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 ZUBERG
2020-11-16T14:49:55+00:00
[s:ac:哭笑]看到舟版老哥没有人搬,我就搬过来了。
首先是新闻:
中新网广东新闻11月15日电 (记者 郑小红) 第五届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14日开幕,其核心板块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专业论坛同步举行,并于当晚揭晓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优秀作品。来自中国的《外来生物防治》以及来自印度的《绿野漫生--南印度奥罗维尔的森林在建》荣获影片金奖。第五届气候影视大会终评评委亮相(大赛组委会 供图) 该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深圳市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教育局、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深圳市标新科普研究院(深圳市航都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承办。 广东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陈春怀为大会致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全球气候行动负责人尼克拉斯·斯文宁森做视频致辞。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为HCCFF金奖获奖者颁奖(大赛组委会 供图) 据悉,本次气候影视大会作品征集共收到2171部影片,覆盖124个国家和地区,入围作品34部,由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刘建中领衔的7人评审团最终评出金奖2部,银奖4部,铜奖6部。其中,金奖作品为《外来生物防治》(中国)、《绿野漫生--南印度奥罗维尔的森林在建》(印度);银奖作品为《鹭世界》(中国)、《移民》(法国)、《巴西雨林之战》(新加坡)、《树和我》(中国);铜奖作品为《湿地的力量》(中国)、《驯沙记--中国治沙七十年》(中国)、《南极洲--来自另一个星球的信息》(西班牙)、《冰川安魂曲》(法国)、《万类共生》(中国)、《一个词》(德国)。
然后切瓜:之前WWF携手《明日方舟》联合做了一个公益纪录片《万类共生》,旨在保护雪豹与长江江豚。游戏内则推出了两个6元的公益包,包括干员清流,所得收益会用于保护国内的江豚和雪豹。注意,是纪录片不是pv。
纪录片地址:[url]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E411n7Ax/?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0[/url]
结果在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上,《万类共生》得到了铜奖。
新闻看这:[url]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Z4y1G7Sq?from=search&seid=8338868499515059498[/url],于47秒处可看到《万类共生》截图以及“中国 导演:WWF&《明日方舟》制作组”。
恭喜《明日方舟》制作组得奖![s:a2:干杯][s:a2:干杯][s:a2:干杯]
继续切瓜:
然后我还有兴趣查了一下其他获奖的作品:
来自切瓜人的碎碎念:
1.这是正面瓜,我看看几天会被人带节奏锁帖消失。
2.清流什么时候进公招?我唯二没有满潜的四星了!我要小江豚![s:ac:喘]
3.方舟请多搞点这种活动,利己利他,甚至还能打响国际名声,好耶!
ps:修改了几处地方:
1.原报道“金奖2部,银奖4部,金奖6部”为明显笔误,应为“金奖2部,银奖4部,铜奖6部”。
2.切瓜人手快,除了原文以外的所有纪录片名,都给写成了《万物共生》,实际上应为《万类共生》,对不起对不起[s:ac:瞎]。
3.添加了纪录片尾的工作人员名单截图,可见鹰角有工作人员参与了拍摄,所以是这部纪录片是双方一起做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23/bwQ5-dhwdK12T3cSsg-fz.jpg[/img]
首先是新闻:
中新网广东新闻11月15日电 (记者 郑小红) 第五届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14日开幕,其核心板块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专业论坛同步举行,并于当晚揭晓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优秀作品。来自中国的《外来生物防治》以及来自印度的《绿野漫生--南印度奥罗维尔的森林在建》荣获影片金奖。第五届气候影视大会终评评委亮相(大赛组委会 供图) 该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深圳市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教育局、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深圳市标新科普研究院(深圳市航都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承办。 广东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陈春怀为大会致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全球气候行动负责人尼克拉斯·斯文宁森做视频致辞。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为HCCFF金奖获奖者颁奖(大赛组委会 供图) 据悉,本次气候影视大会作品征集共收到2171部影片,覆盖124个国家和地区,入围作品34部,由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刘建中领衔的7人评审团最终评出金奖2部,银奖4部,铜奖6部。其中,金奖作品为《外来生物防治》(中国)、《绿野漫生--南印度奥罗维尔的森林在建》(印度);银奖作品为《鹭世界》(中国)、《移民》(法国)、《巴西雨林之战》(新加坡)、《树和我》(中国);铜奖作品为《湿地的力量》(中国)、《驯沙记--中国治沙七十年》(中国)、《南极洲--来自另一个星球的信息》(西班牙)、《冰川安魂曲》(法国)、《万类共生》(中国)、《一个词》(德国)。
然后切瓜:之前WWF携手《明日方舟》联合做了一个公益纪录片《万类共生》,旨在保护雪豹与长江江豚。游戏内则推出了两个6元的公益包,包括干员清流,所得收益会用于保护国内的江豚和雪豹。注意,是纪录片不是pv。
纪录片地址:[url]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E411n7Ax/?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0[/url]
结果在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上,《万类共生》得到了铜奖。
新闻看这:[url]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Z4y1G7Sq?from=search&seid=8338868499515059498[/url],于47秒处可看到《万类共生》截图以及“中国 导演:WWF&《明日方舟》制作组”。
恭喜《明日方舟》制作组得奖![s:a2:干杯][s:a2:干杯][s:a2:干杯]
继续切瓜:
小科普(关于WWF) ...
