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zy
2017-03-31T16:38:45+00:00
不废话直接给推荐表,基本上24-27的每种规格,除了240HZ外,我都试用了至少一个品牌的产品,并大量搜集了国内外论坛的用户反馈。大屏个人不感冒且确实没有特别给力的产品,所以此帖不推荐。兵贵精,这个版本的推荐已经把型号浓缩到了个位数,不要老是问这个怎么样那个怎么样,24-27的最佳产品,基本都在这里。
另外,由于棒星今年的CHG70系列临近上市,LG也有部分新品准备发布,现在可能不是入高刷新显示器的好时间,不是刚需的建议观望一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704/03/9aQ2g-5tyyK14T3cS1fu-55.png[/img]
4月16日更新:老是有人问我那些大屏曲面的VA。统一总结下,一定要追求这种大屏规格的,喜欢IPS就去买PG348Q/X34,也可以等等X34P。喜欢VA的买C34F791WQ。别嫌贵,行情就是如此,这规格不是给预算吃紧的人用的。除了这几款,其他一律不推荐。非要买便宜的,别来问我,我自己完全看不上眼的东西没法给你们推荐。
4月25日更新:鉴于还有很多人能够接受TN的可视角缺点,在此额外推荐两款8bit TN。
1. S2417DG,可以说这是目前TN产品里综合性能最好的。24的尺寸相对减少了TN可视角的劣势。傻戴的出厂调教也很良心
2. XG270HU,便宜大碗。这个TN型号拥有除了PG258Q以外几乎最好的响应加速设置,响应速度和超调量的控制达到了这块面板的极高水品,动态效果非常出色。
请注意:
1. 只谈产品不谈政治
2. 推荐只考虑显示效果。支架信仰灯外部遥控器之类的东西并非显示器核心要素,请自行加分
3. 推荐的显示器主要基于狗洞常规价格
4. 推荐显示器不考虑用户的硬件配置和应用软件的支持度,比如4K是否能跑得动,缩放后会不会碰到问题,请看官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
5. 此帖讨论和推荐的是高刷新游戏显示器,普通显示器和色彩管理的产品基本不涉及
6. 由于“护眼”是半玄学的主观属性,此帖尽可能地少讨论以免引战,但所有推荐的显示器都确保是DC调光或者高频PWM调光的不闪屏
7. 目前给力的大屏(超过27英寸)产品太少,便宜没好货,稍微能看的价格都是无理取闹,此帖不重点讨论,也没有推荐
8. 请大家接受客观事实,目前显示器的品质普遍较差,厂家不断刷下限,再加上游戏显示器面板主要供应商友达,品管尤其差,导致买到问题货的概率非常大,除了 EIZO/NEC的高端产品以外,其他尽量全走狗洞或者靠谱的实体店以免掉坑出不来。相应的,也不要因为买了某一个品牌的某款产品掉坑就全盘否定这个品牌。
9. 不在推荐列表里的原因无非几点:
- 同规格大概价位里有更好的
- 性价比低下且没有太大亮点,比如FS2735
- 此种规格的产品不推荐,比如27的TN
- 已停产或即将停产,比如FG2421
10. 太过主观的内容(护眼,外观,曲面,或是把自己使用偏重点往别人头上套等)恕不回复,容易因战,且讨论不出结果
11. 由于本帖主要针对游戏玩家,会校色的少之又少,所以还是把出厂调教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其实这些游戏显示器,同面板的产品,在自己校色以后颜色差距就比较小了
常见问题简答:
1. 144HZ显示器对配置要求是否很高?
- 显示器刷新率的提高不会降低你的帧数,只是你想最大程度体验高刷新的优势,需要将帧数提高,最好是能达到匹配刷新率的程度。刷新率对于体验的提升并非线性,提升最明显的是60HZ-120HZ这一段,越低越明显,你的配置能达到稳定85-100帧的时候,高刷新显示器已经能给你很大的体验提升。
2. 144HZ显示器的色彩是不是很差?
