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rchills95
2021-09-10T19:11:28+00:00
自从造车新势力和特斯拉登上国内的汽车舞台后,车辆的智能化就站在了风口上,大大小小的车企都争先恐后地在自家的新能源汽车上打上智能化的标签。然而汽车的智能化究竟是什么样,智能化这条路究竟该怎么走,目前是没有定论的。
要讨论汽车智能化这个话题就必需搞明白该如何定义汽车智能化。就目前而言,大多数人都认为汽车的自动驾驶就是智能化,这个观点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但肯定是有偏颇的。由于汽车没有智能化的先例存在,要准确定义汽车智能化必须从其他行业中找一个参照物,而手机作为近几十年来智能化发展的范例是一个相对合适的参照对象。
手机的基本功能是通话,然后有了短信。是否能将短信视为手机智能化,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短信本身也是通讯的一部分,并不是对手机功能拓展,而手机智能化目前的定义就是由第三方开发者提供的软件使用手机本身的网络和摄像头等硬件功能来实现通讯以外的场景应用,比如影像记录、导航、游戏、或转账支付等功能。
类比智能手机,就不难发现车辆的输送功能就好比手机中的通话,是最基本的需求,而自动驾驶则有些类似于短信或微信,是基本功能的拓展和使用体验的提升,但并没有走出汽车基本功能的范围。若以智能手机的标准,智能汽车的定义就是正常驾驶+自动驾驶+除基本功能以外的拓展应用。然而拓展应用的内容应该包括哪些,或者说应该针对哪些场景,目前还没有准确的认识,或许要靠时间和试验的积累才能搞明白。另外,有人把OTA看作是智能化的一部分,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OTA是厂家的基本服务,不是拓展应用。
与智能化目标的模糊不清不同,实现智能化的软硬件条件却是比较明确的,即为第三方软件开发者提供车辆硬件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这就要求对车辆零部件进行软硬件解耦,至少是部分解耦,这个工作难度非常高。另外还需要将车身和底盘上的硬件设备通过域控制器进行综合管理,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了ECU的数量,实现了硬件设备的集中控制,也方便了通过API对硬件进行访问。
目前国内车企和软硬件供应商真正在这个方向上推进的并不多,有些吹得响的,做的并不好,所以只挑几个有代表性说一下。
先来说一下华为,并不是因为它做的有多好,而是其吹的声浪实在太大。华为针对自动驾驶做了一套电子电气架构,建立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通讯三个域,能用域控制器对这三个域进行综合管理,与英特尔子公司Mobileye搞得那套类似。然而华为本身没有能力解决车身和底盘上的硬件解耦问题,实力强的供应商也不理睬华为,这在最近知乎某答主提供的采访华为视频中有说明。以这些情况来看,华为能做的智能化工作应该局限于智能座舱域,也就是说与智能手机对应的部分,比如摄像头、屏幕、网络等部分,出了智能座舱域,华为就无能为力了。
相对于雷声大雨点小的华为,一直处于在传统车企和新势力结合部的比亚迪最近倒是给出了一些惊喜。根据比亚迪的宣传资料,其E3.0平台在座舱域之外也做了硬件解耦工作,尽管并不知道其程度多少,即使是只有小部分解耦也比华为要强得多了。比亚迪在宣传中也提到了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架构),也就意味着其会对第三方软件开发者开放API,使车辆硬件在其基本功能外的拓展应用,也就是智能化成为可能。这同时也解释了比亚迪为什么会拒绝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因为搭载华为自动驾驶方案就必须采用华为的电子电气构架,而华为的电子电气构架明显比比亚迪的要落后,致使其不能兼容比亚迪车上的API,这就使比亚迪没有任何使用使用华为自动驾驶方案的可能。
在智能化这条道上另外一个选手是让人有些意外的上汽,更妥帖的说法不是意外,而是让人目瞪口呆。其原因就是今年三月份的时候上汽召开了SOA大会,这意味着上汽已经完成了软硬件解耦、操作系统开发、SOA平台建立,以及第三方开发工具的研发等一系列工作,而在这之前上汽从未发布过任何相关消息。更让人意外的是上汽竟然连验证软件效用的网上虚拟汽车平台都完成了,而且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开发者响应上汽的SOA平台开始新应用软件制作了。从其后发布的一些消息了解到,上汽早在2019年就完成了全部硬件的解耦工作,随后完成了全车操作系统的编写,并构架了其自己的SOA。同时上汽公布其E2纯电平台的车身电子电气构架也进一步证实了其面向汽车智能化的硬件准备已经完成。
然而这还没完,上汽在今年的成都车展上又发布了新燃油车平台,Sigma。根据上汽的说法,这个平台支持L3+的自动驾驶,由于L3以上的自动驾驶需要域控制技术,这意味着上汽已经在燃油车上实现了域控制,再结合其新车所展示的一些高合成度的网络通讯技术,那么不难判定上汽是准备将燃油车也智能化。如果上汽能做到这一点,那将打破汽车智能化只能在纯电平台上进行的壁垒,在全世界也算独一份的。
