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因为外甥女报志愿吵架的帖子有感,讲讲报志愿

Jason Funderburker-avatar

Jason Funderburker

2021-06-05T04:05:31+00:00

那LZ干的事儿挺怪的,至少在我这我无法理解。看到有人说没出过高考生吧不知道多重要多重要,报志愿多重要学生就是很多不懂要机构,我突然想到可能很多人也没有过那种认真准备旅游计划的经历,不知道被一个莫名其妙的事情就给撂翻了有多不爽并且麻烦。

首先高考报志愿重要么,非常重要,但现在时代变了,重要的已经不再是选什么学校了,现在出了分数你可以根据近几年的分数线+你自己的分数在省内的排名来选取大学,选取一个适合你的学校的范围真的已经是非常简单的一环了,我个人认为首要考虑的只有地点和硬件设施,因为一个分段的学校真的不会差太多(存在可能学校差挺多的情况,但真的没那么多,实在不行你选定对应学校了再去查那个学校不行么)。那么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三个,专业,专业,还是TM的专业。三年前毕业找工作然后到单位做了两年HR以后,对这个不能说是什么非常懂的吧,但是基本还是有了解的。

然后说了专业重要,那重要性在哪呢?我们从毕业找工作的几个路径来看吧(一般没啥门槛行业的小私企就跳过不说了):
一是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我想专业不好的曾经去了解或者参与过考公的人都有感受到三不限(其中的不限专业导致这类岗位往往是几百人报考,卷的飞起)的折磨,如果你要往考公发展,那调查就很简单了,这个是真的很容易就查得到,去官方的报名网站看一看就知道了,有些岗位限制的是什么专业,典型的考公常见的专业就比如法学、汉语言文学等,当然还有医学类的近两年岗位数量也是非常多的,不过我就不在这劝人去学医了。
二是报名国企,当然国企首先种类非常多,我举身边例子来说,我两个朋友,一个985电气,去的我们市电力局;一个211机械,去的我们省烟草某市的烟厂,这说明了首先在国企有很多这种专业类对口的岗位,尤其是技术类的岗位。其他的就是比较普适性的,比如说国企人力资源部、综合部办公室这类的部门,往往可能涉及法学、汉语言文学、人力资源、工商管理等等专业。这些大家可以关注自己当地的国企招考信息,也有放详细的岗位以及对应要求的专业。
三是各种大厂,这个那就复杂了,有机械工厂、有程序员牧场、有金融机构、有教育培训,其实这就还是像前面的,去看看大公司比如华为、企鹅这种行业翘楚,他们招收的岗位需要的是什么专业,其实基本就跑不离,当然这个要考虑的比较复杂,还需要参考以后的职业规划是怎么样,要去大城市漂还是说就再自己老家,小地方的私企的话,其实这个我真的没有什么特别推荐的,有能力就去考研考公挑更好的吧,当然本地如果有不错的较大的上市公司或者外企也可以考虑,可以做一下调查看看公司怎么样,然后关注一下他们招收员工的岗位类型和专业要求。

最后说说为什么对专业感触很深,一是我当初上大学首先分数是肯定够那个学校的,我是文科,报的某211法学,最后分数可能不够法学的被调剂到第二专业日语,虽然我是对日语有点兴趣,但经过了解我是觉得确实不好找工作,而且学的也蛮快的,大一下就考了N2了,于是大一快结束的时候我申请了转专业转到了法学专业,大四顺利考出法考证,后续找工作的时候真的舒服很多,我感觉我当时要是日语真的不知道去哪里找工作;二是我老婆,是英语专业的,一般一本,然后专业能力不是特别好的那种,一开始想考公面国企的时候真的是碰了各种壁,卷了各种难卷的坑,最后在教育培训机构上了一年多的班然后通过工作经历中的良好表现(主要是简历+面试里这个饼画的漂亮)去面试某国企的培训类岗位社招通过了面试入职。三就是做HR的两年间,我看过的简历数量应该是比大多数高考考生的分数都高,很多时候第一眼扫学校、第二眼扫专业就pass了。