- 和同价位的非高刷新显示器比确实差了很多。就个人的主观感受,去除游戏属性,友达的高刷新AHVA大致相当于3000价位的普通IPS,C24FG70FQ是1500档次,之后的CHG 2K系列预测也就是CH711这个档次。
3. 高刷新率有什么用?
- 能显示更多的画面,增加了动态画面的流畅度
- 降低了由视觉暂留效应产生的动态模糊
8. 简单说下响应速度
- 通俗不严谨的解释,显示器各种颜色转换需要的时间不同。目前电竞TN的平均响应时间大概在3ms左右,友达AHVA在5-7ms之间,VA应该在6-9ms之间。而大部分厂商通常喜欢标出最快的灰阶响应速度,就好比你告诉别人你的配置跑某个游戏是200FPS(最高值)。也有特例,比如24GM77,为了和他的"1ms降低动态模糊模式"区分开,普通模式只标注5ms,够蠢的。
4. 怎么判断游戏显示器的响应速度快慢?
先判断是哪个规格的面板。同规格面板不同品牌之间的响应速度差距很小。在使用同步模式时,由于G-SYNC具备动态overdrive,所以在刷新率大幅度动态变化时可以更好地调节加速脉冲,远强于FREESYNC显示器。各种高刷新率面板响应速度排名大致如下:
1. 友达240HZ TN
2. 友达其他各种 TN
3. 友达AHVA
对拖影敏感的,就用以上3种
4. 棒星SVA, LG高刷新IPS,友达MVA。
VA在响应速度上的弱势主要体现在暗部的一些灰阶转换很慢,MVA尤其明显,SVA则要好很多,但还是没达到可以无视的程度。
5. 显示器设置里的overdrive是什么东西?怎么设置?
- 为了达到满意的响应速度,所有LCD显示器必须配备并开启灰阶加速电路。而这个选项就是用来调节灰阶加速脉冲的强度。强度太低,导致响应速度不够,出现模糊和拖影。强度过高,则会引起超调问题(自控专业的很容易理解),反映到实际图像上,某些动态场景物体边缘会产生个亮影或暗影。值得提及的是,所有友达电竞TN面板,由于不同灰阶转换时间不太平均,导致超调问题很突出,只有PG258Q通过牺牲部分响应速度来降低超调问题。反观AHVA,由于响应速度相对很平均,超调问题远小于TN。
- 虽然大部分厂商提供了灰阶加速设置选项,但多数时候,只有一个档位是实用的。大部分显示器推荐设置在次高档。
4月10日更新:对于G-SYNC显示器而言,由于有动态overdrive,你一般可以无脑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档位。而没有动态overdrive的显示器,你在实际应用中,比如接PC,在固定的最高原生刷新率下,需要设置高档位的overdrive以保证响应速度足够;而接其他设备在60HZ下,很可能需要选择中低档位以减少超调量。从这个方面来讲,没有动态overdrive的助阵,freesync频率大范围波动时动态画面的质量是大打折扣的。
6. CFG70和34UC79G的1ms是怎么回事,VA也能达到1ms响应速度吗?
- 这里的1ms是MPRT(Moving Picture Response Time),并非响应速度。VA即使是最快的灰阶时间,都不太可能做到1ms。只要是非TN屏标注了1ms,你就可以肯定,这个显示器用了降模糊背光技术。
7. 降模糊背光是什么?能否让LCD达到CRT的动态画面效果?有什么副作用?
