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aél
2021-01-07T04:14:44+00:00
先说下我自己的情况吧,中部二线城市00年生58,父母都是农村靠上大学挤进中产阶级的一个公检法一个大学老师家境还算可以。小学和初中前两年还算符合父母期望,但是初三的时候或许是因为自己玩性太重,导致成绩飘忽不定,既能年级前十也能仨星期滑到中间。我妈看见我这个怂样有连市重点都考不上的可能就决定让我高中去国际部为为加本做准备(在这方面她和我爸是有一定分歧的,我爸倾向于本科之前都尽量在国内)而且她直到我出考场之前都没告诉我这件事。之后在国内的高一高二也还好,加本不像美本需要大量活动,所以除了工作量比本部轻了很多且更偏重雅思之外我们和本部也大差不差的。
鉴于我的表现在国际部的同学里还算亮眼所以父母关于这件事的分歧也没有再被提出来过。直到高三去了和加拿大当地和我们国际部对接的一个私校。当时的情况比较复杂一言以蔽之的话就是有上半学年有一门成绩低的离谱但是好在后来靠理科拉回来的点,最后再加上运气好混进多大的生科了。听家里人说收offer那段时间我爸拿着我的几个offer四处找人问哪个更好,要知道他以前关于我留学的事都是完全不管甚至无视的。最后一个多大的offer来的那天晚上还专门给我打电话告诉我选择权在我但是他们都倾向多大。
这里就需要讲一下我当时的意向了,由于一开始对自己成绩没信心所以我压根就没想着多大会要我,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默认和多大相比位置水平都要逊色一点的另一所学校,而且多大的学费基本上是加拿大其他大学的两倍而且其位置也造成生活成本会高得离谱,对于我父母那样的工薪阶层来说绝对是有压力的。但是最后还是去多大了[s:ac:无语]
结果头一年可就不适应了[s:ac:汗]对我这种闷葫芦来说主动去融入一个新圈子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管是group work 还是学校提供的writing center我都挺抗拒的。所以我头一年浑浑噩噩地学术和生活压力其实都没能很好地处理掉,然后大一的gpa就炸掉了。父母知道这事之后没多说什么,只是让我摆正心态别有压力。
他们越宽容我就越自责,但问题是我对于该从哪开始改起完全没头绪。好几次想到自己一年烧掉五十万于是逼着自己打起精神去试着参加社团还有课外项目都是受不了然后提桶跑路回归上完课就打游戏作业due之前糊弄两笔这种及其没出息的状态
我他妈好烦,感觉自己离败家子这个概念越来越近了。
写的很乱大伙凑合着看吧
大一不应该会很难,我觉得更应该问的问题是你喜欢你的专业和课程内容吗?
大一不着急,学好英语,多交朋友,国外无聊再培养点兴趣爱好,还有的补救
Reply to [pid=484872410,25090867,1]Reply[/pid] Post by [uid=13085730]fsduaho[/uid] (2021-01-13 12:24)我也说不明白[s:ac:无语]对偏向医学和生物的还是挺感兴趣的,但是现在就明显感觉跟不上,不管是语言方面还是天赋跟旁边的人都差了一截,生化小测测一回我心态崩一回。有想过转专业但是一是不舍得而是也没啥可转的。
[quote][pid=484875899,25090867,1]Reply[/pid] Post by [uid=38652971]热爱学习的好宝宝[/uid] (2021-01-13 12:36):
