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话题:汽车的智能化,兼谈目前国内自主车企和软硬件供应商在这方面的进展

Bearchills95-avatar

Bearchills95

2021-09-10T19:11:28+00:00

自从造车新势力和特斯拉登上国内的汽车舞台后,车辆的智能化就站在了风口上,大大小小的车企都争先恐后地在自家的新能源汽车上打上智能化的标签。然而汽车的智能化究竟是什么样,智能化这条路究竟该怎么走,目前是没有定论的。

要讨论汽车智能化这个话题就必需搞明白该如何定义汽车智能化。就目前而言,大多数人都认为汽车的自动驾驶就是智能化,这个观点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但肯定是有偏颇的。由于汽车没有智能化的先例存在,要准确定义汽车智能化必须从其他行业中找一个参照物,而手机作为近几十年来智能化发展的范例是一个相对合适的参照对象。

手机的基本功能是通话,然后有了短信。是否能将短信视为手机智能化,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短信本身也是通讯的一部分,并不是对手机功能拓展,而手机智能化目前的定义就是由第三方开发者提供的软件使用手机本身的网络和摄像头等硬件功能来实现通讯以外的场景应用,比如影像记录、导航、游戏、或转账支付等功能。

类比智能手机,就不难发现车辆的输送功能就好比手机中的通话,是最基本的需求,而自动驾驶则有些类似于短信或微信,是基本功能的拓展和使用体验的提升,但并没有走出汽车基本功能的范围。若以智能手机的标准,智能汽车的定义就是正常驾驶+自动驾驶+除基本功能以外的拓展应用。然而拓展应用的内容应该包括哪些,或者说应该针对哪些场景,目前还没有准确的认识,或许要靠时间和试验的积累才能搞明白。另外,有人把OTA看作是智能化的一部分,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OTA是厂家的基本服务,不是拓展应用。

与智能化目标的模糊不清不同,实现智能化的软硬件条件却是比较明确的,即为第三方软件开发者提供车辆硬件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这就要求对车辆零部件进行软硬件解耦,至少是部分解耦,这个工作难度非常高。另外还需要将车身和底盘上的硬件设备通过域控制器进行综合管理,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了ECU的数量,实现了硬件设备的集中控制,也方便了通过API对硬件进行访问。

目前国内车企和软硬件供应商真正在这个方向上推进的并不多,有些吹得响的,做的并不好,所以只挑几个有代表性说一下。

先来说一下华为,并不是因为它做的有多好,而是其吹的声浪实在太大。华为针对自动驾驶做了一套电子电气架构,建立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通讯三个域,能用域控制器对这三个域进行综合管理,与英特尔子公司Mobileye搞得那套类似。然而华为本身没有能力解决车身和底盘上的硬件解耦问题,实力强的供应商也不理睬华为,这在最近知乎某答主提供的采访华为视频中有说明。以这些情况来看,华为能做的智能化工作应该局限于智能座舱域,也就是说与智能手机对应的部分,比如摄像头、屏幕、网络等部分,出了智能座舱域,华为就无能为力了。

相对于雷声大雨点小的华为,一直处于在传统车企和新势力结合部的比亚迪最近倒是给出了一些惊喜。根据比亚迪的宣传资料,其E3.0平台在座舱域之外也做了硬件解耦工作,尽管并不知道其程度多少,即使是只有小部分解耦也比华为要强得多了。比亚迪在宣传中也提到了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架构),也就意味着其会对第三方软件开发者开放API,使车辆硬件在其基本功能外的拓展应用,也就是智能化成为可能。这同时也解释了比亚迪为什么会拒绝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因为搭载华为自动驾驶方案就必须采用华为的电子电气构架,而华为的电子电气构架明显比比亚迪的要落后,致使其不能兼容比亚迪车上的API,这就使比亚迪没有任何使用使用华为自动驾驶方案的可能。

在智能化这条道上另外一个选手是让人有些意外的上汽,更妥帖的说法不是意外,而是让人目瞪口呆。其原因就是今年三月份的时候上汽召开了SOA大会,这意味着上汽已经完成了软硬件解耦、操作系统开发、SOA平台建立,以及第三方开发工具的研发等一系列工作,而在这之前上汽从未发布过任何相关消息。更让人意外的是上汽竟然连验证软件效用的网上虚拟汽车平台都完成了,而且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开发者响应上汽的SOA平台开始新应用软件制作了。从其后发布的一些消息了解到,上汽早在2019年就完成了全部硬件的解耦工作,随后完成了全车操作系统的编写,并构架了其自己的SOA。同时上汽公布其E2纯电平台的车身电子电气构架也进一步证实了其面向汽车智能化的硬件准备已经完成。

