》,心里若有所悟。这里写出来供坛友讨论。
柳云龙的《风筝》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可怕的谍战剧,这部剧被禁了好多年,现在在豆瓣上有8.8的高分。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剧有46集删改版和51级送审版两个版本,两个版本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故事,其核心内核也完全不同。如果所有人都看的是51级送审版的话,这部剧在豆瓣我觉得不可能低于9分。
这部剧可怕在哪里?在这部剧里面,谍战手法这种炫技的表现已经次要化了,电视剧更多的是在探讨两个东西:“信仰”和“人性”。
[i]以下文字节选自[url]https://www.douban.com/note/722229586/[/url]:
郑耀先对于自己信仰的坚定与坚持无可非议,但是这过程中体现出的他对于自己人性中的关系很冷漠,对于他在敌营中所建立起来的关系网,出生入死的兄弟和历经生死的女人,无比地爱戴、信任并拥护着他,最后他拿这些兄弟来祭献自己的信仰,为了不暴露他选择撞墙而死的简之,不明真相明明可以回台湾却拼死掩护他的孝安,对于孝安,看到郑耀先和公安局设网逮捕他的时候,我心里就只有一句话:让孝安走吧,让他回台湾去孝敬他母亲吧。然而……还有宫庶,为了他的六哥从香港返回山城,最后被活捉,被包围的时候宫庶还是想着要掩护六哥,但是郑耀先颤抖着的双手举着枪对着宫庶的时候,郑耀先说:“这是我的职责。”,宫庶说了一句“好的,我明白了”,眼里尽是绝望与痛苦。
信仰三民主义的林桃,她甚至用“六哥不是共党”这个赌注来跟郑耀先相守在一起,在最后发现他身份的时刻,选择毁容自杀,就像她自己说的一样,“如果六哥是共党,那是党国的悲哀,也是我林桃的悲哀。”,无法面对这个跟自己信仰相背的人,即使他是自己的丈夫,更无法原谅自己,自己的信仰已经崩塌了,只有以死来保护自己的人性。林桃的毁容自杀同时也保护了郑耀先,但是郑耀先最后竟然以“无法面对”为理由连尸体都没去看一眼,可见他有多漠视这种人性关系。
而郑耀先一直悉心保护的女主---韩冰又是怎样一个人物呢?
同样有着坚定的信仰,只不过是信仰三民主义,也时刻记着自己的使命——找到风筝。一开始看到韩冰,很多观众不喜欢她,甚至很多网友说罗海琼演得不好,我倒是觉得,这才是最好的韩冰,罗海琼对角色的理解应该还是比较深刻的,从一开始,人物一出场,说起话来拿腔拿调的,左得让人受不了,当最后知道了她就是影子的时候才恍然大悟,是啊,身在敌营,必须比共产党还要共产党,必须这样说话,一股干部的味道,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怀疑,就跟郑耀先一样,在潜伏期间其狠辣程度都没有几个国军军官能比,当我们知道了韩冰就是影子的时候,前面许多情节就顺理成章了。为什么郑耀先在延安时期,神机妙算的韩冰会派一个瘸子去送信?让郑耀先多出了一分钟的逃离时间?原来是为了保护“自己人”,建国后为了定郑耀先的罪,为什么韩冰一直坚持要找到可有可无的证据?原来是为了保护“自己人”,当她一直苦心保护着的人竟然是自己的敌人时,所以她会马上跟联络员汇报,因为她对郑耀先的种种保护、关心、鼓励都是基于相同的信仰,包括郑耀先对于韩冰的照顾、关心和欣赏,更多的也是出于相同的信仰而不是爱情,他们俩从水火不容到最后的相知相爱,都是因为他们在各自的心中都认为对方是“同道之人”,都互相欣赏对方对于信仰的坚持,但是最荒诞也最痛苦的事实就是:风筝就是郑耀先,影子就是韩冰。不过这没有多大关系,他们都会各自跟自己的组织揭发,因为信仰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男主女主会翻脸翻得很快,就算在临死之时,韩冰还是感叹着“六哥怎么会是共产党呢?怎么可以是共产党呢?”,然而,互怼互助的一路生死经历也还是抵不过信仰的力量。[/i]
