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sukeee
2025-09-17T06:15:04+00:00
需不需要召回,唯一标准就是“安全”两个字,车子本身如果不召回,路上行驶会不会影响到安全,会不会让坐在车上的人突然暴毙
像迪子的喷粉和常压油箱,跟安全两个字完全不沾边,就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召回
可就算这样,迪子当年的自然堂还是召回了,因为影响到安全两个字了,可能会让坐在车上的人突然暴毙,所以就要强制召回。
绝大多数车企对于召回这件事的处理都是正常的,唯一不正常的只有某氪,实锤了电池自燃,但是用一个什么冬季关怀活动就打发了,呵呵[s:ac:茶]
[quote][pid=840930968,45155100,1]Reply[/pid] Post by [uid=64497967]整活俱乐部[/uid] (2025-09-19 14:24):
不是安全,是法规。合法合规的,不安全也没人管的。[/quote]不是安全,是法规,这种话怎么说的出口的
你以为法规规定召回条件是为了玩吗
Reply to [pid=840930968,45155100,1]Reply[/pid] Post by [uid=64497967]整活俱乐部[/uid] (2025-09-19 14:24)
我只是对某直达天庭的企业不服罢了[s:ac:茶]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9/19/-7da9Q2w-6mp3K25T1kSfn-sg.jpeg[/img]
但是辅助驾驶 让你的安全边界模糊了
现在阶段L2 都有可能让人暴毙,并且所有车都有辅助驾驶撞车案例
理论上每次辅助驾驶OTA,都要算召回
这一点你咋界定
[quote][pid=840931255,45155100,1]Reply[/pid] Post by [uid=66870982]白色家的[/uid] (2025-09-19 14:26):
我只是对某直达天庭的企业不服罢了[s:ac:茶]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9/19/-7da9Q2w-6mp3K25T1kSfn-sg.jpeg[/img][/quote]极氪这事也可以选择不搞这个“客户关怀”,他们只是考虑到万一造成重大事故,他么的公关成本,赔偿成本高于换电池的成本所以就换了
而且极氪作为不产电池的厂家,这种换电池成本大头估计还是电池厂出的,本来就是他们的质量有问题。
[quote][pid=840931552,45155100,1]Reply[/pid] Post by [uid=33807223]Nighthawh_YY[/uid] (2025-09-19 14:29):
不是安全,是法规,这种话怎么说的出口的
你以为法规规定召回条件是为了玩吗[/quote]人为规定有很多滞后性,你觉得资本家是做慈善的,法规允许但是不安全的东西他主动帮你召回?
借机炒作汽车召回的表面上是想黑汽车质量问题,实际结果却是帮那些真正有问题的车企脱掉底裤而已。
[quote][pid=840931552,45155100,1]Reply[/pid] Post by [uid=33807223]Nighthawh_YY[/uid] (2025-09-19 14:29):
不是安全,是法规,这种话怎么说的出口的
你以为法规规定召回条件是为了玩吗[/quote]你缺了多少的概念,经典一句话,抛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
车随便开一下,轮胎磨损1纳米,和开之前比也不安全啊,所以轮胎磨损1纳米也召回吗?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了从去年4月底至今一年多时间内特斯拉发布的6次召回信息,其中4次是通过OTA技术进行召回,涉及车辆近152万辆;有1次既包括OTA方式召回也包括线下召回,两者涉及车辆分别为6.8万辆和1万辆;只有1次是纯线下召回,涉及车辆仅2649辆。
特斯拉OTA召回的原因包括车辆快充过程中信息娱乐系统的中央处理器没有充分冷却、车辆后部一侧或两侧的示廓灯无法点亮、中央触摸显示屏中的车速区域缺少速度单位显示等各种问题。而此次大批量OTA召回的特斯拉车辆则是没有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制动策略;同时,对驾驶员长时间深度踩下加速踏板的情况没有提供足够提醒。
只有在无法进行OTA修复的情况下,特斯拉才会选择线下召回,如前备箱锁闩与锁扣的对齐位置稍微偏后、中间安全带和左侧安全带卡扣装置的固定部件未被穿入连接螺栓等纯硬件问题。"
没有什么影响安全才需要召回的说法,只要是车辆大规模故障或者需要强制升级的按法规就要召回。
《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工信部联通装(2025)45号,成文日期250225
极氪那个冬季活动是241201发布的吧
