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Wang
2020-04-16T03:38:55+00:00
不得不说混泥潭真是见识大开,莫言有一天也能被扣上伤痕文学的帽子。
在这里说一下,伤痕文学是指揭露动乱十年混乱时代的作品,其中绝大多数是知青文学。
但即便伤痕文学,其中也不乏一些浪漫色彩浓厚的作品。比如张贤亮的绿化树,其中就有大段反思知识分子自己局限性和软弱性的描写。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伤痕文学更像是一代知识分子寻求自我认同的过程。其中既有为自己不平经历的呐喊,也有很多反思自己脱离群众的思考,现在这种一棒子打死的风气真有点看不懂……
再说莫言,人家拿诺奖的作品是《蛙》,又有人跳出来说这是讽刺计划生育。
但问题是这么长时间以来,以计划为生育为主要内容的主流文学作品,几乎没有。
这么一个对中国影响深远的,执行了半个世纪的政策,值不值得一写?没有人写,怪谁?
红高粱家族里,那种充满乡土野性的民族主义萌生故事,这也是伤痕?
檀香刑里,孙丙抗德加入义和团,最后被施以规格最高檀香刑,这也是伤痕?
生死疲劳里,一个地主死后转生6次,看透50多年沉浮历史,这也是伤痕?
莫言能拿奖,是因为他是中国魔幻现实主义技法最纯熟的几个作家之一,同时,他的作品翻译较早,在国外文坛反响更大。
而上世纪的中国,特别是农村,本身就是魔幻主义故事滋生的摇篮。再加上上个世纪后50年,工业化和农村乡土文明的激烈碰撞。
这么精彩的舞台,加上几个有天赋的作家,不出几个诺奖才怪呢,我还嫌诺奖给莫言太晚了,应该早十年就给。
啰啰嗦嗦一大堆,还是希望有些人做判断的时候尽量多做一些调查,别只看了一些百科的只言片语就扣帽子。
[s:ac:反对]
在这里说一下,伤痕文学是指揭露动乱十年混乱时代的作品,其中绝大多数是知青文学。
但即便伤痕文学,其中也不乏一些浪漫色彩浓厚的作品。比如张贤亮的绿化树,其中就有大段反思知识分子自己局限性和软弱性的描写。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伤痕文学更像是一代知识分子寻求自我认同的过程。其中既有为自己不平经历的呐喊,也有很多反思自己脱离群众的思考,现在这种一棒子打死的风气真有点看不懂……
再说莫言,人家拿诺奖的作品是《蛙》,又有人跳出来说这是讽刺计划生育。
但问题是这么长时间以来,以计划为生育为主要内容的主流文学作品,几乎没有。
这么一个对中国影响深远的,执行了半个世纪的政策,值不值得一写?没有人写,怪谁?
红高粱家族里,那种充满乡土野性的民族主义萌生故事,这也是伤痕?
檀香刑里,孙丙抗德加入义和团,最后被施以规格最高檀香刑,这也是伤痕?
生死疲劳里,一个地主死后转生6次,看透50多年沉浮历史,这也是伤痕?
莫言能拿奖,是因为他是中国魔幻现实主义技法最纯熟的几个作家之一,同时,他的作品翻译较早,在国外文坛反响更大。
而上世纪的中国,特别是农村,本身就是魔幻主义故事滋生的摇篮。再加上上个世纪后50年,工业化和农村乡土文明的激烈碰撞。
这么精彩的舞台,加上几个有天赋的作家,不出几个诺奖才怪呢,我还嫌诺奖给莫言太晚了,应该早十年就给。
啰啰嗦嗦一大堆,还是希望有些人做判断的时候尽量多做一些调查,别只看了一些百科的只言片语就扣帽子。
[s:ac: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