- 由于视觉暂留效应,即使LCD响应时间为0,也会出现动态模糊。减少每幅画面的保持时间是减少暂留效应引起的动态模糊的唯一办法。顺便,关闭背光可以屏蔽掉部分LCD转换的过程,包括超调,以提高动态画质。
- 要达到CRT那样清晰的动态画面,需要制造出理想的扫描背光,而不是全局开关的背光,这较难实现。理论上带全阵列背光的PG27UQ和XB272 HDR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期待老黄把这个功能添加到G-SYNC HDR中去。
- 降模糊背光的本质类似PWM调光,所以无法避免出现频闪,而且占空比较低,会降低画面亮度。
- 非理想扫描背光必然会引入更多的画面串扰(Crosstalk),表现就是移动画面出现重影
9. 输入延迟是什么鬼?和响应速度比哪个重要?
- 显示器的输入延迟一般指的是显卡信号输出到显示器显示出这个信号画面之间的时间差。包括了信号处理时间和面板的响应时间。前者带给你的感觉是滞后,卡顿,也就是真正的延迟感,后者给你的负面效果是画面的模糊和拖影感。信号处理时间需要非常昂贵的设备和极其复杂的方法才能准确测出,没什么必要。
- 所以响应速度和输入延迟没有可比性。两者的作用不同,不存在哪个比哪个重要。目前的高刷新显示器,输入延迟足够低,倒是没必要在这点上纠结。
3. 现在的LCD电竞显示器和CRT比如何?
- 现在240HZ的电竞显示器在流畅度上已经超越CRT了,但是动态画面的清晰度,输入延迟别指望能赢。
5. 高端TN色彩和IPS比如何?
- 再好的TN也是TN,画质差没得洗。最大的问题是TN上下偏色情况完全相反,仰视偏暗发黑,该看见的看不见;俯视漂白偏淡,不该看见的都看见了。目前游戏IPS和VA对付一般的娱乐应用响应速度完全足够。今年非TN游戏显示器规格多了起来。预算不足或者高强度比赛才推荐TN。
4月25日更新
7. 三种面板技术简单对比
IPS: LCD中综合性能最好的面板,但是效果的上下限差距很大。近几年厂商精力都放在尺寸和分辨率的提升上,其他方面拼命缩水导致漏光和IPS glow问题及其严重。基本上四角漏光严重是普遍现象,而且现在的漏光很多都是黄色,完全不能忍受。只要是黑暗场景,包括游戏和电影,很容易看出来,绝对不是某些人口中的“不影响使用”。IPS的传统优势是可视角(色彩一致性),对设计制图者来说,IPS几乎是唯一选择和行业标准。但是IPS glow极大程度削弱了这个优势。总体上,钱没有砸够,IPS出不了好的效果,个人认为现在的中低端IPS不适合拿来休闲娱乐。友达144HZ的AHVA,很大一个优势是响应速度平均度高,通过适当的加速脉冲,很容易达到响应速度和超调量控制的平衡,且画质明显高于TN,所以是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高刷新面板。PG27UQ/XB272-HDR将采用的是直下式背光,理论上应该能很大程度改善侧入式背光IPS的漏光和均匀度问题。
VA: 存在的最大价值是拥有三种技术中最高的对比度,最好的黑位。缺点也很突出,暗部响应速度很慢(这点上SVA稍强于MVA),逃不过一定量的拖影。所以玩高动态要求游戏不能考虑VA面板。可视角不及IPS(SVA稍强于MVA)但又比TN好很多,娱乐够用。VA有个问题是“Black crush”屏幕中间的一些部分容易死黑,造成一定的细节损失。总体来说,在中低价位,配合现在的量子点膜,VA是非常适合影音娱乐和上网办公综合应用的。
TN: 响应速度最快,但是普遍超调问题严重导致动态效果并没有多美好,但由于是唯一能满足240HZ下严苛响应时间要求的面板,还能在“电竞”领域继续活跃。144HZ的TN除了低预算的游戏玩家以外,不再推荐。TN的最大问题是上下方向可视角极其糟糕,偏色情况相反,仰视发黑,俯视泛白,如同VA的暗部响应速度慢一样,几乎无法解决。
1. PG279Q VS XG2703-GS VS XB271HU VS AG271QG
- PG279Q逼格最高,二手出手相对方便,也就是更保值
- XG2703-GS驱动电路比较给力,出厂设置也更好
- XB271HU面板平均质量相对来说是四款里最好的,出厂颜色设置比较差
- AG271QG经常有5000甚至更低的价格拿到手,性价比高
但无论如何,差距并不是特别大,如果某款出现活动价,比其他型号低500甚至以上,无需考虑,挑便宜的买
4. G-SYNC VS FREESYNC
- 论效果前者几乎完胜,但要额外付出差不多1000软妹币。
11. 显示器到手后一般设置哪些东西?