看了《风筝》送审版的观众会感觉这剧里面kmt的人似乎都有情有义有血有肉,而我党这边似乎都有点冷酷无情。。。其实这种感觉就跟重新回味《风声》小说是一样的。李宁玉为什么要选顾晓梦的字模仿?她跟顾晓梦那么要好,不能模仿别人的吗?小说里提到她几乎偷着模仿身边所有人的字。我想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顾晓梦家里条件太好了,他爹明面上是支持日本人和伪政府的富豪大汉奸,李宁玉要栽赃,除了吴志国这种刽子手,第二顺位就是顾晓梦这种对伪政府有更大作用的人。在这种信仰驱使下,李宁玉没有犹豫选择了顾晓梦栽赃。
顾晓梦最后为什么不顾丈夫孩子,甚至打了二胎都要跑台湾去?我想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顾晓梦嫁给李宁玉的哥哥,寄托的是她对李宁玉的爱情,可能她也把对李宁玉的感情毫无保留的转给了李宁玉的哥哥,然而最后发现李宁玉的哥哥也在骗她,策反她,她被她们兄妹抛弃了两次,所以她崩溃了。
在李宁玉哥哥给“我”讲述的故事中,为什么李宁玉是唯一的民族英雄?他为什么没有提到他的妻子顾晓梦和她在这件事中的功绩?我想可能的原因是建国后接踵而至的政治运动,让李宁玉的哥哥不敢让自己有kmt特工这样一个身份的妻子这件事实暴露出来。所以他只能撒谎欺骗,小说里面甚至说他展示给记者的李宁玉的遗物,包括那幅藏着摩斯电码的画都是自己伪造的。
“东风”是什么样的故事,“西风”又是怎么样的故事,哪个真哪个假?
不管是《风声》小说还是《风筝》电视剧,再仔细思考之后真有点细思恐极。
最后上一个51集送审版《风筝》的片尾字幕图,谢谢坛友耐心看完这篇超长文。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06/-cckxQj2r-6u74K18T3cSj4-bq.jpg[/img]
一般认为谍战剧的起源是柳云龙的《暗算》(如有误请指正),《暗算》有三个故事,分别是听风看风和捕风。听风看风都是建国后的事,更像是反特,不像谍战,而第三个故事捕风才真正算是谍战。
如果看过捕风这个故事又看过电影风声,可以发现这两个故事其实就是一个故事。都是一群人被拉进一个封闭的环境然后我党的特勤人员是如何周旋最后把情报送出去的,只不过捕风里面反派是KMT,风声里面反派是日寇。(后来我去查了下,这个事情似乎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暗算和风声的原著都是麦家,但是后来暗算剧组似乎把麦家告了,说捕风这个故事是暗算剧组集体创作,麦家不能单独把他写成风声出版。)
在风声电影里面,我党特工是顾晓梦和吴志国,最后传递情报的方法是什么?两个途径,一个是顾晓梦求死,然后她把摩斯电码绣在了自己的内衣上;第二个是吴志国受了酷刑被送出去医治,然后他在手术台上用摩斯电码唱戏,手术室里的护士是我党接应的特工。
这两个方法都禁不起推敲。首先,顾晓梦把情报秀在自己内衣上,然后指望自己尸体被运出去传递情报,这怎么可能?第一,就算敌人大发慈悲要运你的尸体出去,绝不可能留任何可能藏情报的东西在尸体上。不仅你穿的全要换了,尸体必然要被翻个底朝天,甚至还要开膛破肚。遗物就更不可能送出去。第二,因为顾晓梦死的时候里最后的抓捕已经不到一天了,敌人也没必要大动干戈去翻尸体,直接把尸体放在庄子里等抓了人再说就行。
第二个方法就更不靠谱,吴志国又不是神仙,他怎么知道自己受了酷刑还能有清晰的意识把情报在医院送出?太不靠谱了。
那么捕风里面怎么处理的?捕风里面我党特工叫作钱之江,他也是用尽了心思而不得,最终只能靠死来传递情报。剧里面钱之江给自己的人设是个佛教徒,时常带着一串佛珠念佛。倒数第二晚他吞了毒药自尽,但是自尽前他把情报刻在了佛珠上,每颗佛珠刻一个字。把佛珠吞了,然后尸体送出去之后他的老婆,也是我党特工,看出他不离身的佛珠不见了,于是把他的尸体开膛破肚找到了情报。这种方法当然比风声电影里面把情报绣在内衣上靠谱点,但是仍然解释不了前文提出的问题,就是敌人马上抓人了,为啥不等抓了人再把尸体送走?敌人绝不可能冒这样不必要的风险。