然而这还没完,上汽在今年的成都车展上又发布了新燃油车平台,Sigma。根据上汽的说法,这个平台支持L3+的自动驾驶,由于L3以上的自动驾驶需要域控制技术,这意味着上汽已经在燃油车上实现了域控制,再结合其新车所展示的一些高合成度的网络通讯技术,那么不难判定上汽是准备将燃油车也智能化。如果上汽能做到这一点,那将打破汽车智能化只能在纯电平台上进行的壁垒,在全世界也算独一份的。

其它车企的智能化进展就不详细介绍了。吉利纯电平台的电子电气构架类似于华为,其智能化潜力可以参考华为的部分。长城的车身电子电气构架目前不清楚,就不发表意见了。长安和广汽之流要靠华为扶着走,也没谈论必要了。至于新势力那些拿个OTA都当智能化来宣传的,就更不必提了。
Apox-avatar

Apox

[s:ac:茶]现在这么多鼓吹智能汽车的车场,甚至没有一家可以提供尖叫刹车功能。。还是洗洗睡吧
GenErick-avatar

GenErick

智能化需要巨量资金持续投入,车企先要赚钱再说,如果特斯拉拿到了智能化的一半门票的话,比亚迪拿到了智能化的四分之一的门票,其他车企都还没开始。

10个亿的投入都够呛,谈什么智能化,每年1000个亿,折腾个5年,再说。
Jayna-avatar

Jayna

这段话我怎么好像在哪里听过。
LBJdaGoat-avatar

LBJdaGoat

先完成电气化再谈智能化
Jurassic-avatar

Jurassic

按照华为那段似乎是华为由于在车辆本身硬件方面缺乏实力导致无法深入,后面又说长安、广汽是被华为扶着。现在华为和北广长合作,怎么就不是互相提供优势能力进行整合而只是单方面被扶着?
Thee_Morte-avatar

Thee_Morte

[quote][pid=551321550,28572848,1]Reply[/pid] Post by [uid=62597617]Avalonanarchy2[/uid] (2021-09-19 03:40):

[s:ac:茶]现在这么多鼓吹智能汽车的车场,甚至没有一家可以提供尖叫刹车功能。。还是洗洗睡吧[/quote]我如果在车里听以父之名怎么办?
SimplyNaraYT-avatar

SimplyNaraYT

智能驾驶肯定是第一位的

华为不错的
AS̷CE <3-avatar

AS̷CE <3

没想到你吹的是上汽
Tree-avatar

Tree

转帖得标注一下。这套内容其他地方看过了,应该不是楼主的原创。
不过你在这个论坛谈这些,很难得到有价值的讨论,云车主和品牌无脑黑懂什么解藕懂什么电气化。他们到现在都还以为汽车芯片是中控娱乐大屏的芯片呢[s:ac:茶]。

简单说一句,高阶整车智能化至少要求刹车系统的电液一体化和快速响应。现在还在用ibooster这个博世上一代技术的车企,就那个响应速度和mcu连携能力,连动力回收都整合不完全,还好意思吹辅助驾驶的都是***。
Bearchills95-avatar

Bearchills95

[quote][pid=551329774,28572848,1]Reply[/pid] Post by [uid=63575344]忆亿星河[/uid] (2021-09-19 07:35):

按照华为那段似乎是华为由于在车辆本身硬件方面缺乏实力导致无法深入,后面又说长安、广汽是被华为扶着。现在华为和北广长合作,怎么就不是互相提供优势能力进行整合而只是单方面被扶着?[/quote]北汽和长安就没有正向研发过一块底盘,没有能力进行硬件解耦。

广汽那块纯电底盘是宁德时代和华域帮着一起弄的,所以广汽也没能力干那事。
Bearchills95-avatar

Bearchills95

[quote][pid=551331024,28572848,1]Reply[/pid] Post by [uid=34684217]treefern[/uid] (2021-09-19 07:49):

转帖得标注一下。这套内容其他地方看过了,应该不是楼主的原创。
不过你在这个论坛谈这些,很难得到有价值的讨论,云车主和品牌无脑黑懂什么解藕懂什么电气化。他们到现在都还以为汽车芯片是中控娱乐大屏的芯片呢[s:ac:茶]。