- 亮度调低,色彩模式选自定义模式,关闭降模糊背光,响应速度设置选次高档(不同产品不尽相同)。对比度尽量不要随便动,会丢失色阶。
今年的看点:
低端
LG 24GM79G。如果价格保持2000不到,则很可能是低端入门的主力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704/05/9aQ2g-e8d0K11ToS8c-6a.jpg[/img]
电竞定位
XL2546。在XL2540的基础上增加了DYAC(就是笨球的降模糊背光技术),如果做得好,也许会是现阶段LCD里动态清晰度最好的产品,可以观望,价格合适,能够取代现在的XL2540。
XG2530。没有配备G-SYNC,所以价格不应该会和PG258Q那样畸形。再加上小鸟在色彩调教方面比其他家良心,如果价格合适,则可以取代笨球XL2540的位子。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704/06/9aQ2g-kassK10T1kSfa-fa.jpg[/img]
中高端
棒星CHG系列量子点SVA高刷新显示器。棒子大军在去年的一波试水后今年将正式发起进攻,友达的中高端统治终于面对直接挑战,中高端市场很可能迎来洗牌。一直被友达垄断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4月25号更新:现基本能确定CFG系列为VA面板,1080P分辨率。
CHG 31.5''为VA,
CHG 27'' 实在查不到相应的2K VA面板信息,很有可能是友达TN,如果属实就太令人失望了,2017仍然将是友达年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704/05/9aQ2g-6042K1gT3cSic-c9.jpeg[/img]
Q3,PG27VQ,不出意外,此货应该为C27HG75的华硕版本,败家眼支架升级到了RGB版,又有涨价的理由了
4月8日更新,Tftcentral更进一步消息已出,原来是友达的曲面TN,坑爹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704/05/9aQ2g-kxx8ZyT3cSm8-et.jpg[/img]
LG 34UC89G, 消息不够确切,待观望
144HZ 4K AHVA,友达 M270QAN02.3, Q3投产,具体到显示器产品,基本上就是PG27AQ/XB271HK/AG271UG的刷新率升级版。
高端
首批G-SYNC HDR显示器, PG27UQ/XB272-HDR(M270QAN02.2)。撇开尺寸,几乎集合了目前所有玩家想要的特性,特别是FALD的引入会给显示器带来多少提升,值得期待。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704/05/9aQ2g-l3zyZsT3cSlq-an.pn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704/05/9aQ2g-9073K18T3cSoh-dt.jpeg[/img]
4月28日更新
宏碁 G-SYNC HDR显示器正式定型为X27,相比华硕,多了个人眼追踪系统和遮光罩,卖价肯定奇高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704/28/9aQn0y8-becrK1gT3cSnm-ry.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704/28/9aQn0yd-atalKuT3cSl8-ap.jpg[/img]
选购显示器(包括非游戏类)大原则:
一分钱一分货。这年头大价钱可能买到不合适的产品甚至坑货,但便宜一定没好货。不要觉得XXX看参数很美好,价格又便宜,以为天上掉馅饼了,卖家永远比买家精。所谓性价比,明着让你看到了自己喜欢或者希望有的功能和参数,但必然伴随着你不注意的隐藏属性的缩水。也许,缩水在你不需要的功能,更多的,可能缩水在了质量等因素上。每一款产品的所有属性都包含着价格:效果,功能,质量,售后,外观等。聪明人请尽量把钱花在刀口上。当自己预算不足时,请放低参数的标准。
另外,由于棒星今年的CHG70系列临近上市,LG也有部分新品准备发布,现在可能不是入高刷新显示器的好时间,不是刚需的建议观望一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704/03/9aQ2g-5tyyK14T3cS1fu-55.png[/img]
4月16日更新:老是有人问我那些大屏曲面的VA。统一总结下,一定要追求这种大屏规格的,喜欢IPS就去买PG348Q/X34,也可以等等X34P。喜欢VA的买C34F791WQ。别嫌贵,行情就是如此,这规格不是给预算吃紧的人用的。除了这几款,其他一律不推荐。非要买便宜的,别来问我,我自己完全看不上眼的东西没法给你们推荐。
4月25日更新:鉴于还有很多人能够接受TN的可视角缺点,在此额外推荐两款8bit TN。
1. S2417DG,可以说这是目前TN产品里综合性能最好的。24的尺寸相对减少了TN可视角的劣势。傻戴的出厂调教也很良心
2. XG270HU,便宜大碗。这个TN型号拥有除了PG258Q以外几乎最好的响应加速设置,响应速度和超调量的控制达到了这块面板的极高水品,动态效果非常出色。
请注意:
1. 只谈产品不谈政治
2. 推荐只考虑显示效果。支架信仰灯外部遥控器之类的东西并非显示器核心要素,请自行加分
3. 推荐的显示器主要基于狗洞常规价格
4. 推荐显示器不考虑用户的硬件配置和应用软件的支持度,比如4K是否能跑得动,缩放后会不会碰到问题,请看官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
5. 此帖讨论和推荐的是高刷新游戏显示器,普通显示器和色彩管理的产品基本不涉及
6. 由于“护眼”是半玄学的主观属性,此帖尽可能地少讨论以免引战,但所有推荐的显示器都确保是DC调光或者高频PWM调光的不闪屏
7. 目前给力的大屏(超过27英寸)产品太少,便宜没好货,稍微能看的价格都是无理取闹,此帖不重点讨论,也没有推荐
8. 请大家接受客观事实,目前显示器的品质普遍较差,厂家不断刷下限,再加上游戏显示器面板主要供应商友达,品管尤其差,导致买到问题货的概率非常大,除了 EIZO/NEC的高端产品以外,其他尽量全走狗洞或者靠谱的实体店以免掉坑出不来。相应的,也不要因为买了某一个品牌的某款产品掉坑就全盘否定这个品牌。
9. 不在推荐列表里的原因无非几点:
- 同规格大概价位里有更好的
- 性价比低下且没有太大亮点,比如FS2735
- 此种规格的产品不推荐,比如27的TN
- 已停产或即将停产,比如FG2421
10. 太过主观的内容(护眼,外观,曲面,或是把自己使用偏重点往别人头上套等)恕不回复,容易因战,且讨论不出结果
11. 由于本帖主要针对游戏玩家,会校色的少之又少,所以还是把出厂调教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其实这些游戏显示器,同面板的产品,在自己校色以后颜色差距就比较小了
常见问题简答:
1. 144HZ显示器对配置要求是否很高?
- 显示器刷新率的提高不会降低你的帧数,只是你想最大程度体验高刷新的优势,需要将帧数提高,最好是能达到匹配刷新率的程度。刷新率对于体验的提升并非线性,提升最明显的是60HZ-120HZ这一段,越低越明显,你的配置能达到稳定85-100帧的时候,高刷新显示器已经能给你很大的体验提升。
2. 144HZ显示器的色彩是不是很差?