不予置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9/19/-7da9Q2w-d0oZpT3cSsg-lk.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9/19/-7da9Q2w-k996ZcT3cSsg-hx.jpg[/img]
[quote][pid=840931255,45155100,1]Reply[/pid] Post by [uid=66870982]白色家的[/uid] (2025-09-19 14:26):
我只是对某直达天庭的企业不服罢了[s:ac:茶]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9/19/-7da9Q2w-6mp3K25T1kSfn-sg.jpeg[/img][/quote]你谈论任何问题,把jl拿出来,都会发现他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内
包括你看jl平时有任何负面新闻么…一年多下来就留个一年磨三剑,带蜀黍干老车主而已,其他没了
这在全网几乎是白莲花级别的口碑了,哪个品牌做得到,你看华米大战打到最后两边一堆黑料,那家呢…
没有这种说法。只要是车企认定的车辆缺陷,都可以根据已经出现的缺陷制定DFMEA,进行追溯召回。所以你看外企品牌召回公告很多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什么换螺丝空调管都有。
[quote][pid=840931866,45155100,1]Reply[/pid] Post by [uid=64497967]整活俱乐部[/uid] (2025-09-19 14:31):
人为规定有很多滞后性,你觉得资本家是做慈善的,法规允许但是不安全的东西他主动帮你召回?[/quote]啊?
我们公司都是跟fda cfda打交道,你在这教我什么是召回?
不就是企业认为缺陷问题可能超过了法规规定的红线,召回避免被上头处罚吗
召回的红线绝大部分都是安全相关,怎么可能不是安全
[quote][pid=840932274,45155100,1]Reply[/pid] Post by [uid=65804862]被京东气到吃不下饭[/uid] (2025-09-19 14:34):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了从去年4月底至今一年多时间内特斯拉发布的6次召回信息,其中4次是通过OTA技术进行召回,涉及车辆近152万辆;有1次既包括OTA方式召回也包括线下召回,两者涉及车辆分别为6.8万辆和1万辆;只有1次是纯线下召回,涉及车辆仅2649辆。
特斯拉OTA召回的原因包括车辆快充过程中信息娱乐系统的中央处理器没有充分冷却、车辆后部一侧或两侧的示廓灯无法点亮、中央触摸显示屏中的车速区域缺少速度单位显示等各种问题。而此次大批量OTA召回的特斯拉车辆则是没有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制[/quote]你这几个案例听着都是涉及安全的重大问题
[quote][pid=840931922,45155100,1]Reply[/pid] Post by [uid=33508683]池塘仙人[/uid] (2025-09-19 14:31):
你缺了多少的概念,经典一句话,抛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
车随便开一下,轮胎磨损1纳米,和开之前比也不安全啊,所以轮胎磨损1纳米也召回吗?[/quote]你在说啥?
触发召回必然就是到了质变了
企业如果再没有动作,被监管部门处罚,损失可就不是主动召回那点成本了
[quote][pid=840933452,45155100,1]Reply[/pid] Post by [uid=33807223]Nighthawh_YY[/uid] (2025-09-19 14:42):
你这几个案例听着都是涉及安全的重大问题[/quote]哦,取消强制单踏板给车主一个选择是重大安全问题?还是驾驶员深踩油门没语音提醒是重大安全问题?再还是前备箱锁闩与锁扣的对齐位置稍微偏后是重大安全问题?
[quote][pid=840932641,45155100,1]Reply[/pid] Post by [uid=65746766]门式刚架[/uid] (2025-09-19 14:36):
不予置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9/19/-7da9Q2w-d0oZpT3cSsg-lk.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9/19/-7da9Q2w-k996ZcT3cSsg-hx.jpg[/img][/quote]我特么真在第一张图召回范围内
Reply to [pid=840932274,45155100,1]Reply[/pid] Post by [uid=65804862]被京东气到吃不下饭[/uid] (2025-09-19 14:34)
楼主只是想借机吹比亚迪拉踩一下吉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