我也说不明白[s:ac:无语]对偏向医学和生物的还是挺感兴趣的,但是现在就明显感觉跟不上,不管是语言方面还是天赋跟旁边的人都差了一截,生化小测测一回我心态崩一回。有想过转专业但是一是不舍得二是也没啥可转的。[/quote]其实感兴趣并不一定等于擅长,或者说感兴趣的程度不一定能达到能让自己完全理解学习内容的程度,如果是这样的话就需要问问自己愿不愿意投入更多的兴趣了。不过总的来说,我觉得还是要自己分析分析到底是具体哪儿出了问题:是看不懂单词导致理解不了课程内容;还是说老师讲的不清楚或者学习内容本身就模棱两可,需要课后投入额外时间答疑;亦或是自己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就不够,平时得过且过?只有找到了具体问题才好对症下药。同时建议联系Advisor让人家出出建议,毕竟很多学生的问题是共通的,Advisor可能会有更全面的了解并根据具体课程提供具体建议。
如果性格内向不喜欢交谈的话,发邮件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因为你有足够多的时间具体化自己的问题并避免语言上的错误。偶尔给教授发发邮件直接问自己应该怎么提高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也取决于教授愿不愿意回邮件就是了)。
我懂,有人说大一不难,其实我倒觉得大一最难。我也是在英语系国家,刚研究生毕业。回头想想读书这些年最难的就是大一,因为我也学的偏医学生物这一方面,很多生词,表达方式,答题技巧都是陌生的。考试的时候只能蒙蔽的乱列词语,拿分数的时候觉得要死了。下实验的时候手忙脚乱觉得谁都在看我,脸发烫。我能建议的就是:1,看你专业里中国人多不多,尤其那种学习好的中国人,能抱大腿抱大腿,workshop那种事能低空飞过最好。2,这招不行的话,加小组的Facebook,group chat,很多答案都是在里面讨论的,抄就是了。3,交朋友这种事,逮到一个人就能进一个组。进组了融入不了也正常,就沉默,点头,笑,竖着耳朵听他们聊学校,可能会有对你有利的信息。4,学习的话,就背吧,刚开始语言能力不够,就大段大段的背。我在考试前背下来了过去12年的exam paper,有标准答案的那种。5,最后,还是看你快不快乐吧。我出国了7年,不后悔但是也不够快乐,人嘛,都是为了开开心心的过,不开心就换个活法。
学术生活两手都不抓我真诚希望你只是来发泄情绪的,你现在只有两条路。要么及时止损,要么迅速改变。可别之后被t了。我滑铁卢的,大一到大四,的确好多认识的人都不知道去哪了
首先,生物是要读博的,而且博士延期才是常态,所以你后面还有十几年大学生活呢。这才第一年,慢慢适应就好了。
其次,打游戏也是爱好啊,而且还是相对便宜的爱好,打累了就出去社交,社交烦了就回屋打游戏有啥不好的。
最后,没必要硬往某个圈子里挤,圈子无非是一群合得来或者有共同利益的人聚在一起,两者都没硬挤进去也没实际收益。
放松心态,搞定学业,没事刷下招聘信息和业界新闻对自己的未来建立规划和信心就好了。
你觉得你的问题是没社交
其实你的问题只是不努力
不努力不是通过建议和回帖能找到解决方法的,只能靠自己。硬要安慰的话我只能说,你找个想追的女生并以此鞭策自己吧,因为很显然对学业的热情和家里的责任感都无法支撑你。
writing center啊...好熟悉的词汇...
