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poSticks
2021-05-04T14:54:44+00:00
三国和水浒是重灾区。
新三国的导演高希希,编剧朱苏进。
新水浒的导演鞠觉亮,编剧温豪杰。
真的给人一种完全没有看过原著,或者说对原著的了解就是知道书里有人叫刘备诸葛亮曹操/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其他剧情完全靠自己脑补的感觉。
鞠觉亮当时我看过他拍的《逆水寒》,对原著改编虽然出入大,但是拍得很好啊。
怎么到了新水浒......感觉仿佛智商降低了一样。
你能想象鲁提辖去郑屠肉摊上找茬的时候,哈哈大笑说“前天刚娶了郑屠的二姨”,还吩咐郑屠,“你还得给洒家去找上几个大闺女,再把你姐和你妹,你姨和你姑,一并找来陪洒家吃酒!”
看到这里我真的有一种无力感,感觉就是那种......不知道怎么形容,一个人掌握了话语权,然后说“我就是要捉弄你”的这种感觉。
红楼梦也是,声势浩大,结果导演自己都没读过书,关键人物理解错误,造成全面误导。
不秀操作怎么能显得我牛逼?[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我感觉是故意的,很多情节都是按他们自己的想法来,导演想留下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在自己作品里也能理解。
还有易中天品三国里面很多名词也和教科书上解释的不一样,我当时正好上初三所以记忆很清楚,很多都是古文考点,看得我一愣一愣的,还去问了老师应该怎么办,老师给我说按书本上的答,别听易中天的。
你说易中天没看过正统注解吗?不可能吧,专门研究这个的不可能闭门造车,连初中课本都明确解释了的名词还能不知道?但是他就是不按传统公认的解释给你说,非要说个不一样的出来。
问就是匠心独具,不管你凡人在第几层,做大师就必须在大气层[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8638067.png[/img]
ps,b站有个讲康熙王朝的,讲了历史、原著、野史和电视剧的区别,简直就是四个妈生的四个康熙[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就名字一样[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你感觉没错,三国编剧自己承认三国演义都没看全,看的还是连环画,更别说其他三国历史著作了。
三联生活周刊:对白上和老版《三国》区别在哪里?
朱苏进:老版的台词半文半白的,我是一种故意的白。我给自己定的标准是,大凡文人谋士都是出口成章,大凡武士出身说话都掷地有声。但超一流人物比如曹操,他有时出口成章,有时发出的声音像禽兽一样。好的台词是不看屏幕也能听得津津有味,还有好的台词一句话就能把一个人定在那儿,不看他也知道是谁说的。
三联生活周刊:能举几个你写得比较有代表性的台词例子吗?
朱苏进:我也记不太清了。比如“张飞赵云,刀枪能杀人;诸葛孔明,舌头能杀人;奸贼曹操,目光就能杀人”。《三国演义》里没有,我的台词里面就有,符合不符合他们的味道?我看《三国演义》的连环画比看书更有味道,因为书看到最后实在看不下去了,记不住。所以说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传记,伟大的素材堆积。
三联生活周刊:罗贯中当时写作的时候也有很多局限。
朱苏进:很多原因。《三国演义》里也讲得很清楚,罗贯中基本上是一个失意的文人,他有皇家的远房血统,有一点待价沽名。写书的时候也是在乱世,那时候他非常渴望圣君,这个圣君必须是按照天道()来的,不是逆贼。而这个圣君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这帮文人是他最得力的大臣,像司马懿,像诸葛亮。从小说来讲是非常低劣的小说,从故事上来讲是伟大的故事,为什么说伟大,它至少提供了几十处千古不灭的经典,如草船借箭、空城计、曹操刺董、白门楼、赤壁大战……而这些经典放在人类关系史上都是经典故事。把莎士比亚的戏剧拿过来,把歌德的诗拿过来,把希腊的神话(听歌)故事拿过来,放在同一个层面讲,我们的《三国演义》不愧于此。“三国”是部虚假的历史,但是伟大的英雄传。
三联生活周刊:你在写剧本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它的一个局限性,然后回避掉这些东西?
朱苏进:看小说的时候,好的和不好的,没想就明白了。最早激动你的那一部分往往就是最可靠的那一部分,这就是直觉。你会想一下那些英雄壮志,那些兵器,那些忠义,那几个场景。这些东西,是金簪上顶处的那颗钻石,把这些东西把握住,就够了。
[quote][pid=514638368,26685093,1]Reply[/pid] Post by [uid=62008608]网上冲塔[/uid] (2021-05-09 23:19):
我感觉是故意的,很多情节都是按他们自己的想法来,导演想留下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在自己作品里也能理解。
还有易中天品三国里面很多名词也和教科书上解释的不一样,我当时正好上初三所以记忆很清楚,很多都是古文考点,看得我一愣一愣的,还去问了老师应该怎么办,老师给我说按书本上的答,别听易中天的。
你说易中天没看过正统注解吗?不可能吧,专门研究这个的不可能闭门造车,连初中课本都明确解释了的名词还能不知道?但是他就是不按传统公认的解释给你说,非要说个不一样的出来。
问就是匠心独具,不管你凡人在第几层,做大师就[/quote]易就是一夹带私货的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