所以问题来了,要知道,风声的原著可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不可能只是这样的水平啊。后来我把小说找来看了,才明白了真实的故事。
风声小说分为三部,东风,西风,静风。前两部是故事,第三部只是对次要角色的补充。所以前两部最关键。请注意,小说里面李宁玉才是我党特工。东风的故事,跟电影或者暗算电视剧大同小异,也是李宁玉自杀,然后通过尸体和遗物吧情报送出。只不过小说里李宁玉把摩斯码画成了长长短短的小草,藏在她画给自己两个孩子的画里面,画上就是树和草,然后一句话“妈妈希望你们做大树,不要做小草。”这种手段还是上面的老问题,敌人不可能把遗物给你家人,甚至不可能在动手抓人前把尸体送走,这个故事是经不起仔细琢磨的。
在小说中,作者是以第一人称“我”写的,也就是整个东风的故事是小说中的“我”采访了潘老(也就是李宁玉名义上的丈夫、她实际上的哥哥,也是我党特工)之后写的一篇通讯稿。这篇通讯稿发出之后,出人意料的在对岸的台湾引起了一个老人的严重不满,并因此把“我”叫到台湾去听真实的故事。这个老人,就是顾晓梦。顾晓梦讲述的,就是第二部西风的故事。
在第二部西风当中,作者指出了,其实除了李宁玉是我党特工,顾晓梦也是特工,只不过是KMT特工。两人虽然在伪政府工作,也都为了抗日,但是互相之间一开始是不知道底细的。在交往中顾晓梦渐渐喜欢上了李宁玉(没错,就是蕾丝,虽然小说没有明说,但是通篇看完后这个结论是可信的)。顾晓梦的爹,也是军统的人,跟顾晓梦说他感觉李宁玉可能是共党的特工,出于好奇,顾晓梦就留意上了李宁玉。但是,直到他们被日本人关进裘庄,顾晓梦仍然不能确定李宁玉到底是不是。但她心里有这个疑问,因此她就时时刻刻观察李宁玉。终于有一次她发现了李宁玉有点可疑的扔了几个药丸壳子在垃圾箱旁边,她就把药丸壳子拿了回去,在厕所里拆了看了,果然发现是李宁玉写的情报。
而且更关键的是,顾晓梦发现,情报的字体居然是自己的字!这里要补充说明下,风声的原著和暗算-捕风电视剧都有这个情节,就是李宁玉(钱之江)模仿伪政府的同事的字迹写情报,以便万一出事了可以栽赃。李宁玉首先模仿的是吴志国(原著里面吴志国就是个汉奸)的字,因为吴志国作为剿匪队长手上沾了太多共产党的血,因此想栽赃他。发展到顾晓梦发现李宁玉用药丸壳子送情报的时候,吴志国已经因为李宁玉模仿的笔迹被抓了,而且受了酷刑死了,因此李宁玉要换个人的笔迹模仿。
顾晓梦这时候就震惊了,前面说了,顾晓梦对李宁玉甚至是有蕾丝情节的,这时候看到李宁玉用自己的笔迹写情报,不是摆明了拉自己垫背吗?虽然顾晓梦没有对李宁玉表露过蕾丝情节,但是长时间的交往下来她以为她们已经是一辈子的闺蜜了,这种被最亲密的人出卖的感觉折磨得她崩溃,她马上就要给日本人报信来报复。但是李宁玉这时候声泪俱下的哭诉求她,又从上下五千年讲起中国人的民族大义来刺激她(李尚不知顾是kmt),结果也许是太嫩也许是太气了,顾在反驳李的过程中漏了点马脚,李立马抓住了这一蛛丝马迹反过来威胁顾晓梦,让顾晓梦帮自己传情报,否则就揭发她是kmt卧底。顾就答应了。
于是乎才有了故事的真实版本。真实版本是,李宁玉按原计划自杀,自杀前画那一幅藏了摩斯电码的画,然后日本人必然要检查她的遗物,此时顾晓梦就故意跟日本人说感觉这幅画有问题,自己装模作样的苦思冥想一番之后,就跟日本人说这幅画藏着摩斯码。这样,相当于李宁玉用自己的死,换取了日本人对顾晓梦的信任。这时候顾晓梦要求回家,日本人一定不会阻拦,这样顾晓梦带着药丸壳子情报按李宁玉说的方法送出去。
事实上如果是这么做的话,计划还是有问题,因为裘庄就顾晓梦一个人摆脱了嫌疑出去了,顾晓梦把情报送出了,日本人晚上抓不到人,岂不是马上坐实顾晓梦的卧底身份?所以李宁玉的计划里,还利用了顾晓梦的人设。顾晓梦是富家千金,在伪政府算是交际花,有点小姐脾气小姐心思这种。于是李宁玉就安排,顾晓梦先跟日本人说自己看出画有点问题,但是撒娇说如果真有情报自己破译了,就放自己先回去,日本人就答应了。等顾晓梦装模作样的破解了情报,顾晓梦又跟日本人说自己不敢出去,因为万一共党的会因为什么原因自己不开了,你们抓不到人,那她不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转而要求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自己第二天再回去。日本人就