- 和同价位的非高刷新显示器比确实差了很多。就个人的主观感受,去除游戏属性,友达的高刷新AHVA大致相当于3000价位的普通IPS,C24FG70FQ是1500档次,之后的CHG 2K系列预测也就是CH711这个档次。
3. 高刷新率有什么用?
- 能显示更多的画面,增加了动态画面的流畅度
- 降低了由视觉暂留效应产生的动态模糊
8. 简单说下响应速度
- 通俗不严谨的解释,显示器各种颜色转换需要的时间不同。目前电竞TN的平均响应时间大概在3ms左右,友达AHVA在5-7ms之间,VA应该在6-9ms之间。而大部分厂商通常喜欢标出最快的灰阶响应速度,就好比你告诉别人你的配置跑某个游戏是200FPS(最高值)。也有特例,比如24GM77,为了和他的"1ms降低动态模糊模式"区分开,普通模式只标注5ms,够蠢的。
4. 怎么判断游戏显示器的响应速度快慢?
先判断是哪个规格的面板。同规格面板不同品牌之间的响应速度差距很小。在使用同步模式时,由于G-SYNC具备动态overdrive,所以在刷新率大幅度动态变化时可以更好地调节加速脉冲,远强于FREESYNC显示器。各种高刷新率面板响应速度排名大致如下:
1. 友达240HZ TN
2. 友达其他各种 TN
3. 友达AHVA
对拖影敏感的,就用以上3种
4. 棒星SVA, LG高刷新IPS,友达MVA。
VA在响应速度上的弱势主要体现在暗部的一些灰阶转换很慢,MVA尤其明显,SVA则要好很多,但还是没达到可以无视的程度。
5. 显示器设置里的overdrive是什么东西?怎么设置?
- 为了达到满意的响应速度,所有LCD显示器必须配备并开启灰阶加速电路。而这个选项就是用来调节灰阶加速脉冲的强度。强度太低,导致响应速度不够,出现模糊和拖影。强度过高,则会引起超调问题(自控专业的很容易理解),反映到实际图像上,某些动态场景物体边缘会产生个亮影或暗影。值得提及的是,所有友达电竞TN面板,由于不同灰阶转换时间不太平均,导致超调问题很突出,只有PG258Q通过牺牲部分响应速度来降低超调问题。反观AHVA,由于响应速度相对很平均,超调问题远小于TN。
- 虽然大部分厂商提供了灰阶加速设置选项,但多数时候,只有一个档位是实用的。大部分显示器推荐设置在次高档。
4月10日更新:对于G-SYNC显示器而言,由于有动态overdrive,你一般可以无脑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档位。而没有动态overdrive的显示器,你在实际应用中,比如接PC,在固定的最高原生刷新率下,需要设置高档位的overdrive以保证响应速度足够;而接其他设备在60HZ下,很可能需要选择中低档位以减少超调量。从这个方面来讲,没有动态overdrive的助阵,freesync频率大范围波动时动态画面的质量是大打折扣的。
6. CFG70和34UC79G的1ms是怎么回事,VA也能达到1ms响应速度吗?
- 这里的1ms是MPRT(Moving Picture Response Time),并非响应速度。VA即使是最快的灰阶时间,都不太可能做到1ms。只要是非TN屏标注了1ms,你就可以肯定,这个显示器用了降模糊背光技术。
7. 降模糊背光是什么?能否让LCD达到CRT的动态画面效果?有什么副作用?
- 由于视觉暂留效应,即使LCD响应时间为0,也会出现动态模糊。减少每幅画面的保持时间是减少暂留效应引起的动态模糊的唯一办法。顺便,关闭背光可以屏蔽掉部分LCD转换的过程,包括超调,以提高动态画质。
- 要达到CRT那样清晰的动态画面,需要制造出理想的扫描背光,而不是全局开关的背光,这较难实现。理论上带全阵列背光的PG27UQ和XB272 HDR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期待老黄把这个功能添加到G-SYNC HDR中去。
- 降模糊背光的本质类似PWM调光,所以无法避免出现频闪,而且占空比较低,会降低画面亮度。
- 非理想扫描背光必然会引入更多的画面串扰(Crosstalk),表现就是移动画面出现重影
9. 输入延迟是什么鬼?和响应速度比哪个重要?
