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6 | Rad
2022-01-03T02:11:09+00:00
[s:ac:茶]我这边有个设定,背景是未来,需要设计一种便携式的检测仪,
假设的是未来出现了一种手段,让不参与电磁作用,只有引力透镜等万有引力现象证明存在的暗物质(假定为轴子)她的基本粒子可以和其他粒子自由转换,转化的同时会有能量的损失或者产生,伴随着某种新粒子产生,诸如中微子之类的,我是想假设这种转变规模非常小,能不能产生在转变现场持续半小时一小时之类的这种让我倒追他的辐射,
比如说这个产生的中微子可以在转化地点持续半小时,工作人手持便携式契伦科夫辐射仪器(大雾[s:ac:哭笑])通过验证此地产生了大量的中微子而倒推有这个转变出现,
或者产生的是某种辐射,但是半衰期很短,就是反正过几个小时就测不到了哪种,
有没有大佬从专业角度出发,帮我提供下设计思路[s:ac:哭笑][s:ac:哭笑][s:ac:哭笑][s:ac:哭笑]
[quote][pid=579065245,30141193,1]Reply[/pid] Post by [uid=37694372]路过成都[/uid] (2022-01-05 10:21):
右转民科吧,那里有很多你的同好[/quote]?[s:ac:呆]这也要转进民科吗。。。都说了设定,是科幻小说啊,就是不想开太无脑的脑洞所以找大佬咨询咨询
要搞高能物理的大佬,张嘴就是我这有个设定
你这像不像那个火箭得用水洗煤的大聪明
[s:ac:呆] 你在这堆名词。。。
真搞高能物理的要么看不明白,要么看个笑话。。。
中微子就算了吧。中微子探测的难处非常明白,就是反应概率极其小。你宁可写当地被质子啊伽马射线活化,怎么说呢,就相当于你在当地生了一团火,过一会还是热的一样。
最简单的办法是给所有名词重新命名, 比如把中微子叫做中二子 ,这样错了也没事。反正科幻么,自己硬造体系问题不大。 一个谎言要用无数个谎言来圆
[s:ac:晕]又是民科,又是说堆名词的给我整麻了,哪儿错了就指出来,我非常感谢纠错啊,至于堆名词。。。。是值得中微子那个吗,可是现在中微子的探测不会只能通过契伦科夫辐射吗,就是核电站水里那个蓝光,当然我看到有人说还有什么中微子震荡率的,那个我没找到科普资料所以完全没搞懂,因为现有的中微子探测器大到离谱,还要在底下,所以我说手持便携式的契伦科夫辐射仪我自己都觉得太无脑所以说大雾[s:ac:喷][s:ac:喷][s:ac:喷],就是因为知识有限,所以想要专业的大佬来帮我指出问题和开拓视野,你要说我民科之类,之前说哪儿有明显的错误吧,我这也不搞永动机和水洗煤火箭啊[s:ac:瞎]
轴子暗物质的湮灭道本来就可以产生伽马射线和正负电子对,你这个设定也不是不行,就是你哪来那么大一坨暗物质还测不到引力异常的?
[quote][pid=579068533,30141193,1]Reply[/pid] Post by [uid=63289315]bambool[/uid] (2022-01-05 10:29):
中微子就算了吧。中微子探测的难处非常明白,就是反应概率极其小。你宁可写当地被质子啊伽马射线活化,怎么说呢,就相当于你在当地生了一团火,过一会还是热的一样。[/quote]大佬,这个电离辐射活化能细说吗,有没有具体参考[s:ac:羡慕]
虽然不是很懂物理原理,但是我为你这个便携装置设计了一个非常赞的外观。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05/-7Q2p-22wrKcT1kShs-hs.webp[/img]
[quote][pid=579071018,30141193,1]Reply[/pid] Post by [uid=41729084]春日合奏[/uid] (2022-01-05 10:36):
轴子暗物质的湮灭道本来就可以产生伽马射线和正负电子对,你这个设定也不是不行,就是你哪来那么大一坨暗物质还测不到引力异常的?[/quote]其实这就是我这个设定最大的灵感和秘密哈哈,我暂时是自洽的,[s:ac:闪光]
中微子这个就别去想了,明确是不和别的物质发生作用了,你硬要来,就成神学了,何必呢
你可以想相元素周期表后出现了稳定岛,有几种气体,金属,非金属的,全部你可以自由定义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这个不就是有新材料出现了,又不至于太夸张,属于科幻内容
首先我不是搞高能的,以下仅班门弄斧
你提到了切伦科夫辐射,所以说反应产物是在某种介质中,而且已经超介质内光速了
如果阻尼不大,介质中光速上限仍然很高,这样的产物就不会老实在原地停留半小时到一小时;
如果这介质能把光速降到极低,那产物就可以在介质中传播很久
另外,你提到了中微子产物,这玩意质量小近光速,穿透力极强,只吃弱相互作用和引力,想让它原地停留半小时是几乎不可能的
[quote][pid=579071918,30141193,1]Reply[/pid] Post by [uid=-1]癸隋颜丑凌饶[/uid](14楼) (2022-01-05 10:38):
其实这就是我这个设定最大的灵感和秘密哈哈,我暂时是自洽的,[s:ac:闪光][/quote]暗物质的湮灭不会瞬间结束的,反应效率跟总物质量正相关,半小时一小时的应该没差
Reply to [pid=579072075,30141193,1]Reply[/pid] Post by [uid=43004853]粉红猪小妹的爸爸[/uid] (2022-01-05 10:38)
谢谢大佬提供了新思路哈哈
[quote][pid=579072562,30141193,1]Reply[/pid] Post by [uid=42650590]巨人_王尤姆[/uid] (2022-01-05 10:40):
首先我不是搞高能的,以下仅班门弄斧
你提到了切伦科夫辐射,所以说反应产物是在某种介质中,而且已经超介质内光速了
如果阻尼不大,介质中光速上限仍然很高,这样的产物就不会老实在原地停留半小时到一小时;
如果这介质能把光速降到极低,那产物就可以在介质中传播很久
另外,你提到了中微子产物,这玩意质量小近光速,穿透力极强,只吃弱相互作用和引力,想让它原地停留半小时是几乎不可能的[/quote]嗯嗯,谢谢了,看了几个大佬的回复,还是把中微子这个设定删掉了决定[s:a2:doge]