看着她给她爹打电话。前面说了,她爹也是军统的人,父女之间约定有暗语,顾晓梦在电话里一说,他爹就编了个理由死命让她回家,她却当着日本人的面死命推脱以证明自己不想染上任何嫌疑。日本人觉得对待功臣没必要搞得太离谱,而且她家里不是“有急事”吗?于是就让她回家。顾晓梦又要求,派日本人信任的王田香送(监视)自己,这样她一点嫌疑都没了。顾晓梦挑王田香是有原因的,电影里也有表述,王对她有意思,因此顾在回去的路上很轻松的就把情报送出去了。
整个故事讲下来,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李宁玉已经死了,顾晓梦没有任何必要履行她的承诺,没有必要冒险帮李宁玉送情报,因为皖南事变之后两党其实已经翻脸了。为什么顾晓梦还冒险?这就跟小说里面隐隐约约提到的蕾丝情相对应了。
抗战胜利后,李宁玉的哥哥(名义上的丈夫),假装脱党进入kmt,跟顾晓梦结婚了,继续做地下工作。顾晓梦生了一个孩子,肚子里又怀了一个,这时时间已经来到了49年,李宁玉哥哥把顾晓梦骗到了北平,试图策反她,没想到顾晓梦毅然打掉了肚子里的孩子,自己一个人跟着kmt去了台湾。
整个故事到此结束。
初看整个小说只是感觉作者把谍战细节上的漏洞补全了。后来却越想越不对。作者为什么起名字叫东风,西风?这是不是跟教员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有呼应?顾晓梦为什么那么决然的抛弃丈夫和已经有了的一个儿子,把自己肚里的孩子打了,都要去台湾?
后来我看了柳云龙的《风筝》,心里若有所悟。这里写出来供坛友讨论。
柳云龙的《风筝》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可怕的谍战剧,这部剧被禁了好多年,现在在豆瓣上有8.8的高分。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剧有46集删改版和51级送审版两个版本,两个版本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故事,其核心内核也完全不同。如果所有人都看的是51级送审版的话,这部剧在豆瓣我觉得不可能低于9分。
这部剧可怕在哪里?在这部剧里面,谍战手法这种炫技的表现已经次要化了,电视剧更多的是在探讨两个东西:“信仰”和“人性”。
[i]以下文字节选自[url]https://www.douban.com/note/722229586/[/url]:
郑耀先对于自己信仰的坚定与坚持无可非议,但是这过程中体现出的他对于自己人性中的关系很冷漠,对于他在敌营中所建立起来的关系网,出生入死的兄弟和历经生死的女人,无比地爱戴、信任并拥护着他,最后他拿这些兄弟来祭献自己的信仰,为了不暴露他选择撞墙而死的简之,不明真相明明可以回台湾却拼死掩护他的孝安,对于孝安,看到郑耀先和公安局设网逮捕他的时候,我心里就只有一句话:让孝安走吧,让他回台湾去孝敬他母亲吧。然而……还有宫庶,为了他的六哥从香港返回山城,最后被活捉,被包围的时候宫庶还是想着要掩护六哥,但是郑耀先颤抖着的双手举着枪对着宫庶的时候,郑耀先说:“这是我的职责。”,宫庶说了一句“好的,我明白了”,眼里尽是绝望与痛苦。
信仰三民主义的林桃,她甚至用“六哥不是共党”这个赌注来跟郑耀先相守在一起,在最后发现他身份的时刻,选择毁容自杀,就像她自己说的一样,“如果六哥是共党,那是党国的悲哀,也是我林桃的悲哀。”,无法面对这个跟自己信仰相背的人,即使他是自己的丈夫,更无法原谅自己,自己的信仰已经崩塌了,只有以死来保护自己的人性。林桃的毁容自杀同时也保护了郑耀先,但是郑耀先最后竟然以“无法面对”为理由连尸体都没去看一眼,可见他有多漠视这种人性关系。
而郑耀先一直悉心保护的女主---韩冰又是怎样一个人物呢?