其它车企的智能化进展就不详细介绍了。吉利纯电平台的电子电气构架类似于华为,其智能化潜力可以参考华为的部分。长城的车身电子电气构架目前不清楚,就不发表意见了。长安和广汽之流要靠华为扶着走,也没谈论必要了。至于新势力那些拿个OTA都当智能化来宣传的,就更不必提了。
要讨论汽车智能化这个话题就必需搞明白该如何定义汽车智能化。就目前而言,大多数人都认为汽车的自动驾驶就是智能化,这个观点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但肯定是有偏颇的。由于汽车没有智能化的先例存在,要准确定义汽车智能化必须从其他行业中找一个参照物,而手机作为近几十年来智能化发展的范例是一个相对合适的参照对象。
手机的基本功能是通话,然后有了短信。是否能将短信视为手机智能化,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短信本身也是通讯的一部分,并不是对手机功能拓展,而手机智能化目前的定义就是由第三方开发者提供的软件使用手机本身的网络和摄像头等硬件功能来实现通讯以外的场景应用,比如影像记录、导航、游戏、或转账支付等功能。
类比智能手机,就不难发现车辆的输送功能就好比手机中的通话,是最基本的需求,而自动驾驶则有些类似于短信或微信,是基本功能的拓展和使用体验的提升,但并没有走出汽车基本功能的范围。若以智能手机的标准,智能汽车的定义就是正常驾驶+自动驾驶+除基本功能以外的拓展应用。然而拓展应用的内容应该包括哪些,或者说应该针对哪些场景,目前还没有准确的认识,或许要靠时间和试验的积累才能搞明白。另外,有人把OTA看作是智能化的一部分,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OTA是厂家的基本服务,不是拓展应用。
与智能化目标的模糊不清不同,实现智能化的软硬件条件却是比较明确的,即为第三方软件开发者提供车辆硬件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这就要求对车辆零部件进行软硬件解耦,至少是部分解耦,这个工作难度非常高。另外还需要将车身和底盘上的硬件设备通过域控制器进行综合管理,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了ECU的数量,实现了硬件设备的集中控制,也方便了通过API对硬件进行访问。
目前国内车企和软硬件供应商真正在这个方向上推进的并不多,有些吹得响的,做的并不好,所以只挑几个有代表性说一下。
先来说一下华为,并不是因为它做的有多好,而是其吹的声浪实在太大。华为针对自动驾驶做了一套电子电气架构,建立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通讯三个域,能用域控制器对这三个域进行综合管理,与英特尔子公司Mobileye搞得那套类似。然而华为本身没有能力解决车身和底盘上的硬件解耦问题,实力强的供应商也不理睬华为,这在最近知乎某答主提供的采访华为视频中有说明。以这些情况来看,华为能做的智能化工作应该局限于智能座舱域,也就是说与智能手机对应的部分,比如摄像头、屏幕、网络等部分,出了智能座舱域,华为就无能为力了。
相对于雷声大雨点小的华为,一直处于在传统车企和新势力结合部的比亚迪最近倒是给出了一些惊喜。根据比亚迪的宣传资料,其E3.0平台在座舱域之外也做了硬件解耦工作,尽管并不知道其程度多少,即使是只有小部分解耦也比华为要强得多了。比亚迪在宣传中也提到了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架构),也就意味着其会对第三方软件开发者开放API,使车辆硬件在其基本功能外的拓展应用,也就是智能化成为可能。这同时也解释了比亚迪为什么会拒绝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因为搭载华为自动驾驶方案就必须采用华为的电子电气构架,而华为的电子电气构架明显比比亚迪的要落后,致使其不能兼容比亚迪车上的API,这就使比亚迪没有任何使用使用华为自动驾驶方案的可能。
在智能化这条道上另外一个选手是让人有些意外的上汽,更妥帖的说法不是意外,而是让人目瞪口呆。其原因就是今年三月份的时候上汽召开了SOA大会,这意味着上汽已经完成了软硬件解耦、操作系统开发、SOA平台建立,以及第三方开发工具的研发等一系列工作,而在这之前上汽从未发布过任何相关消息。更让人意外的是上汽竟然连验证软件效用的网上虚拟汽车平台都完成了,而且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开发者响应上汽的SOA平台开始新应用软件制作了。从其后发布的一些消息了解到,上汽早在2019年就完成了全部硬件的解耦工作,随后完成了全车操作系统的编写,并构架了其自己的SOA。同时上汽公布其E2纯电平台的车身电子电气构架也进一步证实了其面向汽车智能化的硬件准备已经完成。
然而这还没完,上汽在今年的成都车展上又发布了新燃油车平台,Sigma。根据上汽的说法,这个平台支持L3+的自动驾驶,由于L3以上的自动驾驶需要域控制技术,这意味着上汽已经在燃油车上实现了域控制,再结合其新车所展示的一些高合成度的网络通讯技术,那么不难判定上汽是准备将燃油车也智能化。如果上汽能做到这一点,那将打破汽车智能化只能在纯电平台上进行的壁垒,在全世界也算独一份的。
其它车企的智能化进展就不详细介绍了。吉利纯电平台的电子电气构架类似于华为,其智能化潜力可以参考华为的部分。长城的车身电子电气构架目前不清楚,就不发表意见了。长安和广汽之流要靠华为扶着走,也没谈论必要了。至于新势力那些拿个OTA都当智能化来宣传的,就更不必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