- 显示器的输入延迟一般指的是显卡信号输出到显示器显示出这个信号画面之间的时间差。包括了信号处理时间和面板的响应时间。前者带给你的感觉是滞后,卡顿,也就是真正的延迟感,后者给你的负面效果是画面的模糊和拖影感。信号处理时间需要非常昂贵的设备和极其复杂的方法才能准确测出,没什么必要。
- 所以响应速度和输入延迟没有可比性。两者的作用不同,不存在哪个比哪个重要。目前的高刷新显示器,输入延迟足够低,倒是没必要在这点上纠结。
3. 现在的LCD电竞显示器和CRT比如何?
- 现在240HZ的电竞显示器在流畅度上已经超越CRT了,但是动态画面的清晰度,输入延迟别指望能赢。
5. 高端TN色彩和IPS比如何?
- 再好的TN也是TN,画质差没得洗。最大的问题是TN上下偏色情况完全相反,仰视偏暗发黑,该看见的看不见;俯视漂白偏淡,不该看见的都看见了。目前游戏IPS和VA对付一般的娱乐应用响应速度完全足够。今年非TN游戏显示器规格多了起来。预算不足或者高强度比赛才推荐TN。
4月25日更新
7. 三种面板技术简单对比
IPS: LCD中综合性能最好的面板,但是效果的上下限差距很大。近几年厂商精力都放在尺寸和分辨率的提升上,其他方面拼命缩水导致漏光和IPS glow问题及其严重。基本上四角漏光严重是普遍现象,而且现在的漏光很多都是黄色,完全不能忍受。只要是黑暗场景,包括游戏和电影,很容易看出来,绝对不是某些人口中的“不影响使用”。IPS的传统优势是可视角(色彩一致性),对设计制图者来说,IPS几乎是唯一选择和行业标准。但是IPS glow极大程度削弱了这个优势。总体上,钱没有砸够,IPS出不了好的效果,个人认为现在的中低端IPS不适合拿来休闲娱乐。友达144HZ的AHVA,很大一个优势是响应速度平均度高,通过适当的加速脉冲,很容易达到响应速度和超调量控制的平衡,且画质明显高于TN,所以是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高刷新面板。PG27UQ/XB272-HDR将采用的是直下式背光,理论上应该能很大程度改善侧入式背光IPS的漏光和均匀度问题。
VA: 存在的最大价值是拥有三种技术中最高的对比度,最好的黑位。缺点也很突出,暗部响应速度很慢(这点上SVA稍强于MVA),逃不过一定量的拖影。所以玩高动态要求游戏不能考虑VA面板。可视角不及IPS(SVA稍强于MVA)但又比TN好很多,娱乐够用。VA有个问题是“Black crush”屏幕中间的一些部分容易死黑,造成一定的细节损失。总体来说,在中低价位,配合现在的量子点膜,VA是非常适合影音娱乐和上网办公综合应用的。
TN: 响应速度最快,但是普遍超调问题严重导致动态效果并没有多美好,但由于是唯一能满足240HZ下严苛响应时间要求的面板,还能在“电竞”领域继续活跃。144HZ的TN除了低预算的游戏玩家以外,不再推荐。TN的最大问题是上下方向可视角极其糟糕,偏色情况相反,仰视发黑,俯视泛白,如同VA的暗部响应速度慢一样,几乎无法解决。
1. PG279Q VS XG2703-GS VS XB271HU VS AG271QG
- PG279Q逼格最高,二手出手相对方便,也就是更保值
- XG2703-GS驱动电路比较给力,出厂设置也更好
- XB271HU面板平均质量相对来说是四款里最好的,出厂颜色设置比较差
- AG271QG经常有5000甚至更低的价格拿到手,性价比高
但无论如何,差距并不是特别大,如果某款出现活动价,比其他型号低500甚至以上,无需考虑,挑便宜的买
4. G-SYNC VS FREESYNC
- 论效果前者几乎完胜,但要额外付出差不多1000软妹币。
11. 显示器到手后一般设置哪些东西?