简单说一句,高阶整车智能化至少要求刹车系统的电液一体化和快速响应。现在还在用ibooster这个博世上一代技术的车企,就那个响应速度和mcu连携能力,连动力回收都整合不完全,还好意思吹辅助驾驶的都是***。[/quote]有小部分内容用来知乎某答主写的东西,但并不是全抄,再说网上讨论也不需要那么严格的引用标注,所以也就不写了。

目前几乎所有国内车企做电动车都在用ibooster,国内自主的线控制动只有上海拿森的Nbooster,以及华域汽车准备量产的ebooster,前者北汽正在试用,后者上汽准备在量产车上使用。即使用了博世的制动也不能说明国产的自动驾驶技术不行。
Jurassic-avatar

Jurassic

[quote][pid=551341945,28572848,1]Reply[/pid] Post by [uid=63570503]五缸发动机[/uid] (2021-09-19 09:12):

北汽和长安就没有正向研发过一块底盘,没有能力进行硬件解耦。

广汽那块纯电底盘是宁德时代和华域帮着一起弄的,所以广汽也没能力干那事。[/quote]有可能,不过根据广汽的说法,和华为合作的车型是新的纯电底盘,所以也存在在这个平台起步的可能。不过确实是两年后也没影的事。
Tree-avatar

Tree

[quote][pid=551345038,28572848,1]Reply[/pid] Post by [uid=63570503]五缸发动机[/uid] (2021-09-19 09:30):

有小部分内容用来知乎某答主写的东西,但并不是全抄,再说网上讨论也不需要那么严格的引用标注,所以也就不写了。

目前几乎所有国内车企做电动车都在用ibooster,国内自主的线控制动只有上海拿森的Nbooster,以及华域汽车准备量产的ebooster,前者北汽正在试用,后者上汽准备在量产车上使用。即使用了博世的制动也不能说明国产的自动驾驶技术不行。[/quote]ibooster只是能符合当前智能场景的解决方案,要整车底层智能化,ibooster是满足不了要求的。所以说这些还在用ibooster的车企智能化门票都没摸到。甚至很多连底层线控系统都没打通,根本聊不到智能化。
这玩意现在讨论还是太超前了,至少市面上50%以上品牌具备全车集成化电控才刚刚踩上赛道。
Bearchills95-avatar

Bearchills95

[quote][pid=551348689,28572848,1]Reply[/pid] Post by [uid=34684217]treefern[/uid] (2021-09-19 09:49):

ibooster只是能符合当前智能场景的解决方案,要整车底层智能化,ibooster是满足不了要求的。所以说这些还在用ibooster的车企智能化门票都没摸到。甚至很多连底层线控系统都没打通,根本聊不到智能化。
这玩意现在讨论还是太超前了,至少市面上50%以上品牌具备全车集成化电控才刚刚踩上赛道。[/quote]你是指中央集中式电子架构,还是线控底盘?
Recruit Donut-avatar

Recruit Donut

反正华为是真的不行。 吹了那么久的激光雷达,直接回炉重做了。 另一个宣传重头戏4D毫米波雷达也是几家竞品里最烂的
Tree-avatar

Tree

[quote][pid=551349554,28572848,1]Reply[/pid] Post by [uid=63570503]五缸发动机[/uid] (2021-09-19 09:54):

你是指中央集中式电子架构,还是线控底盘?[/quote]底层硬件指硬件执行机构(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线控底盘、电驱动模块等
底层硬件采集机构目前行业比较重视,反而都比较齐备,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
Tree-avatar

Tree

[quote][pid=551349554,28572848,1]Reply[/pid] Post by [uid=63570503]五缸发动机[/uid] (2021-09-19 09:54):

你是指中央集中式电子架构,还是线控底盘?[/quote]中层的域控制器反而优先级没那么高( 底层都做不好中层做再好有毛用 ),虽然现在也就一两家能实现比较高的集中度。
Tree-avatar

Tree

[quote][pid=551350223,28572848,1]Reply[/pid] Post by [uid=62485472]慕尼黑烤猪肘[/uid] (2021-09-19 09:57):

反正华为是真的不行。 吹了那么久的激光雷达,直接回炉重做了。 另一个宣传重头戏4D毫米波雷达也是几家竞品里最烂的[/quote]从业大佬吗?竟然有这个消息?那华为的进度远低于预期了……
zizi-avatar

zizi

结合底层硬件执行部件就一直是国内IT届的“弱项”,偏偏国内IT届的人士都躺在虚拟应用层上赚着大钱鄙视“低利润的实体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