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_crow_
2021-06-01T08:04:26+00:00
有没有可能只是因为审美差异呢
最近会经常去 Instagram上看一些照片
感觉大家经常吐槽的游戏里的政确脸 在 Instagram上倒是很常见
国外网友也是持正面看法的居多
而且长相在政确里也是最不重要的特征吧 对比其他身份特征
制作人没有必要为了政确特地捏一些不堪入门的角色
当然我个人也是反感在游戏里表达特定的政治主张的
?
我和你看的不是同一个ins?
为啥我的ins全是帅哥美女?
ins有推荐算法的,你应该是政确脸看的多了给你推荐的才多了,和什么审美关系不大,况且ins相对比其它国外平台也略主流了些,真要看欧美对政确脸的评价不看红迪5ch看推特ins就离谱(大量嘲讽zzzq的meme都产自红迪,5ch粪坑就不多说了,帆船不少,很多人在里面故意激化zzzq矛盾),就正如想知道日本人对某项事物的评价结果只看推特一样离谱(当然只看2ch也明显矫枉过正了)
说实话你不如去看tiktok呢
如果是审美差异,那我作为中国人,审美更偏向东亚,觉得欧美佬不行,也合情合理,我的老二已经做出了它的选择[s:ac:哭笑]
哦对了,最近西方有个剧都把英国女王的亲妈换成黑人来拍了,你说这帮白皮傻卵是不是政治正确入脑
你猜猜前几天那些地平线2的女主比较图是谁做的[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你去p站看看热门榜,那才是真正的欧美审美。平时那些高级脸都是什么寄吧。 牛牛不会骗人的。
然而实际上群众的审美也是可以人为操控的啊
不然你以为东亚真就喜欢伪娘不喜欢硬汉?这可都是CIA的工作成果,怎么能否定人家那么多人力财力物力塑造的审美观念呢?
当罗马人忠实的依照伟人的长相为他们塑像时,罗马征服世界,当罗马的伟人塑像个个威武英俊时,罗马在异族的铁蹄下沉沦
Reply to [pid=522795652,27111641,1]Reply[/pid] Post by [uid=63198216]可疑的中单[/uid] (2021-06-08 16:15)
那是为什么呢
总不能说社交媒体上的普通人
对于政确也深入人心了吧
Reply to [pid=522794932,27111641,1]Reply[/pid] Post by [uid=36835654]jbllqwwq[/uid] (2021-06-08 16:13)其实妇联里面阿斯加德有黑人就已经很离谱了。而且还尼玛有个黑人女武神。。。
[quote][pid=522796775,27111641,1]Reply[/pid] Post by [uid=60059279]渐冷寂寥香[/uid] (2021-06-08 16:18):
那是为什么呢
总不能说社交媒体上的普通人
对于政确也深入人心了吧[/quote]早就深入人心了,建议回顾五年前懂王大选时候的民主党是怎么在普通人中间玩政治正确的 然后被沉默的红脖子干掉
去p站找分类Asian,排序方式美国最火
鸡儿的选择是最真实的。
你看着高级脸能硬吗?如果能那你是真的牛批[s:ac:茶]
别闹,ins上的美女我关注的多了怎么没看到多少政确脸,不光脸身材更不用多说(跑题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6/08/biQ2o-jywrK1oT3cSsg-lc.jpg[/img]
来这是一个自己游戏极度政治正确的公司底下做的日本人
这小家伙长的真nm别致,眼角尖的都可以拿来做水滴
Reply to [pid=522799765,27111641,1]Reply[/pid] Post by [uid=61385879]kl511234[/uid] (2021-06-08 16:26)
别闹 我说的是审美
但是你发的这个是歧视
很多游戏的脸模很好看,做到游戏里就故意丑化了
这怎么解释?
西方人故意找个“丑”的脸模,然后按照他们的“美”把游戏角色的脸高级化?
扩展阅读,最近英国有个历史短剧,找了个黑人演员演英国女王,这个短剧是由英国影视公司寓言影业(Fable Pictures)和索尼影视共同制作,观众一边倒的差评,但是,媒体和网友在选角上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评论
每日电讯报认为,“选角不分肤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观众应该从角色中寻找更深层次的东西。”
卫报称,女主塑造了一个“卓越的”安妮,她演出了角色的那种“坚定不移、高贵和周身危机四伏”的状态,“让有色人种扮演这个角色,全面展示不同派别对她们家族的阶级、宗教偏见,或许可以让我们理解为什么当时博林家族会被边缘化。”
广播时报(RadioTimes)则采访了该剧中另一名女演员塔莉莎(Thalissa Teixeira,她的父亲是黑人),她表示,选用黑人女演员其实更能凸显命途多舛的安妮·博林在当时的环境中处于一种“外人”的角色,更能体现“身份意识”。
英国每日邮报虽然只给了该剧2分(满分10),但批评的角度则绕开了“黑人饰演白人一角”,只是指出剧本的对白很愚蠢、滑稽。
[url]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3020876[/url]
是不是有那个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