小弟弟也别紧张了,大家一开始都这么过来的[s:a2:不明觉厉][s:a2:不明觉厉]
[s:ac:偷笑]说明还是不够恼火,我怎么觉得你对父母还是有怨气呢
是这样,我的建议是,你找个懂哥带带你的学业,社交不要强求,但是你要意识到你现在状态是有问题的,而这种,实质上的心理压力,能靠的就是社交、锻炼、心理医生,三大块。如果你认为你对新圈子接受度不高,就回头重建你之前的社交网。
我就是那被抓走的懂哥,别问了[s:ac:晕]
[quote][pid=485023823,25090867,1]Reply[/pid] Post by [uid=39006576]十万甚至九万[/uid] (2021-01-13 22:24):
是这样,我的建议是,你找个懂哥带带你的学业,社交不要强求,但是你要意识到你现在状态是有问题的,而这种,实质上的心理压力,能靠的就是社交、锻炼、心理医生,三大块。如果你认为你对新圈子接受度不高,就回头重建你之前的社交网。
我就是那被抓走的懂哥,别问了[s:ac:晕][/quote]还有一点,务必与学校保持沟通。你这种应该第一时间通知校方,我也建议你现在赶紧给你的tutor发邮件
说下个人经历给楼主个参考,取舍看个人哈。
我是美本,中部的一般大学,当时orientation week最后一天有个项目叫pick one,基本就是大学社团招新,然后我稀里糊涂地加入了划船队,在里面待了大学的前两年,感觉对个人的国外生活挺有帮助的,首先,里面只有我一个国人,没人会中文,练了语言能力(虽然我很多时候跟不上对话只能听)。其次,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举个例子我被邀请去参加爬梯,还有跟划船队出去全美各个地方比赛啥的。最后,练就了一身还算可以的体质,说实话我没啥锻炼基础,训练的时候成绩也算垫底,只是闷头干跟着练硬撑过来的。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建议你去参加一个当地学生组织的俱乐部,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区,只要迈出了第一步,你会发现就算你再怎么自闭也会被迫跟人有交流活动。而且我自己总结了一点,不愿意去跟其他文化或者陌生人接触有一部分是出于对于被拒绝甚至被嘲笑的恐惧,亲身经历告诉我大学里没有怎么多勾心斗角,身边的人大多很友好的,听不懂没关系大家会耐心的给你再说一遍,不理解也没关系,他们也会耐心的解释直到你尽可能明白。而且一来二去熟了,你会发现除了肤色发色眼珠子颜色不一样,大家都是喝多了抱着马桶吐的人[s:ac:哭笑]
最后希望你早日走出舒适区,而且能够把你遇到别人对你的耐心,也用到你对其他人身上[s:ac:blink]
我觉得除非是那种研究型的学霸,不然在留学生想在国外混最重要的就是社交能力。外国人从小到大都是各种活动各种social的,相比而言中国小孩真的大多很内向。 千万别闷在自己家里打游戏。我身边好多这样废了的例子。钱只是一方面,耽误了这么好的年纪是一辈子的事。
生科在哪个校区?密市?最近还是先注意疫情安全吧,Peel区不轻松。
大一才过来是有点融入困难,得下狠心...... 先过语言关比什么都重要
个人感觉还是要找一个圈子吧, 第一年过来适应是最难的。最好混进一个白人学霸圈子?或者国人学霸圈子也行。。
学习方面选择据说有挺多补习班的,反正一年都50w了这应该还是付得起。。
再就是生物专业本科就业好像不咋地,现在感觉码农相对好找,而且受疫情影响小?不过几年以后就不知道了
讲点亲身经历。
我是读完大二转到了一所全美20-30排名的学校。
我的水平也一般,班上比我好的多的学生也才申请到40-50的学校。个人感觉自己水平也就70左右。
但好学校肯定要去。
结果一年下来因为选的专业要求太高,不能进专业学院,自己的表现也是很菜,大部分课都是及格多一点。
思考过后,决定回国留一集和下一届毕业。
中间难免有些困难,新的同学难以融入,旁人的眼光,因为课程不一样要补课等。
最后也熬下来顺利毕业了。毕业之后又重新申请了一家50的研究生,顺利转了专业,gpa 3.8。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
我觉得知道自己不适合,不要强求。不行就重新再来。舍不得沉没成本结果导致很大损失要不得。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情况,楼主自己想清楚不要后悔就行。
其实没啥… 成绩不是绝对的东西… 我本科毕业论文就发了美国期刊了 研究生反而没做出结果、 每年带着一波学弟学妹去外面组团游。 不过如果你想移民、毕业前是需要提前实习的。 最好尝试打工、我在这边读书那会儿打了不少工。
还有别老泡在自己的华人朋友圈里。
国外的四大天坑依然是天坑
如果不感兴趣或者没毅力再读四年博,趁早转专业,国外大学的课都简单,大一上的课又是通识课,抵别的专业的学分也好用,绝对能赶得上
国外转专业的人很多的,别觉得转专业就显得自己当初没计划SB,这点面子问题放不下,被折磨四年后要是实在不愿意读博想出来找工作赚钱,这生物基本就等于白学了,浪费青春
我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当初没有从化学转计算机。。进可攻退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