(摘自WWF中国官网)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
WWF1961年成立,总部位于瑞士格朗。
WWF在全世界超过100个国家有办公室、拥有5000名全职员工,并有超过500万名志愿者。
WWF在中国的工作始于1980年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是第一个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开展保护工作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1996年,WWF正式成立北京办事处,此后陆续在全国八个城市建立了办公室。至今,WWF在中国共资助开展了100多个重大项目。
“WWF”起初代表“World Wildlife Fund”(世界野生动植物基金会)。
1986年,WWF认识到这个名字不能完全反映组织的活动,于是改名为“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世界自然基金会)。不过美国和加拿大仍然保留了原来的名字。
目前,最初的缩写“WWF”是我们唯一且全球使用的名字。该缩写从1961年以来已被大部分人认知。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
WWF1961年成立,总部位于瑞士格朗。
WWF在全世界超过100个国家有办公室、拥有5000名全职员工,并有超过500万名志愿者。
WWF在中国的工作始于1980年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是第一个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开展保护工作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1996年,WWF正式成立北京办事处,此后陆续在全国八个城市建立了办公室。至今,WWF在中国共资助开展了100多个重大项目。
“WWF”起初代表“World Wildlife Fund”(世界野生动植物基金会)。
1986年,WWF认识到这个名字不能完全反映组织的活动,于是改名为“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世界自然基金会)。不过美国和加拿大仍然保留了原来的名字。
目前,最初的缩写“WWF”是我们唯一且全球使用的名字。该缩写从1961年以来已被大部分人认知。
小科普(关于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 ...
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于2015年创办于中国深圳,致力于向全球征集反映气候变化的优秀影视作品,鼓励影视制作者通过影视手段传播应对气候变化的主题内容,普及气候变化相关知识,提高公众气候变化意识,助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这个大会会向全球征集各种影视作品,我查了一下前三年,共征集到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56部影视作品。去年则是征集到96个国家和地区的1453部气候影视作品。今年则有2000多部,可见影响力和认可度都在逐步提高,应该不是什么野鸡奖[s:ac:哭笑]
这个大会会向全球征集各种影视作品,我查了一下前三年,共征集到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56部影视作品。去年则是征集到96个国家和地区的1453部气候影视作品。今年则有2000多部,可见影响力和认可度都在逐步提高,应该不是什么野鸡奖[s:ac:哭笑]
然后我还有兴趣查了一下其他获奖的作品:
这个就随便看看吧 ...
金奖《外来生物防治》是华南农业大学拍的,最近《外来生物防治》获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奖提名。
银奖《鹭世界》是中国首部全景声自然纪录片电影,由孙宁执导,孙悦斌解说。该片于2020年1月1日在中国上映。想了解更多的可以去看百科[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9%AD%E4%B8%96%E7%95%8C/23776861?fr=aladdin[/url]
《树和我》粗略查了一下...没查到什么信息(?)
至于与《万类共生》一样都是铜奖的:
《湿地的力量》历时3年,记录珠江与南太平洋呼吸咽喉位置的湿地生态现状,捕捉世界珍稀候鸟黑脸琵鹭等20多个物种珍贵影像。共4集,在腾讯视频有看。
《驯沙记--中国治沙七十年》这个就直接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治沙70年专题纪录片[s:ac:哭笑]
[s:ac:哭笑]这么一看...《万类共生》档次忽然拔高了好多啊...而且至少国内拍的这些东西都是一部电影的时长起步,《万类共生》只有12分钟...说声短小精悍不为过吧。 我虽然短,但是能旋转
银奖《鹭世界》是中国首部全景声自然纪录片电影,由孙宁执导,孙悦斌解说。该片于2020年1月1日在中国上映。想了解更多的可以去看百科[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9%AD%E4%B8%96%E7%95%8C/23776861?fr=aladdin[/url]
《树和我》粗略查了一下...没查到什么信息(?)
至于与《万类共生》一样都是铜奖的:
《湿地的力量》历时3年,记录珠江与南太平洋呼吸咽喉位置的湿地生态现状,捕捉世界珍稀候鸟黑脸琵鹭等20多个物种珍贵影像。共4集,在腾讯视频有看。
《驯沙记--中国治沙七十年》这个就直接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治沙70年专题纪录片[s:ac:哭笑]
[s:ac:哭笑]这么一看...《万类共生》档次忽然拔高了好多啊...而且至少国内拍的这些东西都是一部电影的时长起步,《万类共生》只有12分钟...说声短小精悍不为过吧。
来自切瓜人的碎碎念:
1.这是正面瓜,我看看几天会被人带节奏锁帖消失。
2.清流什么时候进公招?我唯二没有满潜的四星了!我要小江豚![s:ac:喘]
3.方舟请多搞点这种活动,利己利他,甚至还能打响国际名声,好耶!
ps:修改了几处地方:
1.原报道“金奖2部,银奖4部,金奖6部”为明显笔误,应为“金奖2部,银奖4部,铜奖6部”。
2.切瓜人手快,除了原文以外的所有纪录片名,都给写成了《万物共生》,实际上应为《万类共生》,对不起对不起[s:ac:瞎]。
3.添加了纪录片尾的工作人员名单截图,可见鹰角有工作人员参与了拍摄,所以是这部纪录片是双方一起做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23/bwQ5-dhwdK12T3cSsg-fz.jp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