同样有着坚定的信仰,只不过是信仰三民主义,也时刻记着自己的使命——找到风筝。一开始看到韩冰,很多观众不喜欢她,甚至很多网友说罗海琼演得不好,我倒是觉得,这才是最好的韩冰,罗海琼对角色的理解应该还是比较深刻的,从一开始,人物一出场,说起话来拿腔拿调的,左得让人受不了,当最后知道了她就是影子的时候才恍然大悟,是啊,身在敌营,必须比共产党还要共产党,必须这样说话,一股干部的味道,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怀疑,就跟郑耀先一样,在潜伏期间其狠辣程度都没有几个国军军官能比,当我们知道了韩冰就是影子的时候,前面许多情节就顺理成章了。为什么郑耀先在延安时期,神机妙算的韩冰会派一个瘸子去送信?让郑耀先多出了一分钟的逃离时间?原来是为了保护“自己人”,建国后为了定郑耀先的罪,为什么韩冰一直坚持要找到可有可无的证据?原来是为了保护“自己人”,当她一直苦心保护着的人竟然是自己的敌人时,所以她会马上跟联络员汇报,因为她对郑耀先的种种保护、关心、鼓励都是基于相同的信仰,包括郑耀先对于韩冰的照顾、关心和欣赏,更多的也是出于相同的信仰而不是爱情,他们俩从水火不容到最后的相知相爱,都是因为他们在各自的心中都认为对方是“同道之人”,都互相欣赏对方对于信仰的坚持,但是最荒诞也最痛苦的事实就是:风筝就是郑耀先,影子就是韩冰。不过这没有多大关系,他们都会各自跟自己的组织揭发,因为信仰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男主女主会翻脸翻得很快,就算在临死之时,韩冰还是感叹着“六哥怎么会是共产党呢?怎么可以是共产党呢?”,然而,互怼互助的一路生死经历也还是抵不过信仰的力量。[/i]
看了《风筝》送审版的观众会感觉这剧里面kmt的人似乎都有情有义有血有肉,而我党这边似乎都有点冷酷无情。。。其实这种感觉就跟重新回味《风声》小说是一样的。李宁玉为什么要选顾晓梦的字模仿?她跟顾晓梦那么要好,不能模仿别人的吗?小说里提到她几乎偷着模仿身边所有人的字。我想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顾晓梦家里条件太好了,他爹明面上是支持日本人和伪政府的富豪大汉奸,李宁玉要栽赃,除了吴志国这种刽子手,第二顺位就是顾晓梦这种对伪政府有更大作用的人。在这种信仰驱使下,李宁玉没有犹豫选择了顾晓梦栽赃。
顾晓梦最后为什么不顾丈夫孩子,甚至打了二胎都要跑台湾去?我想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顾晓梦嫁给李宁玉的哥哥,寄托的是她对李宁玉的爱情,可能她也把对李宁玉的感情毫无保留的转给了李宁玉的哥哥,然而最后发现李宁玉的哥哥也在骗她,策反她,她被她们兄妹抛弃了两次,所以她崩溃了。
在李宁玉哥哥给“我”讲述的故事中,为什么李宁玉是唯一的民族英雄?他为什么没有提到他的妻子顾晓梦和她在这件事中的功绩?我想可能的原因是建国后接踵而至的政治运动,让李宁玉的哥哥不敢让自己有kmt特工这样一个身份的妻子这件事实暴露出来。所以他只能撒谎欺骗,小说里面甚至说他展示给记者的李宁玉的遗物,包括那幅藏着摩斯电码的画都是自己伪造的。
“东风”是什么样的故事,“西风”又是怎么样的故事,哪个真哪个假?
不管是《风声》小说还是《风筝》电视剧,再仔细思考之后真有点细思恐极。
最后上一个51集送审版《风筝》的片尾字幕图,谢谢坛友耐心看完这篇超长文。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06/-cckxQj2r-6u74K18T3cSj4-bq.jp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