很多人也许是没了解那么多想着去找机构,但是我想他们忽略了机构也不一定是靠谱的这个可能性,报考志愿是复杂的,我想没有人能打包票对一个考生说,怎么怎么报对你的人生来说就是最好的,这真的很不现实。
我本身是法学专业的,做完HR调到风控也干了半年多了,对于这种“机构”我是有一种本能的被收割警报的,简单来说,你要是闲钱多,没时间去关心这个,那你找个靠谱点的评价好点的机构吧。

是在没能力了解,想去依靠机构也是非常正常的,这点我没啥好说的。但是如果自身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文化水平了,我是真的无法理解这种选择,因为现有的报考机制和信息通达的水平下,自己选择志愿已然不是一种门槛很高的活了,真要那么上心的话,多花点时间做功课,也许你一星期就有超过某些机构的志愿选择评测能力了。高考、报志愿是家里一个考生一辈子的事情,衷心劝告很多的家长家里人,摆脱假关心,虚用力的心理模式和行为方式,这样往往会在志愿选择中起负面作用。
imsubhankar-avatar

imsubhankar

作为非考生的其他人,做的应该是讲事实摆道理,a城市b学校c专业为什么比甲城市乙学校丙专业好。而不是用父母/长辈/过来人的身份强行要求孩子选择。
高考以后才是一个孩子的成人礼,以后他自己选择的事情会更多。
9yearoldman-avatar

9yearoldman

赞,假关心虚用力说得很好。
IonXT-avatar

IonXT

抛开原贴楼主的玻璃心问题,这件事里还想说的一件事是楼主还死咬能估分出来所以提前准备志愿填报,如果现在的高考录取机制还和我当年一样的话,估分对于志愿填报根本就是没有卵用的事情,先不说估分能估准的人本来也没多少,退一万步讲,就算你自己的分数算得一分不差也是没多少参考价值的,因为你估不了别人的分数,而高考是按名次从前往后查人头录取的程序,分数线只是录取数到最后那个人头的分数,每年的题目不同分数高低起伏,真正有意义的应该是省排名,比方说你估出来自己650分,一看去年分数线武大645你就屁颠屁颠研究武大专业去了,但实际上去年650分能排省两千名今年650才能排五千名,提前研究那志愿就一点意义也没有了。要我说出成绩之前除了想想自己喜欢什么专业想去哪个城市别的啥也不用想,公布了成绩排名之后再来细抠那些数字不就好了。在出成绩之前,别说楼主这个舅舅,就是当事人孩子自己出去旅个游爽嗨一把也完全不耽误事啊
pariux-avatar

pariux

看到专业重要性那部分我还寻思法学已经是专业top了吗...作为法硕还蛮高兴的
直到最后...哦,法学毕业生写的啊,那没事了
Aleccapria-avatar

Aleccapria

报志愿,还是遵循本人意愿叭,尤其是关系没那么近的时候,这样他混得不好也后面也不会怪你。
亲妹亲弟除外
debed-avatar

debed

给各位今年或者往后几年需要高考填志愿的泼点冷水。

前索尼大厂hr、新东方hr、小米某研发团队负责人、某211大学科研人员酒后胡说:
1、大多数本科毕业找工作的,最后都是专业不对口的。
2、用人单位看学历和专业是一方面,他们更关注你这个人和本岗位的契合度,以及是否听话(这点非常重要)。
3、无论985、211还是普通二本甚至民办本科,招到的应届毕业生几乎没啥区别,都是啥都不会(清北、医药、艺术类除外)。唯一有区别的是:本地土著相对难带一点,户籍非本地的好带一点。

自己思考今后20年国内发展方向,谨慎选择报考专业。

最后补充一句:兴趣爱好是可以变的,自己去适应环境,不是让环境为你改变。
Chanikwa-avatar

Chanikwa

快进到985生化环材不如双非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