- 亮度调低,色彩模式选自定义模式,关闭降模糊背光,响应速度设置选次高档(不同产品不尽相同)。对比度尽量不要随便动,会丢失色阶。
今年的看点:
低端
LG 24GM79G。如果价格保持2000不到,则很可能是低端入门的主力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704/05/9aQ2g-e8d0K11ToS8c-6a.jpg[/img]
电竞定位
XL2546。在XL2540的基础上增加了DYAC(就是笨球的降模糊背光技术),如果做得好,也许会是现阶段LCD里动态清晰度最好的产品,可以观望,价格合适,能够取代现在的XL2540。
XG2530。没有配备G-SYNC,所以价格不应该会和PG258Q那样畸形。再加上小鸟在色彩调教方面比其他家良心,如果价格合适,则可以取代笨球XL2540的位子。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704/06/9aQ2g-kassK10T1kSfa-fa.jpg[/img]
中高端
棒星CHG系列量子点SVA高刷新显示器。棒子大军在去年的一波试水后今年将正式发起进攻,友达的中高端统治终于面对直接挑战,中高端市场很可能迎来洗牌。一直被友达垄断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4月25号更新:现基本能确定CFG系列为VA面板,1080P分辨率。
CHG 31.5''为VA,
CHG 27'' 实在查不到相应的2K VA面板信息,很有可能是友达TN,如果属实就太令人失望了,2017仍然将是友达年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704/05/9aQ2g-6042K1gT3cSic-c9.jpeg[/img]
Q3,PG27VQ,不出意外,此货应该为C27HG75的华硕版本,败家眼支架升级到了RGB版,又有涨价的理由了
4月8日更新,Tftcentral更进一步消息已出,原来是友达的曲面TN,坑爹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704/05/9aQ2g-kxx8ZyT3cSm8-et.jpg[/img]
LG 34UC89G, 消息不够确切,待观望
144HZ 4K AHVA,友达 M270QAN02.3, Q3投产,具体到显示器产品,基本上就是PG27AQ/XB271HK/AG271UG的刷新率升级版。
高端
首批G-SYNC HDR显示器, PG27UQ/XB272-HDR(M270QAN02.2)。撇开尺寸,几乎集合了目前所有玩家想要的特性,特别是FALD的引入会给显示器带来多少提升,值得期待。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704/05/9aQ2g-l3zyZsT3cSlq-an.pn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704/05/9aQ2g-9073K18T3cSoh-dt.jpeg[/img]
4月28日更新
宏碁 G-SYNC HDR显示器正式定型为X27,相比华硕,多了个人眼追踪系统和遮光罩,卖价肯定奇高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704/28/9aQn0y8-becrK1gT3cSnm-ry.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704/28/9aQn0yd-atalKuT3cSl8-ap.jpg[/img]
选购显示器(包括非游戏类)大原则:
一分钱一分货。这年头大价钱可能买到不合适的产品甚至坑货,但便宜一定没好货。不要觉得XXX看参数很美好,价格又便宜,以为天上掉馅饼了,卖家永远比买家精。所谓性价比,明着让你看到了自己喜欢或者希望有的功能和参数,但必然伴随着你不注意的隐藏属性的缩水。也许,缩水在你不需要的功能,更多的,可能缩水在了质量等因素上。每一款产品的所有属性都包含着价格:效果,功能,质量,售后,外观等。聪明人请尽量把钱花在刀口上。当自己预算不足时,请放低参数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